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燕藝
[摘 要]“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理念在當前教學工作中的應用較為廣泛,為教學模式的優化提供了極大的助力。文章從“教、學、評”一致性的解讀和單元教學的優勢分析出發,探尋基于“教、學、評”一致性構建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的策略,旨在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促建優質化學課堂,幫助學生構建完整度更高的化學知識體系。
[關鍵詞]“教、學、評”一致性;單元教學課堂;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17-0068-03
與常規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基于“教、學、評”一致性構建的課堂教學模式有著更強的整體性,同時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使學生在化學課堂中形成更加輕松的學習狀態和不斷思考的自主意識。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的構建,讓知識內容的呈現從碎片化轉為體系化,能夠使學生厘清不同知識內容的潛在聯系,逐漸構建完整、系統的知識網絡,繼而使學生能夠靈活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以核心素養發展為導向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將“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理念融入單元教學,構建更加優質的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一、對“教、學、評”一致性的解讀
“教、學、評”一致性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指導思想,而非特定的教學模式。它強調以教學目標為基準,將教、學、評融合在一起,共同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助力;注重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課后輔導等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協調配合,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滲透。從相輔相成的視角來看,對“教”的強調能夠促使“學”的質量提升和“評”的精準落實,對“學”的強調能夠促進“教”的效率提升和“評”的多元發展,對“評”的強調則能夠實現“教”與“學”的有機檢測,促使“教”與“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步提升。在“教、學、評”一致性理念的落實過程中,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中,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學習。“教、學、評”一致性能夠有效促進優質課堂的構建和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步提升。
二、單元教學的優勢分析
與常規的教學模式相比,單元教學存在三大優勢。第一,大視野。在單元教學中,教師會更加全面、深刻地審視課堂,并快速找到實現教學目標更有效的方法和路徑。學生也會在單元教學中拓寬視野,以更全面的視角學習知識內容,獲得更多的知識儲備。第二,大整合。單元教學通常會通過大問題、大情境來強調知識的關聯性,注重知識內容的遞進性,有助于實現知識內容的高效整合,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第三,大目標。單元教學更強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滲透,其系統性、連貫性的特點能夠幫助學生在構建知識體系的同時得到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基于“教、學、評”一致性構建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的策略
(一)以學為著重點,強調學生主體地位
1.聚焦核心素養,精細化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進行了強調,這為教學工作的優化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在基于“教、學、評”一致性構建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予以重視,并圍繞核心素養的滲透和具體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讓教學工作在清晰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更加有序、精準地推進,從知識理解、邏輯梳理、能力培養、思維訓練等不同角度加強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與核心素養的有效滲透。
以“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單元為例,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對五彩繽紛的化學世界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并且初步了解了研究物質的多種實驗方法。為了讓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實現能力進階和思維進階,教師可以圍繞探究力、理解力等學習能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等思維品質進行整體教學目標的設定。比如,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化學微觀世界,了解原子、分子、離子的結構,以此為基礎深入認識物質組成和物質結構,明晰化學變化的規律;掌握原子通過電子得失形成穩定結構的化學反應過程,理解原子中粒子之間的關系、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明確鎂和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的本質,掌握構成原子的粒子之間的相互關系,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間的關系及其概念的區別。在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全面細致地理解單元知識內容,并以掌握單元知識內容為前提帶領學生進行不同的活動。整個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印象和理解,還能讓學生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助推學生的全面發展。
2.統籌單元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
單元教學課堂的構建,需要依托教材中單元內容的分布,但是要想真正實現單元教學,提高單元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中單元內容的設置。對此,在基于“教、學、評”一致性構建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時,教師需要統籌單元內容,在單元內容的基礎上融合關聯性較強的其他內容,增強單元教學的完整性,引導學生發現高中化學不同階段知識內容的潛在聯系,在促進學生能力進階與思維進階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高中化學單元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教師可以從統整教學資源和關注真實學情兩個方面著手。第一,統整教學資源。將高中時期不同階段具備潛在聯系的知識內容整合在一起,將不是本單元并且學生還未學過的知識內容視為單元教學的拓展部分,強調知識拓展和思維發散;將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內容作為單元教學的導入部分或實踐部分,強調知識鞏固和知識聯結。第二,關注真實學情。單元教學課堂的構建不僅需要關注知識內容的整合,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成長需求。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重點的選擇,再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教學環節的安排,促使學生在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中同步實現知識儲備和素養提升,進一步凸顯高中化學的育人價值。
(二)以教為助推劑,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1.創設教學情境,強化任務驅動
在單元教學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情境的作用非常顯著。通過創設真實情境,不僅能夠展現出化學學科內容的實踐性與實用性,還能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自主聯結所學內容,提升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在基于“教、學、評”一致性構建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以情境強化任務驅動,促使學生在情境中全面思考知識內容,厘清不同知識點的潛在聯系,完善知識體系。同時,情境的創設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沉浸在課堂之中,促進“教、學、評”一致性理念的落實。
以“金屬的冶煉方法”單元教學課堂的構建為例,教師可以在統整單元知識內容的前提下創設“金屬冶煉廠的工作日常”這一生活情境,將單元知識內容導入到課堂之中。首先,為學生展示金屬冶煉廠的工作流程,以工作流程為主線帶領學生了解金屬的冶煉過程。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金屬冶煉的原理,隨即引出熱分解法、熱還原法、電解法三種冶煉金屬的方法。最后,引導學生分析如何為不同的金屬選擇正確的冶煉方法,促進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其中蘊含的化學原理,增強學生對單元知識內容的理解。通過真實情境的推進,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掌握單元知識內容,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由此可見,通過情境的創設強化單元教學中的任務驅動,能夠有效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實現優質單元教學課堂的構建。
2.關聯教學活動,強化知識聯結
在確定單元教學的主題后,教師需要依據最終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活動的設計與安排。為了避免單元教學最終呈現的教學活動出現相互割裂的情況,教師需要從整體的視角進行教學活動的規劃,強調不同教學活動的關聯性,讓單元教學活動發揮幫扶作用,相輔相成促進知識聯結,循序漸進地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成長夯實基礎。同時,關聯教學活動的方式可提高教學工作的完整性,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加優質的課堂學習體驗,增強學生在化學單元教學中的沉浸感。
以“防治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單元教學課堂的構建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比如,在單元教學伊始,教師先帶領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基于以往學過的知識分析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了解二氧化硫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其存在的影響,以此促使學生回顧已學內容,并基于已學內容對新知識展開思考。在為學生講解二氧化硫的危害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宣傳海報的制作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就二氧化硫對環境的危害及其應對措施等內容制作宣傳海報,引導學生整合二氧化硫的相關知識,探索防治二氧化硫污染環境的方法。最后,在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小組競賽活動,讓學生以搶答的形式完成相關問題的回答,幫助學生明晰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日后學習的側重點和改進方向。以上教學活動的開展將“防治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單元內容貫穿整個課堂,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內容,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凸顯了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的優勢。
(三)以評價作檢測,精準掌握學情反饋
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為此,在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從課堂評價和作業評價兩個方面加強對教學評價的關注,以教學評價的合理化促進教學工作精準度和針對性的提升,同時強調教學評價的檢測作用,以促進對學生學情的精準掌握。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評價形式的多元化,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方式提高評價的全面性,讓教學評價發揮出應有的育人價值。除此之外,教學評價還包括對教師單元教學工作的評價,以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避免教師被自身的思維定式所桎梏。
首先是課堂評價。教師在單元教學中可采用嵌入式教學評價,將教學評價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教學工作能夠在評價的檢測下隨時進行調整,提高教學工作的靈活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展示平臺中的評分環節、小組競賽活動中的評比環節等進行多樣化的教學評價,加強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嚴謹性,樹立學生的反思意識,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是作業評價。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作業的分層設計,并依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進步情況、精準度等多個維度進行作業點評,將其與單元教學課堂中的教學活動相呼應,強調課堂與作業的聯結,確保教學工作的完整性。不論是課堂評價,還是作業評價,教師都可以采用量化的評價形式,如采用評價量表,讓學生的成長情況和學習情況更加清晰,助力單元教學課堂的構建。
綜上所述,基于“教、學、評”一致性構建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課堂,能夠幫助教師有效提高教學工作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中能夠快速感知到不同知識內容之間的關聯性,繼而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提升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逐步推進單元教學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體驗感,引導學生以放松的狀態參與課堂,進而靈活調動思維,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感知化學的魅力,實現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同步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李琪,王良.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模型構建與應用:以“化學平衡移動”教學為例[J].云南化工,2022(12):183-185,191.
[2]? 耿彩偉.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設計研究:以“鐵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單元教學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12):55-56.
[3]? 魯衍旭,孫睿江.“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以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氧化還原反應”為例[J].中學化學,2022(5):5-8.
[4]? 楊華軍,湯偉.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探析:以離子交換膜在電化學中的應用為例[J].理科考試研究,2022(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