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梅,張淑慧
(1.煙臺職業學院,山東 煙臺 264670;2.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 201620;3.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目前,膠帶行業市場內一些化工企業已意識到這一點,投入大量研發費用用以開發高性能產品[1-2]。功能薄膜類產品是當前膠帶行業內化工企業類研發投入集中的產品領域,就此本文將以功能薄膜類產品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這類產品研發投入與財務績效關系,審視膠帶行業內化工企業開發新功能材料市場過程中應注意到的一些問題。
膠粘帶種類按照基材主要分為紙基膠粘帶、布基膠粘帶、薄膜膠粘帶、泡棉膠粘帶、金屬箔膠粘帶、無基材膠粘帶、纖維膠帶等[3-4]。
功能薄膜類產品是新材料膠粘制品,與膠粘劑分屬的粘結劑膠帶制品類型相對,屬于基材膠帶制品范疇,其產品性能的差異取決于離型紙材料的性能。目前,行業市場中化工企業已推出了廣泛的應用于各行業的功能類產品,并持續的對新產品進行開發。例如用于印刷和包裝行業的包裝/軟包裝薄膜,包括了阻隔膜、鍍鋁膜、印刷膜等制品;廣泛用于相關光學產品領域的光電/屏用薄膜,包括了光學保護膜、硬化膜/防刮膜/防窺膜/防爆膜/防眩膜等等;光伏能源等行業的能源類薄膜,如光伏薄膜/電池隔膜/水處理膜等[5]。從列出的部份功能薄膜類產品應用涉及到的行業來看,其市場規模和潛力十分巨大,當今業內化工企業不斷投入資金進行開發正是基于現實發展的要求。
根據上海國際膠帶與薄膜展覽會2022年披露出的官方信息顯示,上一屆博覽會吸引了國內外合計526家相關企業參加[6-7],其中產品具有一定知名度膠粘材料生產制造的科技型化工類企業高達幾十家。
表1列出了目前部分國內生產功能薄膜類產品的企業,通過查詢幾十家參展的企業信息來看,國內具有自主技術能力生產該類產品的企業并不多,許多不知名的小企業更多從事的是基于國內外某種技術的生產[8]。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目前國內功能薄膜類產品的生產企業整體投入不高,自主技術能力較差,投入研發的企業更多是一些成立較早,具有一定技術儲備優勢的企業。

表1 知名功能薄膜類產品生產企業Tab.1 Well-known functional film production enterprises
主要從功能薄膜類產品的研發投入和產出2個方面分析現狀,考慮到信息的可得性,將選擇表1中已經上市的公司為分析對象。
2.2.1分析對象
通過大量資料梳理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國內在功能薄膜類產品方面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極為有限,只有少數的公司具有能力以及投入研發的意愿[9],通過分析其披露的最新一度年報針對子公司研發的情況,可以較為直觀的得到當前在功能薄膜類產品研發的投入與產出。
2.2.2研發投入分析
根據康輝新材料科技所屬的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年報數據,整理了基于2017~2021年5個年度總公司對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投入數據,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2021年度康輝新材料科技研發經費與人才資源投入情況Tab.2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s and human resource investment of comfort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in 2021
由表2可知,康輝新材料各年度具體研發投入費用沒有具體數據,但由于其被總公司100%控股,其研發費用與營收都計算在總公司的研發費用占比營收中,因此其研發費用的計算將參考其總公司的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從數據層面直接可以看到,高級人才數量占比極低,一致處于較低水平。從現實角度看,除了極少的核心技術,更多產品技術可能來自于技術轉讓,這就造成了實際的研發投入資源十分有限[10]。
2.2.3研發產出分析
以專利或者獨有行業性技術優勢衡量企業研發產出,能夠較為直觀的反映出研發投入的效果。通過查詢該公司相關資料以及年報中相關信息,得到了如表3所示的信息。

表3 技術和專利優勢Tab.3 Technical and patent advantages
由表3可知,康輝新材料公司目前核心的產品所依托的技術是總公司恒力股份的,相關技術專利除了恒力就是德國的工藝技術。
將毛利潤率、總資產凈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作為評價康輝新材料公司的財務績效指標[11],分析2017~2021年5個年度財務績效變動趨勢,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財務績效變動趨勢Tab.4 Trends in financial performance
由表4可知,在2017~2021年中,康輝新材料所有財務績效指標在5個年度中前2年上升趨勢明顯,但近2年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疫情特殊因素導致市場出現問題;另外一方面是該公司產品方面核心競爭力一直未通過研發得到提升,導致競爭力相對下降。圖1中的曲線的變化更為直觀的揭示了這種變化。

圖1 財務績效變化趨勢
由圖1可知,以2019年為拐點,之前2個年度財務績效呈現穩定上行發展趨勢,而之后2個年度出現了連續的下滑。將該企業所有財務績效下滑原因完全歸于企業之外特殊疫情的影響,顯然是不現實的,更多的在于自身競爭力下滑,對手競爭力提升導致市場占有率的下滑。功能薄膜類產品顯然就是符合這一規律,從2022年上海已經召開的國際膠帶與薄膜展開會參與的企業,以及2023年計劃召開的博覽會參與企業遠超過2021年的數據,可以直觀的從市場角度印證這一點。
功能薄膜類產品作為近年來市場中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接受和認可的高性能膠粘新材,大量的化工行業內外的企業,都試圖進入這一行業獲取利潤。造成的現象就是非化工類企業從事的只是重復性生產,這種情況倒逼了本就技術本就薄弱業內相關化工企業削減開支,尤其是在研發費用上的開支,更多的企業試圖通過技術引入來快速提升競爭力。這種情況帶來的結果就是企業自主研發重要性逐漸降低,至少在利益驅動之下各類企業是這種認知。企業業績變好或變壞,對提升企業研發動力變得可有可無。對于這種情況,業內需要予以足夠重視,尤其是當今國內一些龍頭性企業,不應該為了短時間利益繼續重復性生產,將其傳統的核心技術通過研發進行升級,以通過行業地位帶動其它企業進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