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凡



細心觀察提疑問
每逢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粽子軟軟的、糯糯的,我可喜歡吃了。除了粽子,我還喜歡吃湯圓、甜酒……
粽子、湯圓、甜酒都是以糯米為原材料制作的,可是它們的味道、氣味、形狀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在制作過程中,糯米發生了變化?
動手探索來解惑
我請媽媽幫忙,和我一起制作了糯米飯、糯米醋、粽子、湯圓、甜酒,通過看、聞、摸、嘗的方式對這5種食物進行仔細觀察,并提出了猜測:與糯米相比,糯米飯、粽子、湯圓這3種食物變黏了,它們只發生了物理變化;糯米醋、甜酒這2種食物的味道變酸了,或是變甜了,它們發生了化學變化。但是,簡單觀察還不足以下結論。
我查找資料發現,除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糯米還含有較多蛋白質。另外,很多資料提到:糯米發生化學變化,是因為支鏈淀粉中的葡萄糖鏈吸水斷裂。所以,我決定通過實驗檢測糯米制作的食品中蛋白質和淀粉的變化。
我將雙縮脲試劑分別加入糯米和糯米制品,發現除了糯米醋,其他食物都變紫了,這說明糯米醋中不含蛋白質,或是蛋白質含量極少。和糯米相比,其他糯米制品出現的紫色深淺不同,說明這些食物的蛋白質含量也發生了變化。
我又將碘酒分別加入糯米和糯米制品,發現除了甜酒和糯米醋,其他食物出現了深淺不同的紫色,這說明甜酒和糯米醋中已經沒有淀粉,或是淀粉含量極少,其他糯米制品中的淀粉含量也發生了變化。
實驗解開了我的疑惑:糯米經過加工后基本上都發生了變化。有的變化較大,如甜酒和糯米醋;有的變化較小,如粽子和糯米飯。粽子、糯米飯、湯圓主要是通過加熱產生變化,而甜酒和糯米醋是通過加入配料(如酒曲)來完成“變身”。
辦法總比問題多
沒想到,小小一個問題,我花了數個月才得以解惑。經過這次探究,我深刻感受到了科學研究的不易:一個問題還沒解決,新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出現。不過,辦法總比問題多!
當我決定檢測食物中的蛋白質時,問題出現了:如何檢測蛋白質呢?我從來沒有做過相關實驗。不過,在科學課上,老師曾用碘酒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那么蛋白質是不是也有相應的檢測試劑?我翻閱了很多書籍,終于在一本生物書上找到了答案:雙縮脲試劑可以檢測食物中的蛋白質。你看,學會了知識遷移就像擁有了“武功秘籍”,可以“攻無不克”!
當我準備用雙縮脲試劑檢測食物中的蛋白質時,問題又出現了:除了糯米醋,其他的糯米制品都是固體,可是,雙縮脲試劑只能與液體發生反應,這該怎么辦呢?正當我一籌莫展時,突然看到了廚房里的破壁機。我想:水果經過破壁機的攪拌能變成液體,其他食物放進去會怎么樣呢?我迫不及待地將糯米飯放入破壁機,并加入少量水。按下開關后,不到1分鐘,糯米飯就變成了液體的狀態!我高興極了!原來,廚房用品不僅可以烹制美味,還可以用于科學探究。
好不容易將糯米和糯米制品加工成了液體狀態,我終于可以開始做實驗了!可是,加入雙縮脲試劑后,實驗樣本出現了多種顏色,實驗現象完全超出預料!我回憶了整個實驗過程,分析了可能出現的原因,然后逐一修正,再次實驗,終于出現了正常的實驗現象。看來,每一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實驗失敗,一定要持有嚴謹的態度,注意每一個細節,才能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親身體驗收獲大
這次探究過程中雖然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我收獲的知識和經驗更豐富,更有成就感!以后我會繼續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世界!
指導老師? 謝文佳? 劉山霞
(欄目編輯:李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