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樹軍 李輝章
〔喀什地區纖維檢驗所,新疆喀什 844000〕
2022年度喀什地區棉花質量分析報告以2022年度喀什地區監管棉公證檢驗數據為基礎,通過與上年度同期數據相比較,對棉花檢驗量、顏色級、長度、長度整齊度指數、斷裂比強度、馬克隆值、軋工質量的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形成2022年度喀什地區棉花質量分析報告。主要目的是便于棉花產業鏈各方把握喀什地區棉花質量現狀,為相關部門及涉棉企業分析棉花供需形勢、研究棉花改革政策、服務棉花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2022年喀什地區共有新體制棉花收購加工企業(不含農三師)162家,其中參加公證檢驗的棉花加工企業共計131家。截至2023年5月20日,全地區收購籽棉凈重222.659萬t,折合皮棉凈重86.598萬t,已加工皮棉凈重82.487萬t,入庫凈重80.323萬t,公證檢驗凈重82.358t,送檢率達到98.49%。其中喀什地區本地實驗室檢驗76.308萬t,圖木舒克和巴州等地實驗室檢驗6.05萬t。
全地區收購籽棉凈重222.659萬t,比2021年度171.185 萬t 增加51.474 萬t;籽棉折合皮棉凈重86.598萬t,比2021年度67.814萬t增加18.774萬t;加工皮棉凈重82.487萬t比2021年度65.124萬t增加17.363萬t;入庫凈重80.323萬t;比2021年度64.21萬t增加16.113萬t;公證檢驗凈重82.358 t,比2021年度的64.906萬t增加了17.452萬t。
喀什地區加工皮棉白棉所占比例99.67%,比2021年度上升3.0個百分點。其中,白棉1級所占比例0.38%,比2021年度上升0.21個百分點;白棉2級所占比例19.79%,比2021年度下降2.05個百分點;白棉3級所占比例69.01%,比2021年度下降0.62個百分點;白棉4級所占比例10.39%,比2021年度上升5.49個百分點。從近五年顏色級分布統計對比明顯看出,2022年度白棉1級的比例比2021年度略有提升,但白棉2級所占比例比2021年度略有下降,白棉3級和4級所占比例達到了79.5%,比2021年度有所增大(見表1)。

表1 2017—2022年棉花顏色級分布統計表
2022 年度喀什地區加工皮棉平均長度28.73 mm,比2021年度上升0.05 mm。其中,長度級28 mm所占比例49.44%,比2021年度下降6.38個百分點;長度級29 mm所占比例32.41%,比2021年度上升1.92個百分點;長度級30 mm所占比例4.49%,比2021年度上升2.39個百分點;長度級31 mm及以上所占比例0.37%,比2021年度上升0.24個百分點。長度級29 mm及以上所占比例37.27%,比2021年度上升4.55 個百分點;長度級30 mm 及以上所占比例4.86%,比2021年度上升2.63個百分點。從近年長度級分布統計對比明顯看出,2022年度長度指標呈上升趨勢,2022年皮棉平均長度值略有增加,長度級29 mm及以上所占比例明顯增加(見表2)。

表2 2017年度—2022年度長度級分布統計表
2022年度喀什地區加工皮棉平均馬克隆值4.65,比2021年度減小0.05。喀什地區加工皮棉馬克隆值A級所占比例11.98%,比2021年度上升1.97個百分點;馬克隆值B級所占比例67.64%,比2021年度提升6.63個百分點;C級所占比例為20.38%,比2021年度下降8.6個百分點。對比近6年數據,2022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馬克隆A級和B級占比明顯提升,馬克隆值測試指標總體質量狀況好于往年(見表3)。

表3 2017年度—2022年度馬克隆值分布統計表
2022年度喀什地區加工皮棉平均斷裂比強度27.71 cN/tex,比2021年度提高0.36 cN/tex。其中,S5(很差)所占比例0.06%,比2021年度降低了0.08個百分點;S4(差)所占比例6.98%,比2021年度降低了5.14個百分點;S3(中等)所占比例77.54%,基本和2021年度持平;S2(強)所占比例14.54%,比2021年度提高了4.85個百分點;S1(很強)所占比例0.89%,比2021年度提高了0.66個百分點。從數據上來看,斷裂比強度很差和差的比例在下降,強和很強的比例在上升,斷裂比強度整體指標好于往年(見表4)。

表4 2017年度—2022年度斷裂比強度分布統計表
2022年度喀什地區加工皮棉平均長度整齊度指數81.58%,比2021年度下降0.39%。其中U2(高)所占比例9.6%,比2021年度下降8.6個百分點;U3(中等)所占比例83.39%,比2021年度上升了5.61個百分點。U4(低)所占比例6.98%,比2021年度上升了3個百分點。從數據上看長度整齊度指數低的、中等的所占比例在增加,整齊度指數高的所占比例在下降,說明本年度喀什地區棉花的長度整齊度指標低于往年(見表5)。

表5 2017年度—2022年度長度整齊度指數分布統計表
2022年度喀什地區加工皮棉軋工質量P1(好)檔所占比例為1.16%,比2021年度上升0.97個百分點;P2(中)檔所占比例最大為98.82%,比2021年度下降0.93個百分點;P3(差)檔所占比例為0.03%,比2021年度下降了0.03個百分點。
2022年度喀什地區籽棉折合皮棉凈重86.598萬t,比2021年度67.814萬t增加18.774萬t,皮棉總產量比2021年度有大幅度增加。通過對喀什地區棉花顏色級、長度、長度整齊度指數、馬克隆值、斷裂比強度、軋工質量6項指標質量水平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棉花的平均長度比2021年度上升0.05 mm,斷裂比強度平均值比2021年度提高0.36 cN/tex,軋工質量、馬克隆值的指標比2021年度也有一定的提升,長度整齊度、顏色級指標同比有所下降。2022年度喀什地區棉花總體質量好于2021年度,但棉花的物理指標與全疆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長度平均值比自治區平均值低0.3 mm;斷裂比強度平均值比自治區平均值低1 cN/tex;長度整齊度指數的平均值比自治區平均值低0.5%。
堅持優化布局、主攻單產、提升品質、節本增效的原則,引導棉花生產向優勢產區集聚,降低棉花生產成本,增加棉花產業利潤。
以棉紡行業需求為導向,結合喀什地區每年棉花良種繁育規模,加快繁育推廣適合喀什地區的優質、高產穩產、抗病蟲害、中上部結鈴多、成鈴吐絮集中、棉殼開裂好、含絮力適中、脫葉劑敏感的機采棉品種,強化長絨棉品種的選育工作,為大面積推進棉花全程機械化奠定堅實基礎。改善喀什地區棉花品質,保障棉花增產、棉農增收、確保棉花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落實好質量補貼政策,對交售的棉花實施優棉優價、優棉優補,扭轉植棉戶重產量輕質量的傳統觀念。指導棉農做好棉花“四分”工作,防止混入異性纖維,從源頭上保證籽棉的品質。
纖維質量監管部門加強棉花質量監管,開展好“監管護棉”專項行動,提升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的質量意識,督促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嚴格按照棉花國家標準分類別、分等級收購、加工,提高棉花加工質量。
利用好農業氣象預報,建立健全預警機制。近年來大風、冰雹、高溫、降雨等氣象災害也是影響棉花產量和質量的一大因素,提前預防、預警,防止氣象災害對棉花生產的危害;利用天氣預報指導植棉戶適時播種、適時噴灑脫葉劑、適時采摘,提升棉花的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