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出生后,其大腦特定部位仍不斷有新的神經元產生。如果發生腦損傷,新生神經元能夠遷移到受損部位,促進大腦功能修復。然而由于缺少足夠的發揮“腳手架”功能的細胞來引導新生神經元高效遷移,自然發生的新生神經元遷移在改善腦損傷導致的功能障礙方面效果并不理想。
日本生理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參與團隊研發出一種超分子生物材料,這種人工材料含有促進新生神經元遷移的細胞黏附分子——神經鈣黏蛋白的胞外結構域。這種液態材料被注入大腦受損部位后,其分子會在注射部位附近聚集,形成纖維狀結構,并變成凝膠狀。
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觀察到,這種新型生物材料不僅能促進新生神經元向大腦表面受損部位遷移,還能促進它們向大腦深處受損部位遷移。這種生物材料能在一段時間內為腦內新生神經元持續遷移提供支撐點。在腦損傷小鼠被注射生物材料一個月后,研究人員對損傷修復情況進行評估發現,注入的生物材料已經分解,在損傷嚴重的靠近小鼠大腦表面部位有很多由新生神經元分化而來的成熟的神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