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高級中學 秦曉燕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直線a,b與平面α,β,γ,能使α⊥β的充分條件是( )。
A.α⊥γ,β⊥γ
B.a⊥α,a⊥β
C.a⊥β,a?α
D.α∩β=b,a?α,a⊥b

3.《算數書》竹簡于20世紀80年代在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出土,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有系統的數學典籍,其中記載有求“囷蓋”的術: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該術相當于給出了由圓錐的底面周長L與高h,計算其體積V的近似公式V≈。它實際上是將圓錐體積公式中的圓周率π 近似取為3。那么,近似公式V≈相當于將圓錐體積公式中的π近似取為( )。

4.在正四面體A-BCD中,已知E,F分別是AB,CD上的點(不含端點),則( )。
A.不存在E,F,使得EF⊥CD
B.存在E,使得DE⊥CD
C.存在E,使得DE⊥平面ABC
D.存在E,F,使得平面CDE⊥平面ABF
5.已知平面α//平面β,P是α,β外一點,過點P的直線m與α,β分別交于點A,C,過點P的直線n與α,β分別交于點B,D,且|PA|=6,|AC|=9,|PD|=8,則線段BD的長為( )。

6.已知平面α內有一點A(2,-1,2),平面α的一個法向量為,則下列四個點中在平面α內的是( )。
A.P1(1,-1,1)

7.已知底面半徑為r的圓錐SO,其軸截面是正三角形,它的一個內接圓柱的底面半徑為,則此圓柱與圓錐的側面積的比值為( )。

8.小明同學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設計了一個封閉的包裝盒,包裝盒如圖1 所 示。底 面ABCD是邊長為8(單位:cm)的正方 形,△EAB,△FBC,△GDC,△HDA均為正三角形,且它們所在的平面都與平面ABCD垂直,則該包裝盒的容積是( )。

圖1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 分,部分選對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9.已知l、m、n為空間中三條不同的直線,α、β、γ為空間中三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若α∩β=n,α⊥β,β⊥γ,則n⊥γ
B.若α∩β=l,β∩γ=m,γ∩α=n,且l//m,則n//m
C.若α//β,l、m分別與α、β所成的角相等,則l//m
D.若m⊥α,m⊥β,α//γ,則β//γ
10.如圖2,八面體的每一個面都是正三角形,并且A,B,C,D四個頂點在同一平面內,下列結論中,正確的命題為( )。

圖2
A.AE//平面CDF
B.平面ABE//平面CDF
C.AB⊥AD
D.平面ACE⊥平面BDF

圖3
A.在該多面體中,|BD|=
B.該多面體是三棱錐
C.在該多面體中,平面BAD⊥平面BCD
12.勒洛四面體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四面體”,它能在兩個平行平面間自由轉動,并且始終保持與兩平面都接觸。勒洛四面體是以正四面體的四個頂點為球心,以正四面體的棱長為半徑的四個球的相交部分圍成的幾何體。若用棱長為4的正四面體A-BCD作勒洛四面體,如圖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平面ABC截勒洛四面體所得截面的面積為
B.記勒洛四面體上以C,D為球心的兩球球面交線為弧AB,則其長度為
C.該勒洛四面體表面上任意兩點間距離的最大值為4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4 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如圖5,三棱錐ABCD的所有頂點都在球O的表面上,平面ABD⊥平面BCD,|BC|=|CD|=|AD|=1,|BD|=,|AB|=,則球O的表面積為_____。

圖5
14.如圖6,在正四棱錐P-ABCD中,|PA|=|AB|,點M為PA的中點,若MN⊥AD,則實數λ=____。

圖6
15.渾儀(如圖7)是中國古代用于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觀測儀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圓環構成,整體看起來就像一個圓球。學校天文興趣小組的學生根據渾儀運行原理制作一個簡單模型:同心的小球半徑為1,大球半徑為R。現要在大球內放入一個由六根等長的鐵絲(不計粗細)組成的四面體框架,同時使得小球可以在框架內自由轉動,則R的最小值為____。

圖7
16.如圖8,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2,點O為底面ABCD的中心,點P在側面BB1C1C的邊界及其內部運動。給出下列四個結論:

圖8
①D1O⊥AC;②存在一點P,使得D1O//B1P;③若D1O⊥OP,則△D1C1P面積的最大值為;④若P到直線D1C1的距離與到點B的距離相等,則P的軌跡為拋物線的一部分。
其中所有正確結論的序號是_____。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6 小題,共70 分,請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解答時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10分)如圖9,在四棱錐O-ABCD中,底面ABCD是邊長為1 的菱形,∠ABC=,OA⊥底面ABCD,|OA|=2,M為OA的中點,N為BC的中點。

圖9
(1)求證:直線MN//平面OCD;
(2)求異面直線AB與MD所成角的大小。
18.(本 小 題12 分)如 圖10,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 面ABC,AB⊥AC,|AB|=|AC|=|AA1|=1,M為線段A1C1上一點。

圖10
(1)求證:BM⊥AB1;
(2)若直線AB1與平面BCM所成的角為,求點A1到平面BCM的距離。
19.(本小題12分)如圖11,在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AD⊥CD,AD//BC,|PA|=|AD|=|CD|=2,|BC|=3。E為PD的中點,點F在PC上,且

圖11
(1)求證:CD⊥平面PAD;
(2)求二面角F-AE-P的余弦值;
(3)設點G在PB上,且,判斷是否存在這樣的λ,使得A,E,F,G四點共面。
20.(本小題12分)如圖12,P,O分別是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上、下底面的中心,E是AB的中點,|AB|=k|AA1|(k>0)。

圖12
(1)求證:A1E//平面PBC;
(2)當k取何值時,點O在平面PBC內的投影恰好為△PBC的重心?
21.(本小題12 分)如圖13,在梯形ABCD中,AB//DC,|AD|=|BC|=|CD|=2,|AB|=4,E為AB的中 點,以DE為 折 痕 把△ADE折起,連接AB,AC,得到如圖14 的幾何體,在圖14的幾何體中解答下列問題。

圖13

圖14
(1)證明:AC⊥DE。
(2)請從以下兩個條件中選擇一個作為已知條件,求平面DAE與平面AEC夾角的余弦值。
①四棱錐A-BCDE的體積為2;
②直線AC與EB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22.(本小題12分)如圖15,在圓柱O1O2中,等腰梯形ABCD為底面圓O1的內接四邊形,且|AD|=|DC|=|BC|=1,矩形ABFE是該圓柱的軸截面,CG為圓柱的一條母線,|CG|=1。

圖15
(1)求證:平面O1CG//平面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