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煤價小幅下跌。截至7 月14 日,陜西榆林動力塊煤(Q6000)坑口價為830 元/t,周環比下跌20 元/t;內蒙古東勝大塊精煤(Q5500)車板價為705元/t,周環比下跌3元/t;大同南郊粘煤(Q5500)坑口價(含稅)為710元/t,周環比下跌2元/t。
內陸電廠日耗快速拉升。截至7月15日,本周秦皇島港鐵路到車量為5822車,周環比增長9.87%;秦皇島港口吞吐量為51.7萬t,周環比增長10%。國內重要港口(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國投京唐港)周內庫存水平均值為1242.8萬t,較上周的1231.86萬t上漲10.9萬t,周環比增長0.89%。截至7月13日,內陸17 省(區)煤炭庫存量為8723.3 萬t,較上周下降106.3萬t,周環比下降1.2%;日耗量為397.3萬t,較上周上升31.6 萬t/日,周環比增長8.64%;可用天數為22天,較上周下降2.1天。
國際動力煤價格小幅下跌。截至7 月14 日,秦皇島港動力煤(Q5500)山西產市場價格為841元/t,周環比下跌9 元/t。國際煤價,截至7 月12日,紐卡斯爾NEWC5500kcal/kg 動力煤FOB 現貨價格為92.6美元/t,周環比上漲1.8美元/t;ARA6000kcal/kg動力煤FOB 現貨價格為101 美元/t,周環比下跌21美元/t;理查茲港動力煤FOB現貨價格為72.7美元/t,周環比下跌8.5美元/t。
焦炭方面:供需格局延續偏緊,短期價格強勢。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汾渭CCI呂梁準一級冶金焦報1760元/t,周環比持平。CCI日照準一級冶金焦報1950 元/t,周環比上漲50 元/t。綜合來看,本周焦炭市場繼續強勢運行,產地焦企對焦炭第二輪提漲,累計漲幅為100~120元/t,主流鋼廠尚未回應,不過個別鋼廠考慮自身庫存緊張,為加快回貨有提前落實漲價的現象。考慮到目前成材價格震蕩,鋼廠盈利能力尚可,生產積極性旺盛,短期鐵水或有一定韌性,高需求支撐下焦炭資源略顯緊張。加之近期原料煤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部分焦企入爐煤成本增幅已超成品焦炭漲幅,利潤反被壓縮,生產積極性一般,供應端產量被壓制。整體看,焦炭供需錯配現象趨于明顯,短期焦炭上行動力充足,后期持續關注高爐鐵水產量及成材價格變化情況。
焦煤方面:產地煤價上漲,市場偏強運行。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CCI山西低硫指數報1795元/t,日環比上漲7元/t;CCI山西高硫指數報1582元/t,日環比上漲13元/t;CCI靈石肥煤指數報1650元/t,日環比上漲50元/t。近日,山西省內礦山瞞報事件仍在追蹤,區域開展環保安全檢查,部分煤礦臨時性停限產。需求端,盤面持續反彈,加之焦炭價格走強,原料端情緒不斷提振,下游焦企積極拉運,中間環節也多入市交易,煤礦簽單順利,報價陸續上漲,整體市場偏強運行。
分析認為,當前正處在煤炭經濟新一輪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現階段逢低配置煤炭板塊正當時。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6月份用電量數據顯示,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為7751億kWh,同比增長3.9%。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3%;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1%;城鄉居民用電量同比增長2.2%。短期看,高溫天氣持續支撐用電需求增長,7月10日,南方電網最高電力負荷達2.26億kW,創歷史新高,南方電網公司預計2023年“迎峰度夏”期間,南方電網最高負荷需求將達2.45億kW,同比增長10%。在此支撐下,電煤日耗量繼續走高,截至7月13 日,沿海8 省電廠日耗量為246 萬t,周環比增長11.11%;內陸17 省(區)日耗量為周環比增長8.64%,庫存量周環比下降1.2%。“迎峰度夏”期間煤炭、發電企業要求全力做好電力保供工作,煤價有望穩中趨強。值得關注的是,1-6月份,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產業用電量增長明顯,南方5省(區)充換電服務業、風能原動設備制造和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用電同比分別增長69.6%、47.1%和45.7%。高端制造業等新產業發展及城鄉居民用電有望成為中長期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引擎,支撐電煤需求持續穩定增長。此外,繼上周焦炭首輪提漲落地之后,在下游鋼焦企業開工保持高位疊加產地端連續降庫的背景下,煉焦煤價格明顯上漲,焦煤市場偏強運行。能源大通脹背景下,疊加下游需求的復蘇回暖,優質煤炭企業依然具有高壁壘、高現金、高分紅的屬性,煤炭板塊彰顯出配置高性價比,煤炭板塊更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亦有望迎來一輪業績與估值雙升的歷史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