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上午,2023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主會場活動暨第六屆科普嘉年華在廣東省科學院琶洲科普小鎮舉行,正式拉開了這場科普盛宴的序幕。今年的廣州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由廣州市科協、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管理局、市林業和園林局、市工商聯、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海珠區人民政府等19個單位聯合舉辦。
9月16日到23日,廣州市以“提升全民素質 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積極開展主會場活動、全市科普日系列活動和“云上科普日”活動。科普日活動把弘揚科學精神與增強科技創新活力相融合、把弘揚科學家精神與激勵愛國奮斗相結合,積極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營造愛黨愛國、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激發創新創造潛能,為廣州建設科技創新強市作出貢獻。
活動期間,廣州市科協、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等單位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學會、企業、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和機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學校,陸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約200余場次。主辦單位組織廣州地區符合開放條件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企業、各級科普基地、廣州科普游項目承擔單位、各成員單位和各區所屬科普資源單位等100多家科普單位免費向市民開放,全市11個區也同步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
線上線下同樣精彩,2023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云科普”活動,打造融媒體科普大舞臺。預計全市將有約200萬人在線暢享科普盛宴。
據了解,在主會場活動科普嘉年華現場,共設150個展位,數量再創新高,大批廣州市科普單位齊聚一堂。本次活動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歡迎,數千張門票一經上線,迅速被搶領一空。主會場六大主題展區精彩紛呈。科普內容圍繞“四個面向”取得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美麗中國建設及各方關注的熱點問題,向市民多角度展示廣州地區的科普資源、科技成果和科研能力,為市民提供了互動、參與、分享、體驗的科普盛宴,讓廣大市民感受科技創新改變生活的巨大魅力,體會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大驅動力。
主會場活動中,廣州市科協向廣州地區廣大院士發出倡議,以每年線上線下百名以上院士參與百場以上科普活動為目標,組織開展“百名院士·百場科普”活動。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代表回信,對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參與科普事業提出殷切期望。廣州的廣大科技工作者精神振奮、深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以總書記的回信精神為指引,大力傳承科學報國光榮傳統,以實際行動積極投身科普事業偉大實踐,為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廣州實踐、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為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進一步發揮院士群體“四個表率”作用,“百名院士·百場科普”活動將倡議在穗院士,發揮示范引領效應,勇擔時代使命;發揮科學權威效應,聚焦公眾需求;發揮精神激勵效應,助力人才培養;發揮戰略研究作用,展示智庫成果。
亮點一:“你好·想象力”大舞臺等你來
想象力是科學種子萌發的最好滋養。2023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主會場的舞臺以“你好·想象力”為主題,設置科學家大講壇、夢幻科普秀、互動表演等多種形式,進行科普知識的展示和傳播,用生動有趣的方法激發市民想象力。
遙感如何窺探地球奧秘?一滴“自來水”要經歷怎樣的旅程才能來到我們身邊?親手掌控火焰、徒手捏扁飲水桶的實驗背后,有何科學奧秘?這些趣味問題都將在舞臺上揭秘。除此以外,現場還有消防安全、口腔健康、物理實驗、外來物種、急救等科普話題,讓市民大開眼界。
亮點二:
嘉年華互動舞臺? 科普展演全天候在線
科普日主會場活動特別設置演藝互動舞臺,創新性運用“演藝+互動”的形式,帶市民玩轉科普!在“科普密盒”時間,真人NPC神秘登場,他們一邊設置科學問題、一邊為觀眾大派福利,讓大家沉浸式體驗科普的魅力。嘉年華舞臺上,廣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特警大隊的特別嘉賓——功勛犬“可樂”現身與觀眾互動,人們可以近距離了解搜爆犬有哪些看家本領、又是怎么訓練的。現場更設置不少熱門科普研學項目供市民體驗,包括生命科學與沙畫盆栽藝術、探索廣州公共交通支付等,市民可以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和快樂。
亮點三:
打通線上渠道? 共享科普盛宴
今年的廣州市全國科普日線下主會場活動和線上體驗齊發力:“科普廣州”平臺緊貼活動情況進行預熱宣傳及專題推送;主會場現場針對展出單位進行現場直播、粉絲互動;主會場活動當天線上直播開設多個直播窗口,同時進行并聯播放,未能到場的市民也可自行選擇瀏覽主舞臺活動、科普大講壇、云游會場、科普視頻展播等內容,共同享用本次科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