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媛媛 王芬芬 王 瑋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腔鏡檢查科,天津 300211
復發性流產病因較復雜,多由宮腔異常改變所致,了解復發性流產患者宮腔病變情況是病情診斷的重要前提[1]。宮腔鏡檢查是復發性流產患者常見的一種檢查手段,宮腔鏡可直視子宮內膜生理病理改變情況[2],進而了解機體生殖生育的宮腔因素,對于尋找流產原因并進行診斷具有重要意義[3]。然而,部分患者對宮腔鏡檢查的擔憂、恐懼心理及術中疼痛等導致患者機體出現應激反應,進而出現抵觸心理,不利于或不配合宮腔鏡檢查[4-5]。有研究表明,宮腔鏡檢查時需進行宮頸擴張、膨宮等操作,且涉及隱私,會影響宮腔鏡檢查的順利進行[6]。臨床針對影響宮腔鏡檢查復發性流產患者焦慮情緒的因素,予以針對性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檢查的積極性,提高宮腔鏡檢查成功率[7]。因此,盡早發現焦慮高危人群及其高危影響因素,為構建有效干預方案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收集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2020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108 例行宮腔鏡檢查的復發性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醫學倫理研究委員會批準同意(NQ-PSYH-NO.20200208 WT1080218),患者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復發性流產,擬行宮腔鏡檢查;②年齡>18歲;③患者溝通、交流能力正常。排除標準:①合并認知障礙或精神類疾病;②合并活動性子宮出血、子宮穿孔或急性生殖道炎癥;③近6 個月內有子宮穿孔或子宮手術史;④合并嚴重心、肝、肺、腎疾病;⑤浸潤性宮頸癌;⑥拒絕或不配合研究。
入院時,采用醫院自制紙質調查量表,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正確、完整填寫患者資料,包括年齡(<25歲、≥25 歲)、婚姻狀況(未婚、已婚、離婚、再婚)、職業狀況(有、無)、所在地(城鎮、農村)、流產史(1、2、≥3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專及以上)、經濟收入(≤4 000、>4 000 元/月)、性伴侶個數(1、2、≥3 個)、孕次(0、1、≥2 次)、產次(0、1、≥2 次)、流產原因(避孕失敗、妊娠終止)。
宮腔鏡檢查前,采用Zung 氏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8]評估患者焦慮狀態,量表包括20 個項目,采用4 級評分法,將“沒有或很少時間有”“有時有”“大部分時間有”“絕大部分時間或全部時間都有”分為1~4 分,各條目得分相加即為總分,標準分=總分×1.25,取整數部分作為最終結果。SAS評分>50 分表示存在焦慮情緒,評分越高,焦慮情緒越嚴重。按照患者是否存在焦慮情緒進行分組。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宮腔鏡檢查復發性流產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08 例行宮腔鏡檢查的復發性流產患者中86 例存在焦慮情緒,SAS 評分為(67.42±5.33)分。兩組年齡、婚姻狀況、所在地、文化程度、經濟收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職業狀況、流產史、性伴侶個數、孕次、產次、流產原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以焦慮為因變量(是=1,否=0),以年齡、婚姻狀況、所在地、文化程度、經濟收入、流產原因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25 歲(OR=1.608)、未婚(OR=2.186)、經濟收入≤4 000 元/月(OR=2.581)是宮腔鏡檢查復發性流產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宮腔鏡檢查復發性流產患者焦慮情緒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隨著臨床技術及設備的發展及完善,宮腔鏡成為診斷宮腔病變的“金標準”[9]。宮腔鏡檢查時患者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及應激反應會影響檢查的耐受性,引起患者不適[10],進而引起放射性迷走神經功能亢進,誘發疼痛,使患者的檢查配合度與檢查效果受到影響[11]。因此,了解宮腔鏡檢查復發性流產患者的焦慮現狀及影響因素,并及時予以有效干預,對提高診療效果非常重要[12]。
本研究結果顯示,108 例宮腔鏡檢查復發性流產患者中86 例(79.63%)存在焦慮情緒,SAS 評分為(67.42±5.33)分,這一結果高于徐蘭蘭等[13]的研究結果,原因考慮與樣本的地域差異有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25 歲、未婚、經濟收入≤4 000 元/月是宮腔鏡檢查復發性流產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素,與相關研究[14-15]中流產人群年齡較小、未婚占比較高,未婚女性的人工流產比例呈逐年增加趨勢的報道一致。該種現狀一方面是由于避孕知識的缺乏和性行為態度的進展[16];另一方面是由于年齡較小者因心理不夠成熟,經濟能力差及對流產的認知有限,所面對的社會壓力與年齡較大者有著明顯差距,故其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17-18]。未婚先孕在傳統觀念中不被認可,雖然社會進步,但目前未婚者懷孕流產時面對來自家庭、社會的身心壓力更大[19-20],同時部分患者會產生羞恥等負面心理,故增加了其焦慮情緒的產生風險[21]。經濟收入較低的患者,可能受到經濟條件制約而進行流產手術,流產作為女性獨有的應激事件,可對其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進而產生焦慮情緒[22-23]。因此,對于宮腔鏡檢查的復發性流產患者需密切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況,醫護人員應多關注其身心健康,積極篩查不良心理高危人群,并針對不良心理者予以合理干預措施,緩解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焦慮心理[24-25]。
宮腔鏡檢查的復發性流產患者可采取同步術前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紹及講解宮腔鏡檢查的相關知識及重要性,使患者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消除顧慮,進而緩解其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提高患者對宮腔鏡檢查的正確認知,增強干預的積極性,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有助于促進術后恢復。同時,術前由專科醫生了解病情,并介紹宮腔鏡檢查相關知識,專科護士進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評估,對于心理狀態異常患者及時予以溝通交流,予以心理干預緩解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術中根據患者需要調節手術室溫度降低寒戰發生率,并協助患者以舒適的體位進行手術,尊重患者隱私保護需求,通過語言和肢體予以情感支持。術后協助患者整理衣著,并協同患者進行體位干預、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等,醫生每天進行2 次查房了解患者手術感受及術后恢復情況。此外,護理人員應重視對年輕、未婚流產者的心理干預,以減輕人工流產者的焦慮情緒,減少患者心身并發癥。對于年齡較小的患者可發放宣傳手冊,普及流產及宮腔鏡檢查相關知識;對于未婚患者可耐心講解有效避孕方法,避免意外懷孕,減少意外流產。對于經濟收入較低者建議做好避孕措施,減少意外妊娠。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樣本有限,且納入相關因素不全面,可能造成結果偏倚,后續還需擴大樣本進一步完善宮腔鏡檢查復發性流產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干預策略的制訂提供指導。
綜上所述,年齡<25 歲、未婚、經濟收入≤4000元/月是宮腔鏡檢查復發性流產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素,針對上述因素進行針對性干預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宮腔鏡診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