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安徽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準確把握礦山安全國家監察職責定位,堅持“督政促企、查企驗政”,用好四實招,推動地方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有力保證了安徽局礦山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一是下好“先手棋”,抓好安全風險管控。牢牢抓緊“安全生產”牛鼻子,下好安全風險管控“先手棋”,堅持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強化風險過程管控,嚴格落實“年排查、月會商、周分析、日調度、班實施”的風險防控工作機制,針對煤礦企業提級管控和監管監察部門重點督辦的重大風險,開展專項監察,下達風險預警告知書或提示函28 份,督促監管部門建立“一地一冊”“一礦一冊”安全風險臺帳,非煤礦山建立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清單,監管監察部門與礦山企業同心、同向發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二是念好“追字訣”,倒逼落實主體責任。堅持問題導向,追根溯源,由事到人,督促地方政府加大追責問責力度,有效推動礦山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參與非煤礦山事故調查,推行并督促事故處置“八項措施”落實,督促地方政府對龍橋礦業事故采取停產整頓、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撤礦長、“開小灶”等措施。聚焦事故非煤礦山,抽查檢查近3年發生事故的地下礦山19 座,檢查發現問題305 條,通報曝光7 次,深入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責任,制定針對性整改措施,督促地方政府倒追企業主體責任,起到了追責一個、警示一方的效果。
三是用好“助推器”,強化監管責任落實。以“全覆蓋”推進產煤地市監督檢查,由局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帶隊,組織對5 個產煤市政府煤礦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監督檢查,發現問題28條。針對監管力量不足、監管執法規范化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下達監察建議書5 份。以“三個重點”(2022 年發生事故的地市、事故多發縣區、非煤礦山全國全省重點縣區)推進非煤礦山監督檢查,對10 個市、22 個縣區政府及其79個安全監管部門開展檢查,針對少數地方政府領導落實礦山聯系包保責任不到位等問題下達監察建議書,以強化礦山安全考核、監管能力建設、“三管三必須”為切入點,壓實部門監管責任。
四是聯好“動車組”,形成有效工作合力。在向省政府報告工作基礎上,及時向常務副省長專題匯報礦山安全生產工作。建立落實監管監察協作聯動工作機制,聯合省能源局、省應急廳、省國資委開展礦山安全監督檢查,推動市縣政府及其監管部門落實安全監管責任。與省能源局、省應急廳聯合發文28 份、檢查執法31 礦次,構建監察監管聯動機制,共同形成推動安全生產的有效合力,實現了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