薛劍
中圖分類號:S8358.33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3-1085(2023)09-0053-02
雛鵝痛風也叫尿酸鹽沉積癥,是一種由于體內尿酸代謝障礙、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導致尿酸鹽沉積并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的代謝性疾病。
1? 發病原因
1.1? 飼糧營養不均衡
鵝屬草食家禽,飼糧以牧草、青綠多汁飼料為主,配合適量精飼料,能滿足其生長發育和生產的需要。隨著規模化養殖的發展,有些養殖場戶為縮短養殖周期、降低飼料成本,盲目使用高蛋白(飼料粗蛋白質含量超過20%)飼料作為育雛料,導致雛鵝體內蛋白質代謝紊亂;或在飼料中添加尿素等非蛋白質氮源以提高氮的含量,引起雛鵝代謝性堿中毒,引發尿石癥;沒有按照雛鵝生長的營養需要配制飼糧,礦物質、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缺乏,鈣磷含量過高或比例失調;青粗飼料喂量少,而精飼料喂量過大,從而發生雛鵝痛風。
1.2? 藥物使用不當
在當前“飼料端禁抗、養殖端減抗、食品端無抗”的大背景下,有的養殖場戶仍在大量使用磺胺類藥物治療鵝病,損傷鵝的腎臟,導致尿酸鹽排泄受阻,引發痛風。
1.3? 飼養管理不當
飼料原料及成品飼料運輸、保管、飼喂不當導致霉變,霉菌毒素含量超標,雛鵝食用后損害肝臟和腎臟;鵝舍通風不良、飼養密度過大、衛生狀況惡劣、氨氣濃度過高,損害腎臟;地下水污染,鎂鹽、鈣鹽含量過高;長途運輸、飲水位不足,導致飲水不足,尿酸鹽排泄受阻;或攝取過多鹽分,可引起內臟型痛風。
1.4? ?疾病影響
雛鵝患有某些對機體腎臟和肝臟產生危害的疾病,如鵝新型星狀病毒感染、禽流感、肝炎病毒等,不僅損傷肝臟和腎臟引起痛風,還可繼發感染大腸桿菌病,使用抗生素治療,更會加重腎臟負擔,增加痛風發作風險。
2? 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多發于1~3周齡雛鵝,仔鵝和成鵝較少發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多呈散發,無傳染性。臨床上有內臟型、關節型和混合型3種表現,混合型多見,均為慢性經過。
2.1? 內臟型痛風
病初一般無明顯臨床癥狀;病的中后期,表現精神沉郁,不愿下水,常伏臥或獨立一隅;食少飲多;喙、腳蹼蒼白;糞便石灰水樣、白色稀薄,污染肛周。剖檢,心包、肝臟表面以及腸系膜、氣囊等處覆有大量豆渣樣尿酸鹽;輸尿管腫大增粗,內部充滿尿酸鹽結晶;腎臟表面有尿酸鹽形成的花紋。
2.2? 關節型痛風
病鵝關節腫大、變形,雙翅、雙腿癱軟無力,喜臥或運動障礙,觸摸關節有明顯痛感;貧血、消瘦、衰弱。剖檢,翅膀、腿、足等處關節的腱鞘、滑膜、關節軟骨以及關節腔內有不同程度的白色尿酸鹽沉積。病情嚴重的鵝,關節破潰、壞死。
2.3? 混合型痛風
臨床上常見內臟型和關節型二者混合的痛風,兼有以上兩種類型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3? 實驗室診斷
從發病情況,特別是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等方面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須進行實驗室檢測。無菌條件下采集氣囊、肝等病料組織,接種于血液培養基上,37℃恒溫培養48 h,觀察無菌落生長;刮取腸內容物,生理鹽水稀釋后低倍顯微鏡下檢查,見大量針狀排列的尿酸鹽晶粒,即可確診。
4? 防控措施
4.1? 合理搭配飼糧,注重營養均衡
提供營養均衡、比例適當的飼糧,是預防雛鵝痛風的關鍵措施。雛鵝飼糧要求青、粗、精搭配,以青、粗飼料為主,精飼料蛋白質水平控制在20%以下(雛鵝18%~20%,成鵝15%~18%);飼糧中鈣、磷的含量合適、比例恰當。一般鈣的需要量,雛鵝和青年鵝為0.8%~1.0%,種鵝產蛋期為2.5%~2.75%;總磷的需要量為0.70%~0.75%;鈣、磷比方面,成年鵝約為3:1,雛鵝約為2:1。食鹽添加量為0.4%左右。保證維生素A、維生素D等多種維生素含量充足。
4.2? ?原料新鮮優質,防止霉敗變質
搞好飼料原料品質管控,禁用劣質飼料原料,原料和成品飼料貯存加工過程中防止霉菌污染。必要時,可在飼料中添加部分脫霉劑,以防飼料中霉菌毒素超標對鵝產生毒害。
4.3? 加強飼養管理,科學防控鵝病
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控制。規模化養鵝場要建設標準化鵝場、鵝舍,便于進行環境控制;積極推行物聯網技術,在鵝舍內安裝溫控、濕控、二氧化碳等傳感器,實時監控、監測鵝舍內環境狀況,人工或自動控制風機、濕簾、空調等設備,及時處置不良情況,保持良好的飼養環境;設置運動場、水浴池,提高鵝的機體抵抗力。鵝舍內要設置足夠的飲水器、飲水嘴、水槽,定期清洗、疏通水線,保證供應充足、清潔的飲水。
制定符合本場實際的免疫程序,選擇合適疫苗進行免疫接種,預防傳染病。積極推行減抗、禁抗行動,盡量不使用或少使用抗生素藥物,避免濫用藥物治療鵝病,降低抗生素和濫用藥物對鵝機體內臟產生的不良影響,保持正常的代謝功能。
4.4? 及時隔離護理,正確治療痛風
一旦發現有雛鵝發生痛風,要及時隔離病殘鵝,并加強護理;停喂高蛋白飼料,摻拌適量玉米糝,降低飼糧中的粗蛋白質、鈣的含量,同時增加青綠飼料供應量;飲水中添加0.3%碳酸氫鈉,促進尿酸鹽排出;病情較重的雛鵝可給予口服補液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