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瑤
躁狂癥又稱狂躁癥,是一種情感性精神障礙,可導致患者思維、情感狀態異常,甚至無法正常生活。這種精神障礙多發于中青年群體,一般女性患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躁狂癥雖然癥狀嚴重、發病率高,但如果能及時發現、正確干預,患者的病情一般能夠得到治愈。
|正確識別|
躁狂癥患者往往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性格轉變。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出現以下癥狀,且癥狀持續一周以上,最好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
1.情緒極端、變化快:躁狂癥患者的情緒往往十分極端。他們中的有些人可能自我感覺十分良好,非常開心、快樂。但是,有些患者會變得易怒,甚至在外界刺激下可能出現攻擊行為。躁狂癥患者的情緒變化也非常快,可能前一分鐘還非常憤怒,下一分鐘便笑容滿面了。
2.精力過分充沛:躁狂癥患者的精力可能非常充沛,幾乎不需要睡眠,卻不會感覺疲倦。很多患者會每天忙忙碌碌,但行事草率、不考慮后果,往往無法順利完成自己計劃要做的事項。比如,有些躁狂癥患者熱衷投資,但完全不做市場調查、投資回報分析,僅憑一時興起,最終血本無歸。
3.思維異常敏捷:躁狂癥患者會感覺自己突然變得思維敏捷、頭腦靈活,大腦可以在短時間蹦出無數想法,甚至自己的嘴巴跟不上頭腦轉動的速度。因此,患者在與人說話時語速很快、滔滔不絕、不知疲倦。
4.其他:其他癥狀包括注意力無法集中、過度自信等。還有很多躁狂癥患者缺乏對自身的正確認知,會否認自己患有疾病。
|及時診治|
躁狂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需要專業醫生、心理治療師、精神健康專家進行專業診療,患者應規范就診,嚴格遵醫囑治療。癥狀嚴重的躁狂癥患者可先接受藥物治療和物理儀器治療,控制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進入康復期和穩定期的患者,可以配合心理療法,通過認知行為療法等方式,緩和心緒、恢復情緒控制能力。
|悉心照料 幫助康復|
躁狂癥的病因較為復雜,家族遺傳、中樞神經介質功能異常、精神刺激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躁狂癥。躁狂癥的發病時間通常會持續一周以上,而且會反復發作,對患者及其家屬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躁狂癥患者如果在及時就醫的基礎上,能夠獲得恰當的護理和心理支持,可以幫助穩定病情,逐漸恢復健康。
1.照顧患者情緒:躁狂癥患者的情緒多變而且難以自控。因此,家屬在日常護理中應多關注患者的情緒轉變,及時幫助其緩和過激情緒。平時,家屬可以引導患者通過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應對壓力和激動情緒,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避免患者受刺激。在患者情緒消極時,家屬要向患者表達理解和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配合治療。
2.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因此家屬應想辦法幫助患者養成相對固定且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定時作息、健康飲食和適度鍛煉。躁狂癥患者的活動量一般比較大,因此需要攝取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補充身體所需能量。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能會影響患者情緒,不建議食用。
|溫馨提示|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很多人覺得壓力增大,甚至有喘不過氣的感覺。當您感覺壓抑、疲憊、煩躁情緒累積已久、無法排解時,請立刻停止手頭的工作,給自己一段短暫的休息時間,并進行專業的心理咨詢,預防精神類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