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2023年第十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隆重開幕,為期3天的展覽會有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企業聯合參展,同時,舉辦了5場專業論壇,累計吸引了約15000人次參觀參會。
廣州海事展作為大灣區海事界最大的行業盛會,集中展示了船舶、港口、航運、海洋工程、豪華郵輪及海洋漁業等領域的新裝備、新技術、新成果,為國內外海事技術合作與商貿提供了一個大聚會、大交流平臺。
其中,來自廣東造船工程學會(以下簡稱“本會”)會員的參展單位有:中船黃埔文沖、廣船國際、廣西造船、中國船舶605院、英輝南方、廣東中遠海、廣柴股份、廣州航海學院、易站智聯科技、SGS通標、廣州海工、廣州神鐵、廣州瑞港消防、上海東欣軟件等公司(單位名稱均為簡稱,后同),以及參加珠海市組團參展的會員單位等,各單位充分展示了新產品、新風貌。
會展期間,會議論壇活動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受到廣泛關注和贊譽。本會作為廣州海事展的創辦單位之一,積極組織和參加各項有關議程活動。
26日9:30時,舉行會展開幕儀式,本會理事長向輝明出席儀式并致辭。
★ 粵港學會船舶技術交流會暨簽約儀式
26日11:00時,舉行粵港學會船舶技術交流會暨簽約儀式,會議由本會秘書長丘秉焱主持,本會理事長向輝明出席儀式并致辭。參會人員:來自香港海事科技學會、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皇家造船師學會暨輪機工程及海事科技學會香港聯合分會、香港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及化工分部的15位嘉賓代表;來自本會的專家代表有英輝南方總經理陳曉亮、中國船舶605院副院長姜華及船海部技術總監李明敏、艦船部部長助理田幸暖等人員。
在船舶技術交流中,姜華副院長、陳曉亮總經理分別介紹了各自的研發成果和設計產品、品牌產品研制等情況。香港各專業學會代表與本會專家就船舶設計與建造相關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
會后,本會理事長向輝明分別與香港海事科技學會主席陳偉生、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東北亞區主席張建中、皇家造船師學會暨輪機工程及海事科技學會香港聯合分會副主席李耀杰、香港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及化工分部前任主席司徒家成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備忘錄”,香港學會還向本會贈送了紀念品。
★ 2023 第四屆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論壇
26日13:30時,主旨論壇“2023 第四屆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論壇”開講,本會為承辦單位之一。論壇報告及專家分別是: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海期貨王御印專家),當前船舶與海工市場發展形勢與展望(中國船協曹博專家),智能制造助力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廣船國際王懂意正高工),中國新海工行業數字化轉型(達索系統趙文功專家),深遠海新型船舶海工裝備展望(招商局工業郭歆專家),激光技術助力船舶行業智造升級(大族激光張庭璞專家)。
★ 2023 首屆廣東航運科技論壇
26日13:30時,同時開講的第一分論壇“2023 首屆廣東航運科技論壇”由本會、廣東省航海學會、廣東省船東協會聯合主辦,易站智聯科技公司協辦,廣州奧馳展覽公司承辦。
論壇由廣州航海學院副校長畢修穎教授主持,論壇主題報告及專家分別是:低碳船舶,助力綠色航運發展(SGS通標賀晗專家),智能船舶關鍵技術探討——航行腦賦能船舶自主航行(易站智聯科技易小兵高工),船舶設備的智能健康管理(清華校友會劉建專家),爭當綠色航運先行者 共創航運發展新態勢(清遠市華發船務魏令金專家),航運新能源應用現狀及展望(武漢理工大學呂植勇教授),羅經進入光纖時代(中船航海科技秦飛專家)。
★ 第六屆中國綠色船舶技術高峰論壇暨第八屆遼滬粵學會總工程師論壇
27日9:30時,第二分論壇“第六屆中國綠色船舶技術高峰論壇暨第八屆遼滬粵學會總工程師論壇”開講,論壇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本會、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遼寧省造船工程學會聯合主辦,廣州奧馳展覽公司承辦。
論壇由中船黃埔文沖總工程師李東主持,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在論壇上致辭。論壇報告及專家分別是:船廠“碳達峰 碳中和”技術方案(中國船級社認證公司劉棟森高工),數字化轉型支撐船舶總裝建造高質量發展(江南造船集團蔡乾亞正高工),船舶綠色技術應用經驗與展望(大連船舶重工李嘉換正高工),甲醇雙燃料船型的開發和設計(廣船國際黃雋正高工),綠色智能甲醇燃料電池雙電船舶動力系統(中科嘉鴻新能源科技楊林林副研究員)。
除了聯合主辦單位到會人員外,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還有來自重慶、江蘇、浙江、福建、天津、廣西、云南各地方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等人員。
★ 第五屆海洋科技發展(廣州)論壇
27日13:30時,第三分論壇“第五屆海洋科技發展(廣州)論壇”開講,論壇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本會主辦,中國船舶605院、中船黃埔文沖、廣船國際、廣東海洋大學協辦,廣州奧馳展覽公司承辦。
論壇由華南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主任樊天慧博士主持,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秘書長王俊利在論壇上致辭。論壇報告及專家分別是:深潛裝備產業技術路線圖(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徐曉麗專家),現代化海洋牧場裝備研究進展(廣東海洋大學嚴謹教授),現代化海洋牧場裝備技術應用與風險挑戰(中國船舶605院姜華研究員),深遠海養殖裝備探討(中船黃埔文沖蔣勇剛正高工),海上風電運維波浪補償棧橋技術(荷蘭VAN AALST王彥祥高工),海洋能源開采裝備建造概覽與展望(中海福陸重工鄧凱高工)。
★ 綠色修船論壇
27日9:30時,同時第四分論壇“綠色修船論壇”開講,論壇報告及專家分別是:綠色修船科技創新(招商局工業王楊志專家),綠色修船之超高壓水技術應用(廣州文沖船舶修造古新年專家),船舶表面處理的發展歷程與綠色發展之路(南通中遠海運邵小斌專家),推進綠色、低碳、數字三位一體共生型船舶企業建設(萬邦永躍船舶修造張行波專家),智能機器人柔性組合方案 助力綠色修船高質量發展(行知行機器人技術何凱專家),船舶修造行業污染治理實踐(南方環境劉鋒專家),綠色修船中的數字化發展空間(現代造船姚飚專家)。
五場論壇的學術、技術交流活動累計吸引了約700人次參會。各論壇聚焦不同主題,從各自領域為本屆海事展帶來了豐富的行業新資訊、科研新成果、產品新技術的“分享盛宴”,為推動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