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棟 米永旺 李 惠,2 尤曉東,2,3
(1.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2165;2.河北省高速工具鋼技術創新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2165;3.河北省高品質工模具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北 石家莊 052165)
M42鋼作為一種通用超硬高性能高速鋼,因加入了V、Co等合金元素而提高了鋼的耐磨性和紅硬性[1-2],被廣泛應用于制造對性能要求更高且使用壽命更長的刀具。為掌握國內外高性能高速鋼實物質量水平,該文對河冶及國外某廠家M42高速鋼各項指標進行檢驗對比。
選取河冶生產規格為φ15mm的M42軋圓與國外某廠家生產的規格φ14mm的M42軋圓進行對比。
1.2.1 退火態樣品分析
采用LABS直讀光譜分析儀對2種材料的成分進行測定。沿棒材直徑方向切取金相試驗,將試樣打磨拋光后,浸入4%硝酸酒精腐蝕,取出后吹干,利用LEICA DMILM型金相顯微鏡進行組織形貌的觀察分析。分別KHT-600M采用布氏硬度計測量2個樣品的退火硬度值,測量時壓頭為直徑為1mm的硬質合金球(W),試驗時施加試驗力30kgf,保持時間20s。
1.2.2 熱處理態樣品分析
在YGQ-80真空高壓氣淬爐中分別進行1160℃和1180℃淬火,再進行550℃回火真空回火,每次1h共進行3次。熱處理后采用TH550洛氏硬度計測量樣品的淬火回火硬度值。
根據GB/T 4336—2016《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 多元素含量的測定火花放電原子發射光譜法》,采用光譜分析儀分別對2個樣品橫截面的不同位置進行檢測,以平均值作為最終的結果,2種M42高速鋼的主要元素化學分數見表1。

表1 試驗鋼的化學分數(質量分數)
2種M42高速鋼的化學成分都符合國標GB/T 9943—2008規定的范圍。與河冶M42相比,國外廠家M42鋼中的Mo、Mn含量略低,Si含量略高,其他主要元素含量與河冶相差不大。該廠家M42鋼的碳飽和度A=Cs/Cp稍高,高速鋼化學成分的波動直接影響淬回火硬度的高低。Cp相同時,隨著A增長,鋼的二次硬化能力上升,推測其硬度和紅硬性略高。S含量控制水平略低,推測鋼中夾雜較多。
與碳化物相比,高速鋼中的夾雜雖然數量少且分布相對分散,然而,鋼中的夾雜物因與基體膨脹系數不同,容易造成應力集中,最終導致發生開裂,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對鋼的韌性和塑性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嚴格控制高速鋼中的夾雜物[3]。2個樣品的非金屬夾雜和硬度檢測結果見表2,光學顯微鏡下2種高速鋼中的夾雜形貌如圖1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2種高速鋼中的夾雜除0.5級的球狀氧化物外,還存在單顆粒球狀夾雜,國外廠家M42的單顆粒球狀夾雜達到2.5級,該種尺寸較大的夾雜物對鋼的韌性和塑性危害更嚴重,國外M42鋼的退火硬度也比河冶M42高。由此可以看出,河冶M42鋼無論在非金屬夾雜還是退火硬度方面控制水平都更好。

圖1 光學電鏡下試驗鋼中夾雜的形貌 500×

圖2 掃描電鏡下的碳化物形貌 1000×

表2 試驗鋼的非金屬夾雜及硬度
碳化物是高速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數量多,情況復雜,對鋼的各項性能都起著關鍵作用,所以研究碳化物對高速鋼具有重要意義[4]。M42高速鋼的合金元素含量較高,含有大量一次碳化物,對性能和使用壽命產生顯著影響。對2種高速鋼樣品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顆粒度和含量進行了測定,為了使檢測結果更加準確,減少不同位置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分別取5個不同位置進行檢測。
2.3.1 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
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是檢驗高速鋼質量的重要指標[5],顯著影響制備出的刀具性能和使用壽命。根據國標GB/T 9943—2008規定,試樣截面尺寸≤40mm,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合格級別為不大于3級[6]。根據國標評級圖對2種高速鋼樣品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進行評級,結果見表3。

表3 試驗鋼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級)
由表3可以看出,國外廠家M42高速鋼樣品心部位置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超過國標的合格級別,并且D/4位置的不均勻度和河冶產品水平相比也較差。當高速鋼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較差時,由于碳化物集中處碳和合金元素大量集中,材料的塑性很差,再加上應力集中,因此容易產生開裂。
2.3.2 碳化物最大顆粒尺寸
碳化物顆粒的大小也是衡量高速鋼質量的標準之一。對2種高速鋼樣品的碳化物最大顆粒進行檢測,評級結果見表4。對比M42高速鋼心部位置碳化物尺寸可以發現,河冶M42碳化物尺寸小于國外廠家M42,經過熱加工變形和退火后河冶M42中碳化物分解的更充分,碳化物顆粒尺寸細小、分布較均勻,有利于鋼的各項性能[7],制造出來的產品也擁有較高的質量。國外廠家M42心部位置部分碳化物存在開裂,在外力作用下易造成內部缺陷,這些內部缺陷位置易產生微裂紋,直接影響鋼的韌性和塑性,造成刀具崩刃和掉齒而提前報廢。

表4 試驗鋼的碳化物最大顆粒(級)
2.3.3 碳化物分布和球形度
結合掃描電鏡和碳化物圖像信息提取與定量分析方法,對試驗鋼進行了碳化物面積占視場面積百分比的測量,以此作為檢測碳化物分布的方法。試驗鋼D/2位置碳化物數量分數、面積分數和球形度對比如圖3~圖5和表5所示。

圖3 不同尺寸碳化物相對數量分數對比

圖5 不同尺寸碳化物球形度對比

表5 碳化物分布和球形度對比
結合圖3~圖5的對比結果可以看出:1)國外M42鋼中尺寸≤0.2μm小顆粒碳化物較河冶M42中數量多,但因面積占比有限,對材料的性能影響較小。2)與河冶M42鋼相比,國外M42鋼中尺寸0.4μm~1.2μm小顆粒碳化物數量少、面積占比小。3)國外M42中7μm~8μm的大顆粒碳化物面積占比高于河冶M42。4)縱觀不同尺寸范圍,河冶M42碳化物球形度更好。
高速鋼碳化物具有熔點高、硬度高、穩定性好和性脆等特點,尤其是尺寸較大的一次共晶碳化物,對高速鋼的質量和性能有較大的影響[8]。綜合碳化物尺寸、分布和球形度方面,河冶M42明顯好于國外M42。這些分散在基體中、外形呈球狀或近球狀的小顆粒碳化物能夠為鋼的耐磨性能、塑性和韌性做出貢獻[9],使鋼具備較好的冷熱塑性,變形容易,內部缺陷少,性能均勻。高速鋼原材料質量也是影響刀具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高速鋼組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碳化物的顆粒大小、形狀和分布均勻性對性能起了關鍵作用,因此需要重點觀測原材料的碳化物情況。
熱處理后晶粒度和硬度見表6。

表6 熱處理后晶粒度(級)和硬度(HRC)
研究表明,M42高速鋼加熱到1000℃時就有明顯的硬化現象,隨著溫度的升高,淬火后的硬度增加并不明顯,當溫度超過1200℃時硬度反而下降,這與鋼中殘余奧氏體增多有關,此時碳化物全部溶解,晶粒發生長大。用于高速切削刀具的M42高速鋼一般在1150℃~1180℃范圍內進行淬火。在500℃~560℃回火,可以避免產生過熱、過燒和回火不足等現象,以獲得良好的二次硬化效果。
淬火晶粒大小是衡量高速鋼刀具熱處理質量的重要標志。經對比發現,在相同淬火溫度淬火后,2個廠家的M42晶粒度級別相當。淬火溫度高低決定晶粒度大小,淬火溫度高晶粒度大,淬火溫度低晶粒度小。在正常的淬火狀況下,晶粒大碳化物溶解好些,晶粒小碳化物溶解差些。因此1160℃淬火后,M42鋼中晶粒小,碳化物回溶較差,從而導致淬火硬度較低。
此外,在相同熱處理制度下,國外M42淬火硬度比河冶M42高0.2HRC~0.3HRC,而回火硬度較河冶M42高0.4HRC~0.5HRC,這與之前成分檢測結果國外M42的碳飽和度較高有關。
國外M42中的Mo、Mn含量較低,Si含量較高,其他主要元素含量與河冶相差不大。碳飽和度較高,相同制度熱處理后硬度稍高于河冶。國外M42中存在尺寸較大的單顆粒球狀夾雜,夾雜控制水平差。碳化物尺寸、分布和球形度方面,河冶M42明顯好于國外M42。國外M42退火硬度高,河冶M42基本控制在≤240HB。
綜上所述,與國外某廠家M42相比,河冶M42的成分設計合理,碳化物控制水平和夾雜控制水平好于國外某廠家,退火硬度更低,材料的塑性更好,在對刀具塑性和韌性要求較高的應用領域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