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蕓,閆志瀚
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運行安全特征分析
高 蕓1,閆志瀚2
(1.河北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800; 2.長安大學 汽車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8)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產銷量居世界首位,高速增長態勢明顯。但是,新能源汽車事故率高、運行安全隱患突出,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歸其原因大都為電動汽車三大部件或整車部分存在安全隱患,并且沒有得到正確調整。為實時準確監測包括電池部件、電機部件、電控部件和整車四個維度在內的工作狀態,通過文獻分析方式明晰各部件和整車常見安全隱患的故障機理,確定了各部件及整車相應的安全特征參數,為安全隱患的正確、快速檢驗提供科學指標。通過實時監測各部件及整車安全特征,可以提前洞悉各部件及整車的工作狀態,精準識別故障發生部件,提高電動汽車風險識別水平,并為新能源汽車電子控制單元及時、快速進行正確調控提供可能。
新能源汽車;電池部件;電機部件;電控部件;安全特征
近幾年,隨著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保有量已躍居世界首位,并且持續高速增長態勢明顯。然而,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運行安全問題也不斷凸顯。截至2022年6月底[1],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千萬,占汽車總量的3.23%。然而,因起火風險召回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居高不下,其中2022年召回車輛6萬輛以上[2]。上述新能源汽車召回情況反映出目前相關檢測技術有待改進。因此,為促進電動汽車行業健康發展,保障乘車人員的生命安全,新能源汽車全壽命周期內的運行安全問題是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本文梳理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各部件常見安全隱患的故障機理,確定各類隱患的安全特征參數,為控制單元快速、準確判斷新能源汽車運行狀態,提高運行安全水平提供可能。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包括電池、電機和電控三大部分,各個部件的正常運行是新能源汽車安全行駛的必要前提。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也是電動汽車的核心組成部分,其狀態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車輛的表現性能。國標規定動力電池容量下降至額定容量的80%時,將不再符合新能源汽車使用要求。若電池長期經受循環電濫用,則會加速其老化進程,降低整車續駛里程。此外,動力電池在遭受車輛碰撞時有可能發生機械濫用,嚴重可引發熱失控,威脅乘車人員生命安全。
電機是新能源汽車正常行駛的執行機構,其主要功能是將存儲在動力電池內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F階段常見的新能源汽車用電機有永磁同步電機和交流異步電機。受環境、道路和駕駛員影響,車用電機運行條件復雜,長期會有短路和退磁的風險。因此,電機的可靠性和新能源汽車的行駛安全息息相關。
新能源汽車使用頻繁的電控部件有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 DC-DC)轉換器、電機控制器等。電控部件的運行性能決定了新能源汽車能否正常執行相應功能。以DC-DC轉換器為例,若該部件失效,則車輛上電器如空調、多媒體、燈光等將無法進行充電,影響車輛正常運行。
熱失控是電池安全隱患的最終故障形式,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的原因有很多,按誘因來源可分為因碰撞、擠壓、穿刺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機械濫用;以過充、過放等內部因素為主的電濫用和局部熱濫用[3]。電池熱失控可能引發嚴重事故,因此,為防止電池部件出現安全隱患,有必要對電池部件安全特征進行分析。
內短路一般指由于單體電池內部隔膜遭到破壞,致使鋰電池正負極相互接觸以形成電位差,進而導致持續放電和發熱現象。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組常在復雜多變環境下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大電流的充放電、高低溫的運行環境、雨水浸泡、振動等情況,這些均極易誘發內短路[4]。機械濫用、電濫用、熱濫用等都是內短路主要的觸發形式[5]。鋰電池內短路在演變過程中,其內部溫度升高,導致電極、電解質和隔膜之間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熱量,進一步加重內短路的程度。若電池管理系統不能及時進行干預,則鋰電池內短路程度將持續增大,不斷釋放熱量使溫度急劇上升,最終引發熱失控。
外短路是指鋰電池正負極兩端直接并聯一個非常小的電阻,引起鋰電池快速放電的現象。外短路可能在意外漏水或油漬進入電池包、電池因外力變形、汽車振動引起的連接板連接線松動等情況下觸發的。因外短路觸發機理導致放電時電流極大,電池溫度迅速升高,可能造成電池端子熔斷,引發熱失控[6]。
過充電和過放電均由鋰電池內部因素所致。因串并聯電池組中各單體存在不一致性,使得動力電池組無法完全充放電,否則會造成某些單體在超過充放電截止電壓后仍繼續充放電的現象,圖1[7]為充電過程中不一致導致電池組容量損失示意圖。

圖1 充電過程中不一致性所致容量損失示意圖
電池正常充電時,鋰離子在負極形成固體電解質界面(Solidele Eleltrolyte Interface, SEI)膜只允許鋰離子通過。若鋰電池過充電則會在負極隔膜附近形成鋰枝晶,穿透SEI膜,造成電池內部微短路,加速了鋰電池內部的放熱反應。隨著鋰枝晶的不斷生長,將加劇微短路現象,電芯溫度迅速上升并且將誘發一系列的副反應,最終引發鋰電池出現熱失控[8]。
因電池組各單體存在不一致性,若在放電過程中電池管理系統不能準確監測各單體放電狀態,就會出現某單體過放電的現象,單體的電壓可能變為負壓,出現異常產熱現象。
此外,單體電池過放電還會引發容量下降的現象,負極的SEI膜分解,產生CO 或CO2等氣體導致電池膨脹。該單體再次充電時,鋰離子擴散阻力將會增大,SEI 膜則在負極再次形成,損耗大量的鋰離子,并且該損耗不可逆。因此,鋰電池過放電會嚴重影響電池的健康狀態。
綜上,電池部件相關安全隱患及對應安全特征參數如表1所示。其中,采用高硬度新材料箱體能有效防止因機械濫用造成的電池短路;電池過充、過放及容量異常衰退可通過及時更換異常單體來預防。
表1 電池部件安全特征
安全隱患原因安全特征 內、外部短路機械濫用等溫度、溫升速率 過充電、過放電單體不一致性單體電壓 容量下降SEI膜分解、形成單體內阻
是否出現電池安全隱患可由相關安全特征與正常閾值之間關系判斷,各個車輛的正常閾值范圍往往不同,一般參考國家標準并結合實車運行數據分析獲得。其余部件安全隱患也可由此判斷。
永磁同步電機因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效率高等優點,成為當前電動汽車最常用電機。因永磁同步電機頻繁在高溫、高頻振動環境下工作,使得其有匝間短路和退磁的安全隱患,并且溫度也是其性能的影響因素。為準確識別電機故障,保障行車安全,需對相關安全特征參數進行分析。
匝間短路作為電機一種典型的電氣故障,是指相鄰兩個繞組線圈間的絕緣層損壞,使兩個線圈搭接,構成一個故障回路的現象。故障演變機理為由于電機主磁通的作用,故障回路中會存在故障電流,引起短路處發熱,不斷損壞絕緣,最終導致局部繞組燒損,電機無法正常工作。圖2為永磁同步電機定子匝間短路實物圖[9]。

圖2 永磁同步電機定子匝間短路實物圖
匝間短路故障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以下三點:1)在電機起動過程中,定子匝間絕緣體承受暫態過電壓;2)定子繞組溫度過高導致定子匝間絕緣體失效;3)電機振動導致定子繞組線圈相互接觸、擠壓、摩擦甚至損壞。在實際應用中,電機承受的各種過載電壓是導致定子匝間絕緣體損傷的主要原因。另外,匝間短路也會引發永磁體退磁現象。
匝間短路方面可提取的安全特征較多,如基于信號處理方法,通過快速傅里葉提取信號特征頻率;基于電流分析法得到三相電流之間相位差、負序電流;基于電壓分析法提取的電壓信號;也可向電機注入一個遠高于基頻的高頻諧波電壓,提取對應諧波作為安全特征。
永磁同步電機的永磁體在高頻振動或高溫等惡劣環境下易退磁。引發永磁體退磁的原因主要有由定子匝間或相間短路引起的高溫、電樞反應(包含過流)和高頻機械振動。當永磁同步電機發生退磁故障后,其特征信號會發生變化。當永磁同步電機的永磁體發生不同程度的均勻退磁故障時,其徑向磁感應強度、定子電流和電磁轉矩的變化情況分別如圖3[11]所示。

可得,常用于退磁故障的安全特征包括徑向磁感應強度、反電動勢、定子電流和電磁轉矩。
綜上,電機部件相關安全隱患及對應安全特征參數如表2所示。匝間短路和退磁均可由電機溫度過高引起,因此同電池相似,溫度方面安全特征有電機溫度過高、電機溫升速率快等。因電機運行環境復雜,故建立更簡化、精度高、動態特性好、通用性高的電機故障診斷模型,提高故障檢測方法的魯棒性,是當前電機檢測技術的主要研究發展趨勢。
表2 電機部件安全特征
安全隱患原因安全特征 匝間短路相鄰繞組線圈構成回路信號頻率、三相電流之間相位差和負序電流、溫度和溫升速率 退磁匝間短路、高頻振動等磁感應強度、反電動勢、溫度和溫升速率
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汽車電控部件檢測技術的重要地位越來越突出。為減少電控部件故障率,分析其安全特征也是必要的。
電機控制器作為保障電機甚至整車正常高效運轉的部件,對于其故障檢測管理的研究十分重要。電機控制器性能同樣溫度影響較大,因此,溫度方面安全特征同電池部件相似,有電機控制器溫度過高和溫升速率快等。
DC-DC控制器的作用是把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高壓電轉換成低壓電,最終給整車低壓用電器供電。DC-DC變換器中故障發生概率大的器件主要包括電解電容器、開關晶體管和功率二極管,其中功率開關管是電力電子變換器中最脆弱的一環,據統計,開關管故障占變換器總故障的21%。Nie等[10]提出了一種利用磁分量電壓進行開關故障診斷的快速方法,基于實時電壓測量和開關柵極驅動信號,快速提取開關開路故障和短路故障的特征;Ribeiro等[12]提出了一種僅利用直流鏈路電流導數符號特征的交錯DC-DC變換器故障診斷方法,對正常模式和故障模式的直流鏈路電流導數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由導通模式中的開關數量定義的不同時間間隔內,其符號變化包含短路故障檢測的重要信息。此外,DC-DC控制器性能同樣溫度影響較大,因此,溫度方面安全特征有DC-DC控制器溫度過高和溫升速率快等。
綜上,電機部件相關安全隱患及對應安全特征參數如表3所示。部件安裝固定良好,具備一定防水性能,引線插頭選材合理,避免長時間高負荷工作等均能有效抑制電控部件安全隱患的發生。
表3 電控部件安全特征
安全隱患原因安全特征 電機控制器失效溫度超過正常閾值溫度、溫升速率等 DC-DC控制器開關管故障或溫度超過正常閾值磁分量電壓、電流導數、溫度和溫升速率等
電動汽車動力失控事故時常發生,往往由整車加速異常和制動異常所致。為及時、準確監測電動汽車的加速性能和制動性能,需對其安全特征進行分析。另外,與傳統汽車不同,電動汽車由動力電池組提供高壓電,一般可達300~800 V,若絕緣電阻異常,則會危害乘車人員生命安全。因此,還需對絕緣電阻進行檢測。
啟動異常加速是指汽車啟動加速時出現加速緩慢,加速不穩定等異?,F象。車輛加速異常與突變,會影響駕駛員判斷,引起恐慌,造成誤操作,影響行車與道路安全。電動車突然加速可能由以下原因導致:電動車電位器出現了故障;電動車調速把出現了故障;加速系統異常;電池部件異常導致電流不穩定。
汽車制動系統在長期使用之后,各個零部件由于磨損、老化甚至斷裂等,都會造成制動功能失效,影響汽車駕駛的安全性。不同的制動系統結構會有不同的故障原因,通過查閱文獻[12],最終確定制動系統的四種故障模式:基本功能失效、剎車不靈敏、制動拖滯和制動跑偏[13]。
經上述分析可知,整車加速異常和制動異常的最終體現均是加速度異常,因此,加速度變化率可作為整車加速安全和制動安全的特征參數。
由動力電池組組成的電動汽車高壓電系統是一種不接地系統,即高壓母線與車輛底盤之間沒有直接的電氣連接,所以高壓母線與底盤之間是絕緣的。一般用高壓母線和車輛底盤之間的絕緣電阻來表征整車的絕緣性能。絕緣電阻關系到車輛人員的人身安全,《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 18384-2020)[14]中規定絕緣電阻相關的檢測要求,有平衡電橋法、低頻信號注入法等。
綜上,整車相關安全隱患及對應安全特征參數如表4所示。出現行車異常隱患需及時進行車輛檢查及維修,保證行車安全;采用更加可耐的絕緣材料、保證絕緣子緊固、定期進行整車保養等可有效預防整車絕緣失效。
表4 整車安全特征
安全隱患原因安全特征 加速異常加速系統異常、電池部件異常等加速度變化率 制動異?;竟δ苁Аx車不靈敏等減速度變化率 整車絕緣失效絕緣層損壞絕緣電阻
電動汽車安全行駛依賴于電池部件、電機部件、電控部件和整車四方面的正常工作,若其中某環節出現安全隱患,將影響電動汽車正常行駛,嚴重甚至危害車內乘員生命安全。通過對電動汽車包括電池、電機、電控部件和整車在內的常見隱患故障機理進行分析,明晰了各部件常見故障的發生原因,并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安全特征參數及預防措施。其中,電池部件安全特征包括電壓、內阻、溫度及溫升速率等;電機部件包括三相電流相位差、磁感應強度、溫度及溫升速率等;電控部件包括磁分量電壓、電流導數、溫度及溫升速率等;整車包括加/減速度變化率、絕緣電阻等。
上述安全特征的確定有助于實時監測各部件是否出現異常狀態,降低事故發生率,提高電動汽車運行安全,推動我國電動汽車行業持續發展。
[1]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安部: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000萬輛[EB/OL]. (2023-05-04)[2022-07-06]. https://mp.weixin.qq.com/s/EWbKOQR73mt1_yqafdT1Bg.
[2] 韓宜偉,劉志勇,劉福聚,等.新能源汽車起火現狀及一起典型火災事故分析研究[J].汽車電器,2023(5): 23-26.
[3] FENG X,OUYANG M,LIU X,et al.Thermal Runaway Mechanism of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s:A Review[J].Energy Storage Materials,2018 (10):246-267.
[4] LAI X,JIN C Y,YI W,et al.Mechanism,Modeling,Dete- ction,and Prevention of the Internal Short Circuit in Lithium-ion Batteries:Recent Advances and Perspec- tives[J].Energy Storage Materials,2021(35):470-499.
[5] 紀常偉,王兵,汪碩峰,等.車用鋰離子電池熱安全問題研究綜述[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20,46(6):630-644.
[6] YANG R X,XIONG R, MA S X,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External Short Circuit Faults in Electric Vehicle Li- ion Battery Packs and Prediction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J].Applied Energy,2020,260:114253- 114262.
[7] 張守震.車用磷酸鐵鋰電池建模與狀態估計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8.
[8] 朱曉慶,王震坡,王聰.鋰離子動力電池熱失控與安全管理研究綜述[J].機械工程學報,2020,56(14):91-118.
[9] 吳國沛,余銀犬,涂文兵.永磁同步電機故障診斷研究綜述[J].工程設計學報,2021,28(5):548-558.
[10] NIE S S,PEI X J,CHEN Y,et al.Fault Diagnosis of PWM DC-DC Converters Based on Magnetic Com-ponent Voltages Equ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4,29(9):4978-4988.
[11] RIBEIRO E,CARDOSO A J M,BOCCALETTI C. Open-circuit Fault Diagnosis in Interleaved DC-DC Convert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4,29(6):3091-3102.
[12] 于敬華.汽車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J].職業技術, 2011(1):90.
[13] GUAN H,DUAN C G,LU P P.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Braking System and Dynamics Analysis[J].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2014,644-650:76-80.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 18384-202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0.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Safety Characteristics of Key Component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GAO Yun1, YAN Zhihan2
( 1.Hebei Provincial Road Transport Development Center, Shijiazhuang 050800, China; 2.School of Automobile,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18, China )
At present,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ownership and production and sales volume rank first in the world, with a clear trend of rapid growth. However, the high accident rate and prominent operational safety hazard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which affect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re mostly attributed to the safety hazards in the three major components or entire vehicle parts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have not been adjusted correctly. To accurately monitor the working status of battery components, motor components, electronic control components, and the entire vehicle in real-time, the failure mechanisms of common safety hazards of each component and the vehicle are clarified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afety characteristic parame- ters of each component and the vehicle are determined, providing scientific indicators for the correct and rapid detection of safety hazards. By monitoring the safety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omponent and the entire vehicle in real-time, the working status of each component and the vehicle can be understood in advance, and the faulty components can be accurately identified, improving the risk identification level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providing the possibility for timely and rapid correct 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in new energy vehicles.
New energy vehicles;Battery component; Motor component; Electric control component;Safety characteristics
U469.72
A
1671-7988(2023)17-36-06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7.007
高蕓(1975-),女,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汽車維修與檢測,E-mail:314187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