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近幾年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之間的關系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而如何實現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的融合發展也成了現階段文學發展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共同點以及如何進一步進行融合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學;網絡文學;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01-0020-04
網絡文學是一種全新的文學現象,是基于網絡時代的發展,進而形成的一種全新文學創作的模式,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存在一定的區別,無論是在發表平臺或者是其內容上,這也使得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讀者存在一定的隔閡,而在當前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想要實現共同發展,就需要明確兩者之間的聯系,并不存在一方需要將另外一方完全打壓的狀態,而是需要促進兩者之間的融合,既可以改變網絡文學中所存在的良莠不齊這一現象,同時也能夠讓傳統文學在網絡時代同樣大放異彩。
一、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
之間的內在聯系
(一)寫作方式的融通
在傳統文學創作的年代,很多人對文學創作的認知是作家在書桌旁奮筆疾書,書桌旁有一個紙簍,紙簍中裝滿了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一些被自己所淘汰的想法。這是人們傳統的,也是最初的對寫作的認知。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近幾年隨著網絡文學的出現,在進行創作過程中,這種傳統的創作方式漸漸被人們所遺忘,當前人們在進行創作時所選擇的是新興的創作方式,人們在書桌前利用電腦進行打字,飛快地敲擊著鍵盤,而這是一種更加輕松、更加舒適的,全新的創作環境。在這種創作環境下,作者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其創作方式有著非常明顯的改變。面對這種改變下,作者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進行創作,其創作相對更加簡單,創作的門檻在這一階段也有所降低,很多人開始利用這種方式進行創作時,其創作的效果和速度也得到了提升,還有一些網絡作家在進行創作時是利用錄音筆隨時隨地記錄下自己當時的真情實感,或者是自己認為值得被記錄的語句,而同樣是網絡文學創作中十分常見的方式,既能夠提高創作者在實際創作時的效果,也能豐富創作者自身在創作過程中的內容,使得創作更加地具有趣味性,創作的方式也更加的豐富。
(二)發表平臺的相互兼容
在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間是傳統文學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有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家出現在人們的面前,這些文學作家在進行文章發表的過程中,大多數是在一些文學報刊中將自己的文章進行刊登,也通過文學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作品。例如,傳統文學的經典代表作《吶喊》《朝花夕拾》《華美蓋》等作品集就是通過出版社進行出版。
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間,傳統文學的發展可謂是在這一階段達到了鼎盛的狀況。傳統文學逐步成為人們心中最重要的文學內容之一,而這一階段也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學工作者,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并且開始欣賞傳統文學所具有的獨特美感。
在這一階段傳統文學的發展速度可謂是非常之快,人們大量地去閱讀傳統文學,也使得傳統文學在這一階段占據了文學時代發展的半壁江山。人們對傳統文學的熱愛與了解,使得傳統文學在這一階段的發展占據了我國當前文學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各個書店、音像店等都陳列著一些傳統文學作家的代表作,例如冰心、馮驥才等,其銷量也相對其他類作品較高。而當前傳統文學則處于一種相對衰落的狀況,這是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學的創作難度在不斷增加,加之近幾年人們在進行創作過程中習慣利用更為簡單、快捷的方法進行創作,也使得傳統文學漸漸式微。很多網絡文學創作者,可以利用網絡,例如博客、論壇或者是當前非常常見的晉江、起點等一系列專門發展網絡文學的網站來進行創作。對于大眾網絡文學相比傳統文學而言,閱讀的方式更加豐富,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方式也滿足當下人們對文字閱讀的實際需求,讓文學不再是一種曲高和寡的存在,使得文學的受眾門檻更低,有更多的人可以隨時隨地去閱讀、去了解和感悟文學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通過網絡,創作者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發表自己的文章,由讀者進行閱讀,而讀者在閱讀后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將自己的想法反饋給網絡作家,這一種方式能夠提高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效果和溝通質量,使得讀者與作者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這也使得傳統文學在當前受到了極為明顯的阻礙。傳統文學本身所展現的嚴肅性以及傳統文學在發展過程中與讀者進行溝通時溝通不暢等問題在當前極為明顯,更是傳統文學在網絡時代下漸漸式微的另外一個原因。但是當前傳統文學的作者也開始開通博客,或者是在網絡上與讀者進行溝通,這也表明,無論是傳統文學或是網絡文學,兩者之間本身是處于一種相互兼容的狀態。而網絡文學也會將一些受到大量讀者喜歡的文學作品進行出版。
(三)相同的思想觀念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在進行閱讀時,閱讀方式也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在傳統的閱讀方式中,人們只能到書店購買書籍進行閱讀,而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當前閱讀的過程中,不再局限于在書店買書進行閱讀,很多人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會選擇利用手機或者是平板電腦等不同的方式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方式對于讀者而言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可以隨時隨地閱讀自己想看的書籍,閱讀的時間地點不再受限,閱讀的速度也相應增加。
在這一階段,網絡文學的發展速度也顯現得尤為可觀,這也使得傳統文學在當前受到了一定的擠壓,傳統文學在這一階段需要做到的是不斷地改變自己,讓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能夠做到相互交融,才能夠開辟出一條全新的道路,為傳統文學的發展帶來正面影響。兩者之間的共同觀念則是基于讀者的審美以及時代的審美,提高文學作品的可讀性,將時代的發展以及所展現的價值意義融入其中。
(四)擁有相同的讀者
當前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融合發展過程中,在讀者群體上是相互兼顧的,有很多傳統文學愛好者認為網絡文學的讀者大多數情況下都年紀相對較小,并且在文化知識上了解程度相對較弱,并不懂得如何欣賞文學。但是現階段對網絡讀者的實際調查顯示,有很多網絡讀者同樣是文化水平相對較高,并且表達欲望較強,能夠了解通俗易懂問題的年輕人。他們在當前由于生活壓力相對較大,并不喜歡反映社會重大主題或者是反映政治等題材的嚴肅文學,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同樣也具有自己的審美理念。也有很多網絡文學讀者同時也是傳統文學的讀者,他們對于不同的文學題材、文學內容均表達了自己的喜愛。而傳統文學的讀者,也有可能是網絡文學的作家,或者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喜歡上了網絡文學。由此可見,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讀者并不是相互分割、相互割裂的,這也是當前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相互融合的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聯系。加之近幾年網絡文學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雖然網絡文學的發展只經歷了短短的十余年,但網絡文學一直在不斷地提高自己,并且在傳統文學中吸收養分,當前部分傳統文學的讀者以及作者也漸漸地拋棄了對于網絡文學本身存在的偏見,開始吸收網絡文學本身所具有的獨特優勢,進而開辟全新的文學方向,使得文學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讓文學能夠受到更多年輕人自發的喜愛。
二、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
融合發展方式
(一)“語言”媒介連接著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
無論是文學或是其他學科,其發展和演變都是隨著時代的潮流,隨著時間而呈現一定的變化,在當前的傳統文學發展過程中也同樣面對著這一問題。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飛速前進,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文學也在網絡中漸漸地演變,形成了網絡文學,它與傳統文學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但是無論是傳統文學或者是網絡文學,兩種文學不應該處于一種形同陌路的狀態。這是由于文學與文學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傳統文學,其本身都是由文字組成的,通過文學載體、文學風格以及語言文字,形成一篇又一篇令人感動、令人深思的文章,而且都是文化傳播的一種媒介、紐帶和橋梁。
當前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文學已經漸漸地成了新媒體時代下的一種藝術主流,也是目前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類型,更是當前很多人非常喜愛的文學理念。網絡文學可以更好地通過網絡這種方式,讓社會各地不同的人在短時間內進行溝通、交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對文學的認知、對網絡的認知進而抒發自己的想法,使得文學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文學的門檻在這一階段也在不斷降低,這也使得網絡文學漸漸地被市場所接受,被更多的人所喜愛。網絡文學占據了新媒體藝術的主流部分,近幾年網絡文學甚至有成為主流媒體的趨勢。因為無論如何,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仍具有相同的傳統基因,都是以語言和文字作為媒介,進而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
(二)新媒體催生新的文學審美
文學與其他學科一樣,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規律以及審美規律。在分析文學作品時,需要考慮到文學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獨特價值,文學作品的出現以及文學作品所展現出的內涵,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呈現出一定的變化,而如何更好地分析文學作品想要傳遞出的思想,需要審視文學這一學科自身的規律,在文學發展過程中不應該脫離歷史本身,而是需要基于不同時代背景分析和批判,了解當時時代下所衍生的文學,基于歷史的角度進行分析。在分析和了解網絡文學時,不能用傳統的文字審美審視當前的網絡文學,迫使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相互分離,其原因是當代的人們利用現代化的審美去分析傳統文學或者是用傳統文學時代下的視角分析網絡文學,將使得兩種文學之間相互脫離,但無論是網絡文學還者是傳統文學,其本身都是一個集體,不應該被這樣生硬地分離。網絡文學的形式內容無論如何千變萬化,其根基仍舊在傳統的文學中,并且當前在網絡文學創作的過程中仍舊有一部分人群具有高度的審美意識,他們并不是盲目地迎合大眾的思想,而是認真地進行創作,也擺脫了社會功利主義的桎梏,走向了更加純粹的審美藝術。為此,網絡文學并不是與傳統文學不相容的。網絡文學是在當前的時代審美下被創造的,在分析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的融合發展時,還需要明確網絡文學是新媒體時代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文學審美,需要基于目前的時代發展思考、應用網絡文學,才能夠使得網絡文學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網絡文學也能夠在這一階段帶給人們更加獨特的思想,讓人們了解網絡文學所展現出的獨特意義和價值。
(三)網絡文學以另一種形式再現傳統文學
網絡文學并非是完全忽視傳統文學而發展出的一種全新的文學模式,而是通過網絡文學的方式再現傳統文學。長期以來,傳統文學在我國文學發展過程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主導地位,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學的發展速度相對慢了下來。而在大數據時代下,網絡文學的發展速度則相對較快,網絡文學也漸漸成為當前很多人所喜愛的一種文學,這也使得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之間的關系成了目前人們所關注的內容之一,更使得文學經典化與文學大眾化這一議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四)打破固有傳統文學的發展觀念
縱觀當前網絡文學的發展,可以明確地認知到網絡文學的存在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對傳統文學進行進一步的再現,但同時也打破了傳統文學固有的觀念。在網絡文學發達的今天,無論是讀者的門檻還是作者的門檻都相對較低,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網絡文學這一片領域中。與此同時,人文主義的到來也使得傳統文學在當下受到了莫大的沖擊,市面上很多傳統作品漸漸地被人們所忽視、遺忘,甚至出現了傳統的題材的作品在當前難以擁有更多的受眾這一問題。傳統文學雖然也很注重故事性,但網絡文學卻更是把說故事這一面展現到了極致,甚至網絡文學在發展過程中被人詬病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可想而知,網絡文學在講故事這一方面做得有多極致。再加上虛擬平臺的存在,人們隱秘的欲望可以直接通過文字進行表達,人們在進行思想表達的過程中不必要、也并非完全為了讀者而創作,很多網絡文學的創作更多的是為了作者自我的滿足。這種發展,對網絡文學來說也是一種弊端,當前網絡文學的創作已經漸漸變成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狂歡,很多沒有感情、沒有意義的文章卻擁有大量的市場,這些作品大多沒有任何的價值,很多作品僅僅是為了滿足創作者的一己私欲,為了作品本身充滿娛樂性,很多內容甚至不符合邏輯。這對網絡文學的發展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而這種發展趨勢反過來對傳統文學也會產生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是現階段網絡文學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網絡文學要多借鑒傳統文學發展過程中優良的一面,爭取向著更好、更健康的方向穩步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分析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能發現兩者之間仍舊存在著一定差異性,但是兩者也存在非常多的相似性,網絡文學是當前對傳統文學的一種補充,無論是在文字形式上或者是內容上都使得傳統文學更加豐富。傳統文學的發展在當前也極具借鑒的價值和意義,傳統文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優秀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極強的時代意義。然而在全新的時代下,需要將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優缺點進行融合,共同推動中國文學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毛郭平.傳統敘事藝術與網絡文學敘事的交匯——評拓跋小妖《隋唐系列之羅成》[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06):89-94.
[2]白卓鑫,陳澳凌.論網絡文學商業化對傳統文化傳承的價值與缺陷——以《悟空傳》為例[J].名作欣賞,2020(29):92-94.
[3]王澤慶.網絡文學評論與傳統文學的關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11-29(04).
[4]梁英.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比較分析[J].北方文學,2020(21):75-76.
[5]耿菀悅.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融合發展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10):158-159.
作者簡介:
楊帆(1991-),女,甘肅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