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超市或菜市場,各式各樣的蔬菜出現在我們面前,有綠色的菠菜、黃褐色的蓮藕、紅色的辣椒、白色的蘿卜、黑色的木耳……真是琳瑯滿目,數不勝數。那么,我們該如何給這些蔬菜分類呢?
代表蔬菜:蘿卜、胡蘿卜、大頭菜(根用芥菜)
根菜是以肉質直根為食用部位的蔬菜。這類蔬菜往往富含碳水化合物,需要涼爽的氣候和充足的光照來讓肉質根充分生長。
代表蔬菜:萵筍、蓮藕、洋蔥
莖由主莖和枝組成,是植物的“軀干”。莖變化多端,如膨大的球莖(荸薺)、一瓣一瓣的鱗莖(洋蔥)和像根一樣的根莖(蓮藕)。
代表蔬菜:花椰菜、黃花菜
花菜并不僅僅是我們熟悉的花朵(花冠),還包括花柄和花莖。花朵自帶的香味往往會賦予菜肴獨特的風味。
代表蔬菜:白菜、菠菜、韭菜
葉菜富含纖維,營養豐富,是最典型的蔬菜。為了讓自己不被動物吃掉,有些蔬菜的葉子里帶有某些化學物質,所以吃上去味道怪怪的。
在食用這些種類各異的蔬菜時,你是否會好奇,早期人類在馴化植物的時候,是如何知道它們哪個部位能夠食用的呢?
起初,動物是人類的老師。通過觀察野生動物的飲食習慣,人類了解到植物的某些部位是可以食用的。接著,人類也加入到“嘗草別谷”的行動中,用行動來證明觀察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運氣不好的人類因為食用了有毒的植物而失去生命。
就這樣,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和犧牲,人類逐漸弄清楚了植物的秘密,總結出分辨、種植和食用植物的經驗。
代表蔬菜:辣椒、番茄、茄子
果菜包括植物的果實和幼嫩的種子。我們食用的很多果菜實際上是尚未成熟的果實,當它們成熟之后,反而不好吃了。
代表蔬菜:木耳、金針菇、牛肝菌
食用菌不是植物,而是可食用的真菌,廣義上屬于蔬菜,通常被籠統地稱為蘑菇。食用野生蘑菇有風險,有些看起來美味的蘑菇,其實帶有劇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