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亮
基于產教融合的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實踐型人才培養路徑——以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為例
馮子亮
(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 汽車工程系,河北 邢臺 054000)
隨著汽車“新四化”的發展及客戶消費觀念的不斷變化,汽車服務業也在不斷地轉型升級,互聯網+汽車服務、共享出行、O2O電商等新興勢力在汽車后市場強力介入。行業的轉型升級對汽車后市場提出服務智能化、高端化的新要求,行業的發展也亟需“能營銷、懂策劃,精技術、強技能,擅運營、會管理”的復合型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面對汽車服務新業態,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堅持產教融合,依托校企合作探索符合職教本科層次的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路徑,聯合合作企業升級校內實訓中心、拓寬校外實踐基地,合理規劃課程體系,構建“課程-課程群-專業”三級實踐項目,豐富訂單班內容,拓寬第二課堂,在實戰中培養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實踐型人才培養
伴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消費者的購車能力持續提高,汽車行業處于持續增長期,同時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加。汽車“老齡化”現象也愈加明顯,車齡5年以上的汽車保有量增加會使維修保養的需求變大,這些因素都刺激了汽車后市場服務行業的高速發展[1]。而受各種因素的限制,獨立售后門店普遍存在營銷與管理乏力的局面,新客戶挖掘困難、老客戶難以留住,單店推廣的成本增加、效率降低,多數獨立售后市場門店由于缺乏營銷渠道與流量支持、綜合運營與管理人才機制,以及創新經營意識淡薄等因素,導致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弱[2]。
1.2.1互聯網+后市場
隨著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在汽車后市場的強力布局,汽車服務業已儼然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相關調研顯示,25~45歲車主占比最大,該年齡段車主在選擇維保等相關業務時,選擇天貓養車、途虎養車等互聯網線下門店的趨勢更加明顯。“互聯網+后市場”的組合一方面比較符合年輕車主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可以足不出戶選擇性價比高、好評率高的服務門店。對于企業來講,“互聯網+后市場”可以幫助企業準確把握客戶需求、精準制定營銷計劃、擴大宣傳渠道。
1.2.2多領域交叉融合
隨著汽車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不斷發展,許多新興的互聯網技術(Internet Technology, IT)、新能源科技等將更多地融入相關車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3]。因此,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專業也必將涉及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汽車服務的面向也更加廣闊,例如:汽車性能檢測評價、汽車故障診斷、汽車營銷、汽車金融服務、汽車保險、共享出行運營等領域的技術和商務服務。
權威數據表明,發達國家從事汽車制造業的人數與從事汽車服務行業的人數比例通常為1:10。目前河北省直接從事汽車生產的從業人數超過30萬,如果按照1:10的比例推算,汽車服務行業人員需求量應超過300萬[4]。隨著行業的轉型升級,汽車服務產業正在走向競爭激烈化、行業多元化的發展之路,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用戶開始注重人性化、個性化的高技術含量和高品質的服務。此外,汽車金融、共享出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汽車后市場提出服務智能化、服務高端化的新要求。因此,職業院校亟需培養“能營銷、懂策劃,精技術、強技能,擅運營、會管理”的復合型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根據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面向汽車銷售與服務、汽車保險及金融、汽車電子商務、汽車租賃、汽車衍生服務等企業,立足汽車服務業發展新業態,以阿里巴巴新康眾產業學院為基礎,聯合汽車主機廠技術部和保險金融、共享出行等企業共建區域共享的汽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3.1.1升級校內實訓中心
升級阿里巴巴新康眾產業學院,建設“兩個基地”:學生實訓基地和認證實訓基地和“四個中心”:課程研發中心、數據開發中心、社會培訓中心、管理培訓中心。依托產業學院的“兩個基地”和“四個中心”,圍繞汽車配件、天貓養車等領域培養營銷和門店運營管理型、技術型高端人才,并在智慧管理方面培養軟件運維、零部件大數據搜索和分析等方面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
3.1.2拓寬校外實習基地
1)主機廠技術部:深化產教融合,加大與長城汽車、比亞迪、北京汽車、大眾、長征汽車等合作企業的合作力度和深度,打破高職汽車維修服務的天花板,在主機廠的汽車技術服務領域聯合培養具有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創新型人才,企業為工學交替實習提供技術和專用設施設備支持。
2)傳統服務企業:面向汽車服務行業對接阿里巴巴新康眾集團、汽車保險、廣匯汽車、藍池集團等服務行業龍頭企業,在汽車營銷策劃、保險理賠、運營管理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實訓條件。校外實訓基地可為學生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最真實的服務對象、實戰環境和平臺,以提高育人效果。
3)新型服務企業:面向汽車金融、汽車租賃、共享汽車等領域,與聯動云集團、一嗨租車、車友俱樂部、二手車等企業加強合作,為學生在金融、租賃和運營管理等方面提供實踐支持。
3.2.1培養“能營銷、懂策劃”型人才
依托阿里巴巴產業學院,成立“供應鏈”訂單班,立足汽車整車及配件產業鏈,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營銷與策劃類專業人才。“供應鏈”班采用“學習-實習”兩輪工學交替的培養模式。第一階段,學生先在學校學習消費心理學、汽車配件管理等課程,然后設置小學期,安排學生到崗進行專業實踐,學生在實習期間,需要學習企業規章制度、了解企業文化和產品知識,并進行營銷基礎技能訓練。第二階段,學生在學校學習營銷與策劃、汽車銷售實務、汽車保險與金融等專業核心課程,然后到企業開展畢業實習,通過“真題真做”檢驗前期學習成果,鍛煉綜合實踐能力。此外,根據不同企業實際情況,對學生到企業實踐的時間進行彈性安排,比如盡量安排學生在企業店慶、“雙十一”“六一八”等關鍵時間節點進入企業實習,最大程度地加大學生實踐力度,感受實戰環境。
組建營銷與策劃方向的第二課堂:新媒體工作室。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汽車服務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很顯然汽車服務業在未來也必須搭乘“新媒體營銷”的快車。因此,就對既有汽車專業知識又有新媒體編輯與運營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為實現培養具有良好營銷與策劃能力、文字駕馭和文案編寫能力及視頻拍攝與制作能力的新型營銷人才,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專業可成立汽車新媒體工作室,聘請汽車行業知名主播,組建以資深新媒體領域的專家領銜、知名主播引領和服務與營銷專業老師為核心的輔導團隊,向學生講述新媒體營銷技巧,引導學生使用新媒體軟件進行營銷策劃練習。
3.2.2培養“精技術、強技能”型人才
作為職教本科專業,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的學生應兼顧普通本科專業的“理論性”和高職營銷專業與維修專業的“實踐性”,因此,在課程體系規劃時,需要科學規劃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搭配性。汽車服務工程人才培養定位是具有較強理論和實踐水平的汽車維修、鑒定評估人員,崗位主要面向機動車評估鑒定、交通事故鑒定、主機廠售后崗、4S店技術主管和內訓師等崗位。該方向主要設置汽車評估技術、交通事故鑒定與分析、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等。在實踐方面,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專業擬依托與長城汽車、比亞迪汽車等主機廠技術部門的合作,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項目貫穿”的原則,立足“課程-課程群-專業”三個層次構建三級實踐項目,如圖1所示。通過系統構建的實踐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保證實踐教學時間和教學條件,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在實踐中驗證與強化理論,在實踐中鍛煉技能,以培養“能文能武,能理能實”的綜合性技術技能人才[5]。

圖1 三級實踐項目架構圖
成立第二課堂:F6科技工作室。新形勢下汽車后市場相關門店對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在不斷提高,綜合化服務管理軟件應運而生,F6是新康眾集團研發的一套涵蓋配件管理、各車型維修手冊、車輛歷史維保記錄等各類大數據的綜合智慧門店系統。依托新康眾華北區域F6數據中心組建F6科技工作室,學生可在業余時間參與軟件運維管理、大數據分析等工作。通過行業大數據指導售后服務門店提升技術技能水平,提升獨立售后門店操作的規范性,提高門店管理的高效性和決策的精準性,助力汽車后市場服務升級。
3.2.3培養“擅運營、會管理”型人才
阿里巴巴新康眾集團旗下的天貓養車板塊由2021年的500余家門店增長到2022年的1 200余家門店,按照戰略規劃,到2023年低要累計達10 000家門店。天貓養車等新型“互聯網+服務門店”的爆炸式增長給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提供了一個就業出口。此外,目前共享出行、二手車等汽車衍生服務業也處于上升的發展態勢,因此,也面臨較大的具有汽車專業知識的運營與管理型人才缺口。本專業依托阿里巴巴產業學院,拓寬校企合作渠道,聯合汽車保險公司、二手車、共享出行等企業,引入企業兼職導師,高標準培養具有專業技能和企業運營管理能力的綜合型人才。該方向主干課程有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服務企業管理、汽車共享出行營運管理、汽車金融服務等。
面對“互聯網+”對汽車服務業帶來的轉型升級,汽車服務工程技術應立足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升級實訓中心、拓展實踐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豐富第一課堂;滿足個性化培養,成立第二課堂。多措并舉培養“能營銷、懂策劃,精技術、強技能,擅運營、會管理”的復合型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以適應產業需求。
[1] 羅為,李德華,肖瀟.汽車產業鏈變革中市場服務模式發展趨勢剖析[C]//四川省第十五屆汽車學術年會論文集.成都:四川省汽車工程學會,2021:53-58.
[2] 馮子亮,胡慧敏,邵博,等.基于汽車產業發展新態勢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以河北科工大“天貓養車培訓中心”為例[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8(5): 30-32,57.
[3] 柳艷,齊秀彪,李波,等.新形勢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22,24(6):55-57.
[4] 劉劍峰.《汽車電器》課程資源庫的開發與運用[J].職教研究,2012(1):30-33.
[5] 蒲生,余阿東,孫川,等.應用型本科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探索與實踐:以黃岡師范學院為例[J].高教學刊,2020(32):113-117.
The Path of Practical Talents Training of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Taking Hebe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FENG Ziliang
( 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Hebe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Xingtai 054000, China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four modernizations” of the automobile and constant changes in customer consumption concepts,the automobile service industry is also constantly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and the new forces such as Internet+automotive services, sharing trips, O2O (online offline)e-commercearestronglyinvolved in 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The transfor- 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bring new demands for intelligent service and high-end to 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s also in urgent need of compound high-level technical talents who are "capable of marketing, understand planning, fine technology, strong skills, good a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Facing the new format of automobile servic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dheres to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relies 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explore the talent training path in line with the automotive servi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cooperates with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to upgrade the on campus training center, broaden the off campus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reasonably pla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build three-level practical projects of curriculum of “curriculum-curriculumgroup-specialty”, and enrich the content of order classes, broaden the second class and cultivate high-level technical talents who understand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ractic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Practical talents training
G880.61
A
1671-7988(2023)17-165-04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7.031
馮子亮(1991-),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與人才培養,E-mail:826840689@qq.com。
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項目課程理念的職業本科專業教學標準研究與實踐(SY2022025);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級教研課題:汽車類專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KGDJYB202110);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級教研課題:依托國家示范性職教集團提升校企協同育人水平的探索與實踐(2023ZD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