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建 張玉成


江蘇省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天目山派出所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原有警務室的基礎上升級構建聯勤警務站,進一步推動警務前移、重心下沉,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城東聯勤警務站就是最好的例證。城東聯勤警務站輻射姜堰東郊1個社區和4個行政村,包括全區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曹安市場和一座有70家大小企業入駐的鋼材交易市場。近年來,隨著流動人口快速增長,轄區內警情高發、矛盾糾紛增多,一度成為治安洼地。警務站自升級改造以來,周邊糾紛警情數、可防性案件發案數同比分別下降81.3%和66.7%,電信網絡詐騙連續3個月“零發案”,群眾安全感大幅提升、滿意度測評達100%。
組建“平安衛士聯盟”,用小杠桿撬動大平安
社區民警黃存生駐守曹安市場警務室已有16個年頭,對前幾年市場的治安狀況深有感觸。“僅農貿市場就有400多個攤位,外地商戶超過四分之一,語言不通加上產品競爭,商戶間的矛盾頻發。”黃存生介紹道,尤其是在集中進出貨的凌晨時段,接報的警情能有十多起,經常出現處警力量不足、群眾不滿投訴的狀況。
2022年12月,原警務室正式升級為“聯勤警務站”,常駐警力也從一警一輔擴充到三警三輔,并按照“固定+流動”的勤務模式,推進常態化值班備勤和錯時工作制度,立足“屯警街面、動中備勤,有警接警、無警巡邏,服務群眾、應急處突”的職能定位,警務站努力實現警情快接快處、糾紛現場調解和服務便捷高效。
同時,派出所積極發動市場管理員、商戶代表、退伍老兵、志愿者等成立“平安衛士聯盟”,吸納了29名“平安義警”,通過系統培訓,使他們能夠有效協助警方化解矛盾。
來自鹽城東臺的蔬菜商販陳亞林表示,自己只要一有空兒就會去警務站值班。“在這里奮斗了十年,跟大多商戶都熟,早就想為市場的平安獻份力。”如今,派出所給“平安義警”配發了統一服裝和標識。大家不管是參與巡邏還是現場調處糾紛,都更有責任感和榮譽感。
據統計,隨著“聯勤警務站”的警力補充和“平安義警”的作用發揮,市場里的大多數糾紛都被化解在“最前端”,東郊責任區的報警量大幅下降,群眾的安全感顯著提高。
多部門協同,匯聚基層治理的“聯動力”
城東聯勤警務站在運行機制上注重整合力量,先后統籌派出所、社區、司法所、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消防大隊六部門入駐警務站,做到信息聯采、人員聯管、警情聯處、糾紛聯調、數據聯用、風險隱患聯排,實現治安防范持續提升,案情險情有效壓降。
2023年年初,警務站牽頭在曹安市場出入口安裝車輛道閘,邀請小區物業統一管理,明確了車輛行駛路線、停靠區域和收費標準,規范的行車秩序有效緩解了市場內部的交通擁堵狀況,商戶們裝卸貨物更加安全方便。
“道路通暢了,事故摩擦變少了,沒了抱怨聲,大家的幸福感明顯提升。”市場管理負責人張海軍說。
警務站依托社會力量組建了4支巡邏隊伍,實施24小時“聯勤”,尤其是加強曹安市場內凌晨2點至早上8點這一時段的巡邏力度,摸排可能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和隱患矛盾糾紛,對可防性案件、矛盾糾紛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化解,通過力量疊加打出維護穩定的組合拳,實現了“點、線、面”立體化防范格局。
3月10日凌晨,巡邏隊在巡邏過程中,發現南北干貨商鋪區多家倉庫門鎖生銹,消防通道附近疊堆了數十個貨柜,存在被盜風險和消防隱患。天一亮,社區民警和消防工作人員就分別上門提醒處置,商戶們也紛紛響應,更換門鎖、清理雜物,安全隱患被快速消除。
一鍵式“點單”,架起便民服務的“連心橋”
29歲的夏燕是城東聯勤警務站最年輕的駐站民警,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警方服務是她一直努力的方向。“配套軟件暫時跟不上,就先用微信提供線上服務。”夏燕介紹說。
結合市場的商鋪分類,她新建了“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南北干貨”“鋼材交易”5個微信群。商戶可直接在群內報備從業信息,如有辦理身份證明、居住房屋出租登記、戶口遷移等需求也可以“@民警”一鍵“點單”。民警“接單”后會及時響應,“一站式”解決問題。
“以前到派出所辦業務,不了解流程手續,難免要跑幾趟‘冤枉路’,現在只要動動手指,隨時隨地都能跟民警溝通。”說到夏燕的微信工作群,居民黃厚慶連聲夸贊。
“我們正在開發‘智慧警務站’可視化平臺和手機小程序,功能會涵蓋服務管理,矛盾糾紛、公共安全問題反映等多個方面,屆時我們的便民警務會更加智能。”天目山派出所所長張杰華介紹道。
此外,針對日益嚴峻的電信網絡詐騙形勢,警務站結合轄區商戶多的特點,精準開展防范冒充老板、客戶類和刷單類詐騙宣傳活動,市場廣告牌、待售商品、運輸車輛上處處都有反詐提示。3月24日,警務站還特地組織全體民警、輔警和義警集中開展反詐宣傳,打造更具特色的沉浸式“反詐市場”,累計向商戶和采購群眾發放2000余張反詐傳單。
不少居民表示,因為生意的緣故會經常收到一些陌生電話和短信,但是隨處可見的反詐標語,時刻提醒他們“謹防詐騙”。據了解,2023年1月至今,曹安市場和鋼材交易市場區域實現了電信網絡詐騙“零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