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龍德



20 年來,廣東凱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造船領域,已成為華南民營船企中佼佼者。近日,編輯在該公司看到生產現場一派繁忙。凱力船艇董事長鐘永強表示,造船市場正迎來復蘇,公司訂單量激增,但由于生產場地和產能局限,不得不放棄有些訂單的承接。該公司最近幾年一直保持生產經營穩健發展,即使是 2020 年,面對多重不利疊加,也實現了逆勢飄紅。凱力船艇還在轉型新能源船舶研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為適應行業趨勢、響應“雙碳”目標發揮了重大作用。
三年疫情擋不住發展步伐
疫情 3 年對于任何人、任何企業都是記憶深刻而痛苦的。2020 年,造船需求跌至谷底,但凱力船艇仍然獲得了不少訂單,包括 1 艘全鋁合金半潛觀光船、3 艘新能源純電動游船、2 艘科考工作船、5 艘客運港工作躉船和一批港作拖輪等。個中原因除了擁有精湛技術和過硬質量,更重要的是其良好口碑。鐘永強董事長說,凱力船艇堅持誠信為本,承諾客戶的事就一定做到。訂單有了,但面臨的是人員不到位、開工困難、原材料供應不順暢等困難。為此,該公司積極投身抗疫行列,采取“緊急招聘、一人多崗”的替代方案,加強與供應商溝通聯系,并爭取政府部門扶持,很快就實現了復工復產,多艘船舶順利開工建造,成功交付了湛江市重點工程項目“紅嘴鷗六號”沿海游船、全鋁合金半潛觀光船和大灣區教學游艇等。這些事跡受到了眾多媒體報道,并登上了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平臺。
2021 年下半年以來,國際船市回升,上行勢頭持續至今,特別是疫情管控放開后,凱力船艇也迎來了新的接單和建造交付潮,該公司目前船舶手持訂單量充足。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參與了廣州琶洲港澳客運口岸碼頭建設,為其交付了 5 艘工作躉船。這是廣東省的一個重點工程,也是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項目。今年 5 月,該碼頭舉行首航儀式,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廣東省副省長呂玉印、廣州市市長郭永航出席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也為首航發來了祝賀視頻。
凱力船艇另一個主營板塊是修船業務,主要由旗下公司中山凱力海工裝備有限公司承擔。近幾年,中山凱力取得了靚麗成績單,僅去年就修船 100 多艘,船型主要有公務船、工程船等。繁忙時,碼頭停泊 3~4檔船舶。
依托深厚底蘊,游船建造大放異彩
該公司很早就進入了觀光游船設計建造領域,并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國水上旅游裝備領航者,曾為廣州珠江游交付了 30 多艘觀光游船,是廣東省名副其實的游船制造領先企業。凱力船艇建造的游船性能優越、理念先進,有不少經典產品,如去年就有兩艘豪華游船即“珠水百年”、“廣游19”入選全國水路旅游客運精品航線。2019 年以來,該公司把經營重點向游船傾斜,承接了 10 多艘游船訂單,陸續交付了海南全鋁合金半潛式觀光船“趣玩水視界”、160客位純電動液壓帆船“珠江公主”號、300 客位新能源觀光游覽船“珠水百年”、380客位純電動客船等。
凱力船艇的游船建造為珠江游增添迷人魅力作出了貢獻,受到了廣大游客的喜歡。同樣,該公司為湛江研制的“紅嘴鷗六號”游船也獲得了好評。這是一艘入級 CCS 的沿海豪華游船,可容納近 400 位旅客,集旅游、休閑、娛樂、婚禮、會務等功能于一體。投入運營后,該船吸引了大批游客登船體驗海上風光,成為了湛江港灣游的一張新名片。
該公司積極開發新材料游船,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其中 50 客位半潛式觀光船“趣玩水視界”就是一個典范。該船采用鋁合金建造,在船舶規范上實現了諸多突破,如水下玻璃、防火分隔等。“趣玩水視界”的開建曾遇到了很大困難,為了推進設計及圖紙送審工作,凱力船艇和設計單位中國船舶 605 院、船東、船檢、中國海事局、CCS上海規范所等單位緊密溝通,多次到北京、上海、三亞等地溝通解決問題,最終全船圖紙成功過審。目前,這艘全鋁合金半潛式觀光船已成為海南著名海島景點一艘炙手可熱的游船,每天游客絡繹不絕。
早謀劃,LNG 加注船和純電動船研制進入領先行列
凱力船艇在新能源船舶領域已躋身國內先進行列。鐘永強董事長告訴編輯,珠江上有15000 多艘傳統動力運輸船,LNG 動力替代燃油動力勢所必然,而 LNG 動力船的推廣應用又離不開加氣裝備設施,所以 LNG 加注船起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作用。凱力船艇早在 2014 年就交付了華南地區首艘 78 米標準化 LNG 加注船“西江新奧 01 號”。該船成為了交通部珠江水系西江干線 LNG 應用示范項目首座水上加氣站。建造過程中,時任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趙沖久、水運司司長解曼瑩等領導專家前來公司考察指導,對該船建造給予肯定和鼓勵。進入“十四五”,廣東省加大“氣化珠江”力度,計劃新建或改造約 1500艘 LNG 動力船舶。凱力船舶憑借自身實力中標廣東省首批 LNG 船舶加注站示范項目肇慶港德慶港區西江 LNG 加注船“西江綠能號”,并于今年初實現交付。“西江綠能號”LNG加注船的交付意義重大,不僅為珠江水系 LNG 船解決加氣難題,也為凱力船艇未來承建更多 LNG 加注船打下堅實基礎。
凱力船艇以助力綠色珠江游為己任,在 10 多年前就主動切入新能源游船的研發和設計建造。近年,新能源純電動船在全球崛起,該公司積極探索、攻關純電動船設計建造技術,鐘永強董事長還當選了廣州市推進珠江游新能源純電動船應用專家組組長。2020 年,在交通部海事局正式批復生產的首批 5 艘純電動船建造項目競爭中,凱力船艇獲得了其中 3 艘訂單,分別是“珠江公主”號、“珠水百年”和“380 客位豪華游船”,均通過了中國船級社綠色船舶-3 認證,目前已全部交付。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廣東民營科技企業,該公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持續不斷的科研創新。鐘永強董事長表示:“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強烈的創新欲望,就沒有生命力,就不可能做強。”凱力船艇的 LNG 加注船建造就是一個突出的創新展現,比如第一艘 LNG 加注船“西江新奧 01 號”是從無到有,是技術探索和經驗積累的過程,第二艘 LNG 加注船“西江綠能號”則在原有基礎上通過創新實現了性能、功能優化升級。另外,該公司非常注重集成創新,與中國船舶 605 院、CCS 上海規范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展開深度合作,不斷推動企業技術創新。
重視文化建設,大力實施精益管理
凱力船艇的企業精神是“自強不息,勵志創展”,核心價值觀是“誠信待人,合作共贏,開拓進取,鍥而不舍”。為了把這些理念和價值觀變成員工行為準則,該公司堅持不懈地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向企業管理注入文化力量,不僅有效消除了造船作業的枯燥乏味,而且增強了企業凝聚力和人才吸引力,使公司始終散發活力。凱力船艇還嚴抓制度的健全和落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鐘永強董事長說,企業就像板車爬坡,要發展就必須前面有企業文化來牽引,若想不后退就需要有制度約束。這一形象比喻很好地揭示了凱力船艇發展的真諦。
近年,該公司大力實施精益管理,堅持精益造船、精益作業,進一步優化生產經營每一環節,并全力守住質量紅線,有效地提升了效率和成本,較好地克服了疫情和市場的不利影響,確保公司盈利持續增長。具體做法是:實行“一人多崗、一人多能、人盡其才、優勝劣汰”的策略;反對浪費,向控制成本要效益,科學合理消化庫存,提高物料利用率;深入開展技能培訓、技能競賽,增強隊伍實操能力,促進生產水平整體提高;發揚工匠精神,增強精益求精意識和攻堅克難的能力。
在推進精益管理的同時,凱力船艇引進了信息化管理,對生產車間和作業現場實行隨時隨地監控。此舉既節省管理成本,又可減少人為差錯,有利于推動生產經營精準化、及時化和透明化。鐘永強董事長表示,他即使出差在外,打開手機也能直觀了解到公司情況。
配套業務實現突破,成功簽約廣船國際 8 艘大型集裝箱船艙口蓋建造項目
2021 年 8 月,凱力船艇與廣船國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獲得了 8 艘 16000TEU 集裝箱船艙口蓋建造訂單。這是凱力船艇近年經營的一個亮點,也是其強大船配能力的體現。目前,該公司已按合同要求完成了多艘大型集裝箱船艙口蓋建造,得到了廣船國際的充分肯定。近日,該項目 1 號船已命名交付,3 號船也出塢。這是迄今為止華南地區建造的最大箱船,打破了廣東船廠不能建造大型集裝箱船的論調。
船舶艙口蓋建造技術要求高,而對于大型集裝箱船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國內擁有這樣能力的廠家并不多。凱力船艇較早進入了船舶艙口蓋領域,積攢了高超的建造技術,擁有輝煌的業績,已為原中船龍穴造船廠、黃埔文沖、廣東中遠船務(現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和友聯船廠等船企建造了 100 多艘船舶艙口蓋,船型從 3 萬多噸到 23 萬噸,其中 2011 年負責的“23 萬噸級礦砂船巨型艙口蓋研制”獲得了東莞市科技進步獎。該公司還擁有很強的船舶上層建筑建造能力,曾為原中船龍穴造船廠、黃埔文沖船廠提供大量船舶上層建筑,其中最耀眼的代表作是 2009 年為“新浦洋”號等 4 艘 30.8 萬噸超級油輪建造的上層建筑。
凱力船艇像一只雄鷹無畏風雨振翅翱翔,展現了自強不息生命力。未來,該公司將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更加關注新能源船舶發展,在做精做強的道路上繼續發力快跑。夢想匯集力量,力量助飛夢想,凱力船艇必將開創更加廣闊的發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