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國 張 亮 付圣剛
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77
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筑的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建筑空間構成要素的使用。目前,這一要素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并已成了一種主流。這是由于建筑物的空間設計所牽涉到的內容比較復雜,包括地板、墻壁、天花板,甚至于外墻。與此同時,在現代理念下的建筑設計,需要對空間進行更好的利用,還要將建筑審美的特征進行合理的體現出來,所以,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一定要將建筑空間的組成要素進行有效的運用,才能與現代建筑設計的需求相適應。
建筑空間是用物質材料隔斷自然空間,人們對其進行劃分,其最大的目標除了要滿足功能需求外,也要滿足審美需求。具體地說,所劃分的空間,要有一定的數量,一定的形狀,一定的質量;至于第二個條件,就是要把它按照一種審美的規律來安排,它既要有統一性,還要有一種豐富的形態,提高建筑的藝術表現。將實用空間、視覺空間、構造性空間三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功能、構造性、美、構造性三者達到完美的統一[1]。
在對建筑項目進行室內空間設計時,其主要依據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目的。所以,在進行建筑工程設計工作的時候,應該先考慮到該建筑建設的目的和將來的功能,并確定該建筑工程的空間形態。如教學、娛樂、比賽等場所,均可依據其不同的智力特征來進行設計和建設。除此之外,我國建筑工程的內部空間形狀也會受到建筑本體形狀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為了維持建筑工程實體的整體性、統一性和藝術性,它的外部形態與其內部空間形狀都是相輔相成的。它的設計遵循了建筑的特征,墻、頂棚、地面等實體部分以空間外殼的形式呈現出來,建筑的形體形狀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反應出建筑的空間形狀,即建筑有什么樣的外觀形體形狀,通常里面就會有與其形狀相對應的空間。但是在寫字樓、商場、圖書館等建筑中,很多房間因為其功能特性,對空間形態沒有特別的要求,此時在空間形態的選擇上就呈現出靈活性優勢。
美觀性特色指的是,建筑空間必須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和審美認同。比如說,當消費者在購買房屋的時候,首先會考慮房屋的價位是否合理,之后才會去看室內的空間設計是否具有美觀性特色,與自己的審美相符。建筑空間的美觀性與建筑環境的多種搭配和建筑空間的設計密切相關,在進行建筑設計工作時,要有效地處理好建筑周圍環境和建筑空間之間的關系[2]。
建筑空間的合理性是基于實用性的,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要,比如,在住宅建筑設計中,將陽臺設計成落地窗,但要加欄桿,這樣有利于空氣的流動,也能滿足人們對光照及安全的需求,讓周邊環境與室內空間更好的融合。
建筑空間的實用性指的是建筑空間要具有一定的實際使用價值,比如,如果是一棟廠房,那么它的內部空間就必須與實際的生產功能相符;若是居住建筑,則要具有與人的生活起居相關的實用性和功能,在進行建筑設計時,需要重視實用性的需求,否則建筑就會喪失它的基本價值[3]。
基于建筑的理性特征,提出了建筑空間的多功能特征,從而使得建筑能夠更好的滿足不同的人的需要,從而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服務。
在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若能對空間構成要素進行適當的利用,就可以明顯提高建筑物的美感,讓建筑設計所表現出來的視覺效果變得更為完美,更能凸顯出建筑風格的新穎性,增強了建筑設計的美學內涵。通常而言,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在運用建筑空間的構成元素時,應該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科學地運用多種元素相結合的表現形式,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個性化的建筑風格。而且,建筑空間的構成要素,也具有了更顯著的多樣性優勢,利用各種構成元素,使得美學效果突顯。因此,在建筑設計中,合理地利用建筑空間的組成要素,可以極大地提高建筑的美感[4]。
建筑空間設計必須具備功能性,而功能的本質就是實用。建筑設計的功能性指的是將建筑空間構成要素融入到建筑設計中,使整體建筑具備實用性,實用性指的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不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這就是建筑設計中的功能性,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建筑物的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對建筑物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在進行建筑物的設計時,設計者必須進行現場調查,并把人民的需求與建筑設計相結合,這就對建筑設計者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還必須對建筑空間的組成要素進行靈活的應用,以滿足各種建筑項目的需求,將建筑設計的功能與建筑設計相結合,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建筑的價值。
在空間設計中,點元素屬于比較簡單的一種,它是組成一個空間元素的基本要素,從空間的具體運用角度來看,點元素的構造主要是在建筑設計的結構中,利用點的形態來進行構造,而點元素的構造是建筑結構的一個關鍵要素,科學、合理地運用點元素,能夠有效地提升建筑設計的水準,這對于建筑物的美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保障立體圖形完整性,需要充分發揮出點的作用,有效連接圖形,可以發揮出凝聚作用。針對整體建筑結構,利用單一的點可以實現視覺聚焦的作用,而利用復數的點可以發揮出關聯作用,而且不同的點之間發揮著相互吸引的作用,增強視覺沖擊力。在房屋建筑中融合點元素,有利于突出建筑的藝術性,保證建筑具有欣賞價值。例如某兒童精神康復中心建筑利用較多的幾何單元體,不同的單元體相當于建筑平面的點,通過靈活利用這種點元素,提高整體建筑空間的趣味性,游俠聯系兒童和自然[5]。
在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靈活地運用點元素,將建筑設計的靜態簡單地勾勒出來,使建筑設計具有靈活性和可動性,靈活性就是通過點元素將建筑設計很好地結合在一個點上,從這點進行整體的設計,這種設計理念適用于多個點進行設計的建筑工程,從而提升建筑物的視覺效果。所以,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點元素的設計是不能離開的,它在建筑設計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整體的建筑設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按照建筑的要求來調整設計的理念,這種靈活的形式為建筑施工提供了便利。
在建筑造型中,通過對點要素的運動,可以獲得線條要素。相對于點的元素,線的元素展現了新的生命力,可以連接平面,也可以連接點。當線條的寬度增大時,可以轉化為平面元素;若繼續增長,就會產生新的物質,例如體積物質。線元素具有更強的方向感和力量感,使用此元素會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通過它將兩個空間聯系起來,可以達到兩個空間的協調與統一。若使用不同類型的線條,便可表現出商務旅行中的差異性空間效應。比如,直線是穩定的,平靜的;蜿蜒的線條更加吸引人,而波浪的線條更顯得靈活和變化;螺旋形是一種常見的結構形式,它能使人們產生一種向上、向下的感覺。在使用“線”要素時,必須綜合考量,進行合理的布局,才能使建筑空間具有動態之美[6]。
在建筑設計中,線的最大作用就是將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的各種節點聯系起來,與點元素相比,線元素更多的是一種方向性,不管是線狀的空間,還是線狀的裝飾,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視覺體驗。就拿貝津銘所設計的中銀大廈來說,它的外立面采用了線條的元素,整座大樓的外立面都是四十五度角的灰白鋼架,形成了一個多角水晶狀的特殊形狀,這樣的構造給人一種向上的感覺,就連香港中環這樣的高樓大廈,都能輕易感受到中銀大廈的氣息。在線元素的影響下,能夠有效地改變建筑的形態,直線裝飾除了對建筑的外形起到了一定的擴展效果之外,在室內設計中,墻體、窗體等形態的設計也可以利用線元素來改變。
可以由點組成平面,也可以由線組成平面。因此,面也可以按照線的類型以及線與線的數理關系,分為幾何形面、有機形面和不規則面。可以由直線和曲線構成的最簡單的面。例如水立方由四個平面組成,再加上燈光和陰影,就是水立方的主要結構。再如蘇州美術館,設計人員將蘇州傳統的坡屋頂風景,凝練和抽象化為數個幾何體的拼貼,具有現代和古典的魅力。有機體沒有明顯的數學聯系,卻有簡單的直觀特點,給人一種有序的感覺。無定形是指有意制造的人工形狀,無定形是經過規劃的,以悉尼歌劇院為例,三座白色的巨型貝殼錯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座由三座貝殼組成的宏偉建筑群,每一座都有著豐富的創意[7]。
在建筑中也存在著藝術,但它和其它的藝術方式不一樣,在建筑中的藝術是能夠看到的,能夠觸摸到的,或者是能夠感覺到的,而它的載體通常都是實體,并且能夠和人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這些建筑的組合,大部分都是正方形,矩形,甚至是球形。由于幾何圖形的種類繁多,所以表現出來的特征也各不相同。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也是一種椎體,它的形狀非常的簡單,從外表就能夠看得出來,而且在觀看的同時會產生敬畏感。一些建筑形體都是以靈巧為主,比起那些死氣沉沉的建筑,顯得更加的活潑。建筑物的形體能夠使一個沒有生命的城市擺脫死寂的氛圍,重新煥發生機。同時,這些建筑物還能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促進當地旅游行業發展。
從技術角度來看,建筑空間的創作是一種物質形態的組合,通過結構體現形態,利用材料賦予建筑的質感。設計人員可以綜合利用石材和磚塊以及玻璃等材料的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建筑材料不斷涌現出來,使得建筑產生更多獨特的機理效果。在西方的經典建筑中,通過利用石材可以打造厚重、粗獷的感覺,而中國利用磚木構造則表現出一種浪漫、輕盈的感覺。在現代的建筑中,通過綜合利用玻璃與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突出了整體建筑的現代感。設計人員在利用不同的材質的過程中,要與地方建筑風格和文化合理融合,呈現出整體的和諧性[8]。
光影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的空間表達方式,在建筑設計中,人可以用眼睛去感受設計的結果,而視覺效果又是建筑設計所要表達的最直觀的結果。在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可以利用光線和陰影的作用,從而產生很強的光線效應。在建筑設計中,通過適當地利用光影效應,可以給人帶來視覺上和外部感官上的強烈反應,使人的心靈受到影響,從而激發出心靈深處的情感。因此,一個好的光影效果,能夠給一個建筑增加許多的魅力,設計人員需要充分挖掘其使用潛力。
在建筑設計中,使用了光影效果,這兩者是相互協調、相互襯托的,建筑的空間是光影產生效果的載體,而建筑又利用光影效果,展現出了各種不同的美學。正確地運用光影,可以讓建筑物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候,呈現出不同的效果,讓人有一種審美的感覺,將建筑設計的魅力完全地表現出來。光影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主要是指自然光,它與其他的光照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在視覺效果上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在光線效果的幫助下,建筑才可以展現出內部的空間感,并讓人們深入地體會到內部的布局、結構以及材料等所產生的視覺魅力[9]。
對于建筑空間構成元素而言,確實可以對建筑設計起到較大的作用,并且在運用時,可以更靈活的表現出其優點。但是,在使用建筑空間組成要素時,必須與地方的經濟發展相結合,從而使建筑設計取得理想的結果。在對建筑空間構成要素的運用中,包括了許多方面,比如現場的考察,安裝的裝備,具體的策劃等等,這些都需要通過實際操作來實現,如果許多地方的經濟條件不符合相應的要求,就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從主觀上講,將建筑空間組成要素運用到建筑設計中,一定要充分地考慮大眾的認可度,只有如此,才能使建筑設計得以順利地進行,并將其付諸實踐。如果沒有與經濟狀況和人類狀況相匹配,從而導致建筑設計失敗。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中,要充分結合當地人文情況,優化整體設計效果。
從總體上看,空間構成要素是建筑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建筑的表達方式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實踐中,要保證它能夠滿足人們對它的期望,使它在美學、實用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使它的設計層次更加突出,使它的功能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