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
【摘? 要】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更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論文以國家基于國際國內新局勢、新形勢所提出的新發展格局為研究背景,以南充市營商環境作為研究對象,從公共環境、人才環境、金融環境、政務環境、創新環境、市場環境六大維度構建南充市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基于熵權-TOPSIS分析法來剖析評價2017-2021年南充市營商環境的成效及短板,并提出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路徑,以期把握下一階段南充市營商環境優化的主攻方向,從而更好地實現南充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等一系列戰略目標。
【關鍵詞】新發展格局;營商環境;評價;優化;南充市
【中圖分類號】F279.27?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8-0040-03
1 引言
“十四五”時期,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優化營商環境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要求。為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南充市相繼出臺了《南充市營商環境指標提升專項行動方案》《南充市建設全省和成渝地區一流營商環境政策措施30條(2022年版)》《南充市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舉措33條(2023年版)》等一系列政策來推動南充經濟高質量發展,但成效如何?還存在著哪些問題?新發展格局下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因此,研究南充市營商環境優化相關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從已有關于營商環境的研究來看,主要集中在以下3方面:
第一,營商環境的內涵界定。
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軟實力的主要體現,目前對于營商環境概念的界定尚未明確,大多將其界定為一種軟環境,或者一個外部環境的有機復合體,主要反映一個城市企業經營環境整體狀況的優劣,是包含經濟、政治、市場等要素的綜合體。
第二,營商環境的評估。
在國際上,世界銀行已形成了包括10項一級指標和49項二級指標在內的、較為完善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我國國家發改委在《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將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和用水用氣等18個一級指標來構建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此外,地方政府也出臺了類似的指標體系。但這種指標多為第三方機構設置,以保護投資者這一群體為核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營商環境的優化路徑。
在具體的優化路徑方面,有學者從法治化建設的視角提出我國應主要從完善立法、規范執法和公正司法等方面助力營商環境的優化。也有學者認為優化我國營商環境,其實質是進一步落實“放管服”工作,尤其是從“簡政放權”“創新監管”和“優化服務”3個方面促進營商環境改善。
現有關于營商環境的相關研究已日趨豐富,尤其是在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及優化方面,形成了相對聚焦的學術觀點,但以省域和大城市或重點城市為研究對象的營商環境研究較多,而較少關注到像南充這樣的新興中小城市營商環境研究。因此文章以南充市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在新發展格局下南充市優化營商環境的路徑,有利于進一步豐富完善營商環境實踐研究,以期提高南充的城市競爭力。
2 南充市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1 指標體系構建
參照國內外營商環境評價的相關研究成果,在遵循全面性、層次性、客觀性和數據可得性原則的基礎上,結合南充市營商環境發展的現實需求,本文從公共環境、人才環境、金融環境、政務環境、創新環境、市場環境6個一級指標,人均道路面積、供水能力、供電能力、醫療衛生服務、平均工資水平、高校在校人數等17個二級指標來構建南充市營商環境指標體系(見表1),以期更客觀全面地評價南充市營商環境。
2.2 評價方法及數據來源
本文基于熵權-TOPSIS分析法來評價營商環境,通過該方法對各級指標賦權(各指標權重結果見表1),并計量得出營商環境指數得分,以此來評價南充市營商環境建設的成效與不足。各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EPS DATA中的“中國城市數據庫”“中國城鄉建設數據庫”、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以及通過手工搜集整理各城市統計年鑒中的相關指標數據。對于數據中存在的缺失值和異常值,利用最近鄰插補和線性插補進行處理。
3 南充市營商環境評價分析
3.1 南充市2017-2021年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分析
基于上文所述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筆者對南充市2017-2021年評價指標數據進行了分析整理建模,運用熵權-TOPSIS法得到近年來南充市營商環境六大維度指標及綜合得分,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知,總體來看,南充市營商環境綜合得分逐年遞增,2017年綜合得分為0.055 676,2021年營商環境得分上升至0.085 005,說明近年來南充市多措并舉,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營商環境總體上越來越好。分項來看,2017年到2021年這5年公共環境、人才環境、金融環境和市場環境是逐年增加的,但政務環境和創新環境在不同年份呈現出一定的增減變動,2021年政務環境得分從2020年的0.241 394降為0.192 553,創新環境在2019年到2021年則是呈V字型變動,2020年創新環境得分為0.003 686,較2019年創新環境得分有所降低,而2021年又繼續增長,說明政務環境和創新環境有待進一步對癥施策。
3.2 南充市與其他城市營商環境評價的對比分析
為進一步衡量南充市營商環境,本文將2021年南充市各維度營商環境得分與四川省省會城市成都及川東北地區其他4個城市(廣元市、達州市、廣安市、巴中市)進行對比分析,得出各市2021年營商環境各指標得分與綜合排名,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中營商環境綜合得分排名看,2021年南充市營商環境綜合得分為0.085 005,排名第二,距離四川省會城市成都市仍有較大的差距,但在整個川東北區域的5個城市中(南充市、廣元市、達州市、廣安市、巴中市)營商環境綜合得分位列第一,達州位列第二,由此更好地驗證了南充—達州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具有較強的環境優勢,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助于提升南充—達州組團的核心競爭力、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
從具體維度對比來看,2021年南充市分項得分除創新環境外其他在川東北區域城市中都處于領先地位,南充市2021年的創新環境得分為0.006 485,雖然與2020年相比得分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廣元市2021年的創新環境得分0.009 495。究其原因,從基礎數據上看,主要是南充市2021年全年發明專利授權數量為110件,廣元市同期發明專利授權數量為287件,由此產生了最終創新環境評分差異,因此南充市需更為重視創新環境的優化。
4 結論與建議
優化營商環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進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行動。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川東北經濟、文化、交通、商貿和信息樞紐中心,南充區位優勢明顯。本文通過構建南充市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并運用熵權-TOPSIS法對2017-2021年南充市營商環境進行評價及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南充市營商環境評分逐年升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仍存在短板弱項。可以發現,南充市營商環境較成都市各個方面仍有較大的差距,仍需對標先進找差距,努力向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城市看齊。此外,對比分析中顯示,南充市的創新環境和政務環境也有待進一步優化。
針對上述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借鑒先進經驗,助力南充市營商環境全面提升。
近年來,國內外有很多典型營商環境建設經驗值得學習借鑒,各省各地市各部門會定期出臺相關文件公布區域內營商環境建設中的優秀案例,例如,世界銀行每年度開展的營商環境評估顯示,新西蘭、新加坡、丹麥等國家營商環境建設水平處于全球領先位置、四川省發改委發布的各批次《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優秀案例中一些先進的理念和做法對提升營商環境具有參考價值。南充市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對標對表,找差距、補短板,學習先進經驗。但需注意的是,在推廣復制的過程中,由于不同城市的資源稟賦、發展階段、產業定位等各有不同,需要因地制宜進行借鑒與創新,結合南充的資源優勢和經濟發展水平,量身定制,找準適合南充市自身條件的舉措和方案,才能更好地推動南充市營商環境邁上新臺階。
第二,堅持科技引領,優化創新環境。
①以數字經濟推動發展轉型。數字經濟發展能夠提升城市創新能力,是推動各行各業深層變革、迭代升級的加速器。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數字南充”建設,要從加快數字化建設、提升數字化服務、搭建數字化合作平臺等路徑著手。數字經濟與營商環境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圍繞“數字南充”的建設,拓展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可以有效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及效率,幫助企業減少各項成本,促進供需兩端精準對接,為改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此外,營商環境的優化,也進一步推動了南充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②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基于前文的分析可以發現,南充市創新環境亟待進一步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可以利用四川南充人才發展聯盟,積極探索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四位一體的整合資源運營模式。打造由政府牽頭、高校院所和企業、社會資本參與的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運營模式,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優化南充創新環境。
第三,規范服務標準,優化政務環境。
營商環境的優化,離不開以簡政放權深化、政務服務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政務服務的優化。為優化南充政務營商環境,可依托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加速推進“省內通辦”“跨省通辦”與“川渝通辦”有機融合,促進通辦事項辦事指南、辦理要素和辦理流程相對統一。此外,還可進一步出臺相應政策文件,明確各項政務服務事項范圍、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標準化、建立健全政務服務事項動態管理機制、統一政務服務事項要素、推行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健全政務服務標準體系,進一步有效提升南充市政務服務精細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志軍,張世國,李逸飛.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及有關建議[J].江蘇社會科學,2019(02):30-42
【2】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N].四川日報,2021-04-03(003).
【3】何穎,李思然.“放管服”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的創新[J].中國行政管理,2022(02):6-16.
【4】余淼杰.“大變局”與中國經濟“雙循環”發展新格局[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20,27(06):19-28.
【5】滿姍,吳相利.國內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比較解讀與啟示[J].統計與咨詢,2018(03):27-30.
【6】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20.
【7】李志軍.我國城市營商環境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其南北差異分析[J].改革,2022(02):36-47.
【8】刁目林,胡穎.基于熵權TOPSIS法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與比較[J].北方經貿,2023(01):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