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鄭元娟 王維 薛興海 楊曉燕 孫愛萍
(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湖北 荊州 434000)
糖尿病以高血糖為特點,2型糖尿病(T2DM)占80%以上〔1〕。據統計表明,隨著我國老齡化加劇,T2DM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導致老年人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2〕。現代醫學認為,T2DM發病機制多與胰島β細胞功能紊亂、胰島素抵抗有關,體質量增加、高熱量攝入、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等均是誘發因素〔3,4〕。目前,臨床上關于T2DM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可取得顯著臨床效果。二甲雙胍是用于T2DM患者的一種代表性藥物,雖可取得明顯降糖效果,但長期應用容易出現依賴性〔5〕。因此,尋找科學有效治療T2DM方法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司美格魯肽注射液于2021年4月在中國上市,與天然的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具有94%的同源性,從而能夠發揮良好的降糖作用〔6〕。本研究旨在探討司美格魯肽注射液(諾和泰)聯合二甲雙胍對老年T2DM患者療效及血清網膜素-1、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炎性因子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選擇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女34例,男46例;年齡61~76歲,平均(69.82±4.13)歲;病程2~16年,平均(10.21±2.17)年。對照組女35例,男45例;年齡60~78歲,平均(70.17±4.74)歲;病程1~17年,平均(10.35±2.65)年。兩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納入標準:(1)依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7〕關于T2DM標準;(2)年齡60~80歲;(3)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糖尿病并發癥及1型糖尿病;(2)造血功能、肝腎功能及心腦血管等嚴重異常者;(3)合并急慢性感染病變;(4)嚴重精神疾病者;(5)由于其他原因導致的血糖升高;(6)過敏體質者。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片(規格:0.5 g×10片×2板/盒;生產企業: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1片/次,3次/d;觀察組:在二甲雙胍片基礎上結合諾和泰(規格:1.5 ml×1支/盒;生產企業: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起始劑量0.25 mg/次,1次/w,4 w后,增加劑量至0.5 mg/次,1次/w,根據患者病情增加劑量最大1 mg/次,1次/w。兩組治療過程均給予健康教育、飲食、生活和運動方式指導等。兩組治療療程12 w。
1.3療效標準 (1)顯效: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BG)恢復正常,或患者HbA1c降低30%以上,2 h BG、FBG降低40%以上;(2)有效:患者HbA1c降低10%以上,2 h BG、FBG降低20%以上;(3)無效:血糖指標無明顯變化。
1.4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糖代謝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HbA1c、FBG和2 h BG;(2)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波動指標變化,采用動態血糖儀測定患者血糖水平標準差(SDBG)、日間血糖平均絕對差(MODD)和平均血糖波動幅度(MAGE);(3)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網膜素-1和Hcy水平變化,抽取患者治療前1 d與治療12 w末肘靜脈血2 ml,離心6 min,收集血清,運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網膜素-1和Hcy水平;(4)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變化,抽取患者治療前1 d與治療12周末肘靜脈血2 ml,離心6 min,收集血清,運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5)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胰島β細胞功能變化,包括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和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6)觀察兩組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嗜睡、胃腸道反應、乏力等。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3.75%;其中顯效52例、有效23例、無效5例)高于對照組(81.25%;其中顯效41例、有效24例、無效15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14,P<0.05)。
2.2兩組糖代謝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HbA1c、FBG和2 h BG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糖代謝水平比較
2.3兩組血糖波動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SDBG、MODD和MAGE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波動指標比較
2.4兩組血清網膜素-1和Hcy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網膜素-1、Hcy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血清網膜素-1水平高于治療前,而Hcy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血清網膜素-1水平高于對照組,而Hcy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網膜素-1和Hcy水平比較
2.5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2.6兩組胰島β細胞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HOMA-β高于治療前,而HOMA-IR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HOMA-β高于對照組,而HOMA-β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5。

表5 兩組胰島β細胞功能比較
2.7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50%;其中頭暈2例、嗜睡、胃腸道反應、乏力各1例)與對照組(5.00%;其中頭暈、嗜睡、胃腸道反應、乏力各1例)無顯著差異(χ2=0.427,P>0.05)。
T2DM作為一種全身性糖脂代謝紊亂性病變,特別機體相關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而導致脂肪、電解質、蛋白質、水和糖等物質代謝紊亂〔8,9〕。并以高血糖所致出現的多飲、消瘦、多食、多尿為主的癥狀,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10,11〕。臨床上若不采取及時有效地控制血糖,則會導致多種并發癥。因此,采取及時有效地治療T2DM方法具有重要臨床研究價值。
鹽酸二甲雙胍是重要的一種口服降糖藥物,可有助于機體提高對胰島素敏感性,且可提高外周葡萄糖的攝取與利用,從而抑制肝糖發生,以此能夠達到控制基礎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12,13〕。但臨床上僅采用鹽酸二甲雙胍治療效果存在局限性,難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14〕。因此,需在鹽酸二甲雙胍基礎上聯合其他藥物,以此提高治療效果。司美格魯肽注射液主要以天然人GLP-1分子為基礎,主要通過替換第8位(丙氨酸→α-氨基丁酸)和第34位氨基酸(賴氨酸→精氨酸),且在第26位賴氨酸經間隔基連接C18脂肪二酸側鏈。同時,司美格魯肽注射液通過對人GLP-1分子的改造,實現了可抵抗二肽基肽酶-4降解,且與白蛋白緊密結合,顯著延長了體內半衰期,以此可實現每周給藥1次,保留了高達94%的GLP-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臨床用藥安全性較好〔15〕。本研究發現,諾和泰聯合二甲雙胍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糖代謝水平,降低血糖波動,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
血清網膜素-1是與代謝綜合征關系緊密的一種脂肪因子,其水平變化參與糖尿病發生、發展。研究發現,相比于健康體檢者,T2DM患者血清網膜素-1水平升高〔16〕。Hcy作為一種與T2DM患者氧化應激、血糖波動及血管病變的效應因子,其水平變化與胰島素抵抗顯著相關。研究發現,相比于健康體檢者,T2DM患者血清Hcy水平顯著升高〔17〕。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諾和泰聯合二甲雙胍可使網膜素-1水平顯著升高而Hcy水平顯著降低。炎性因子與T2DM發生發展存在較為緊密的關系〔18〕。炎性因子受高血糖長時間的影響,會使得T2DM糖基化蛋白增加,且會促進自身免疫應答水平上調,而導致炎性因子分泌加快,以此使得患者病情加重〔19〕。TNF-α水平升高則會直接影響體內葡萄糖代謝,以此干擾胰島素受體信號轉導,而使胰島素受體結合能力下降;IL-1β在介導胰島β細胞損傷發揮重要作用,且其水平升高可增加炎性因子釋放,從而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損傷;IL-6作為一種多功能炎性細胞因子,其表達上升參與機體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并加重〔20〕。本研究發現,諾和泰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可顯著減輕患者炎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