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 要】長久以來,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因其無資金、無擔保、無抵押,在融資方面深受困擾。為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問題,我國相關地區建立了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評價體系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貸款,但仍然存在操作性差、評價不準確等問題。論文針對科技型企業的特點,從操作的可行性、科學性出發,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構建知識價值信用評價模型和銀行信貸風險評估模型,為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探索發展新的道路。
【關鍵詞】創新;知識價值;融資;信用貸款
【中圖分類號】F830.5?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8-0055-03
1 引言
當前,國內企業籌集資金大多數仍采用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的傳統模式。但對于科技型企業來說,由于自身資產形態的特殊性,很難通過抵押有效資產的方式進行融資。私募股權融資在我國總量很小,公開上市融資場內交易市場又門檻太高,因此科技型企業單靠傳統的融資模式貸款難度較高。針對科技型企業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缺乏重資產的特點,提出了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評價方法,以創新要素為核心構建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以測定違約風險為目標構建銀行信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2 相關研究
長久以來,國內外學者都在尋求改善科技型企業融資困境的辦法。1990年代,美國金融機構開始將消費者信息和企業信息結合起來,為小企業信貸建立評分。歐洲進行技術適應性金融科技系統的發展,以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韓國在2005年用邏輯回歸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信用評分模型。Sohn和Kim[1]開發了基于財務和非財務因素的隨機效應邏輯回歸模型來預測中小企業的違約。直到目前,該團隊仍然在探索一個既能預測貸款企業的違約又能解決主觀感知的科技型企業信用評分模型。針對科技型企業融資問題,國內多從金融科技、信貸結構著手試圖破解困境。不少學者提出在第三方知識產權評估平臺的協助下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但知識產權的估值可操作性低。目前,雖然各銀行都出臺了相關的貸款產品,但由于申請流程復雜、授信額度低等問題,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科技型企業的融資問題。重慶市2019年首次提出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評價指標體系,而單獨用一個體系來評價企業的知識價值與信用結果往往不夠準確。湖南省則采用兩步評估的方法,企業通過知識價值信用評價后參與銀行方信貸風險評估,但由于各個銀行的信貸風險評價體系都不相同,企業想獲得更高的額度必須通過多家銀行評價,操作過程過于煩瑣。
對于科技型企業來說,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企業通過有效運用新知識,通過新知識創造出新產品,最終會導致整體效益水平的提高,以實現企業的市場價值[2]。張林、宋陽[3]認為技術創新能力是多種要素的組合,與企業研發能力密切相關,創新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研發人員數量、研發費用投入以及技術引進費用都是影響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反映了企業對科技研發的投入能力和重視程度[4]。林洪等[5]指出環境將會對企業的創造能力造成重要影響,企業、高校、政府等主體聯合發展將對企業的創新成果產出帶來促進作用。
在研究信貸風險評價時,國內外學者普遍以西方經濟理論為基礎,基于信息不對稱的思想對銀行與借款企業之間的信用關系進行探討。分析企業信用風險和財務指標間的關系,發現財務指標能對企業信用風險產生重要影響[6]。小微企業信貸違約風險也與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具有相關性[7]。在信用違約預測研究中,我國學者嘗試采用多元線性判斷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企業的短期貸款償還情況進行分析[8]。于穎[9]結合科技型企業的特點,指出應建立基于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信貸風險評價體系。
目前學者們對科技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評價、信貸風險評價研究較為豐富,但尚未形成一套連貫的、有針對性的信貸評價體系。現有的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評價體系操作過于煩瑣,運用效果不佳。針對這些問題,本文采用兩階段模型分別評價科技型企業的知識價值、預測銀行信貸風險,選取對于科技型企業來說更具針對性的指標來構建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評價體系。
3 評價流程及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3.1 評價流程
基于兩階段的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評價流程如圖1所示。
3.2 構建原則
評價體系構建和指標的選取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財務性與非財務性結合。財務性指標依靠企業的歷史數據獲取,直觀表現出企業的經營實績。非財務性指標體現出企業長期的經營能力。將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保證了評價的全面性,便于作出更準確的評價。
第二,指標普適性。科技型企業界定范圍大,行業領域廣。因此在構建評價體系時一定要考慮如何公平公正地反映不同企業的知識價值和信貸風險。
第三,易操作性。盡量避免復雜的指標結構,選取反映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反映企業信貸風險的典型指標,確保評價的可操作性。
4 評價方法
采用層次分析法對知識價值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問題進行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多準則評價。專家評審將每一指標的分值打出,其中各一級指標權重分值大小體現在二級指標及每一指標細項的分值權重上。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4.1 建立層次模型
明確整體的目標問題,根據已確定的一級指標確定評價的準則層,再根據因素的相互關系在各準則層下分若干指標層。
4.2 建立判斷矩陣
層次結構模型搭建完成之后,對其中涉及的要素進行兩兩對比,以此來確定各要素之間的重要性程度。通過因素兩兩對比的方法,建立判斷矩陣B:
4.3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層次單排序的底層邏輯是衡量第K+1層元素相對于第K層元素的重要性。分別計算上述各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和特征向量后,將特征向量歸一后即為矩陣的標準化特征向量,記作ω。再將ω代入一致性檢驗的公式,為CI=(λmax-n)/(n-1),最后根據修正系數表(見表1)計算一致性比值CR,計算公式為:CR=CI/RI。
若層次總的一致性檢驗值小于0.1,則滿足一致性檢驗。
5 知識價值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知識價值信用評價體系測定企業是否具有申請貸款的資格。該步驟不僅需考察企業的知識價值,還需關注企業的違約風險以及未來的成長發展能力,以避免出現企業獲得貸款后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構建指標體系時,應緊緊圍繞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成長發展能力以及信用水平的評價來進行。
科技創新能力是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驅動力。選取研發投入強度、研發人員比重、自主知識產權、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以及企業近5年的獲獎情況來衡量企業的研發水平。
企業成長性受到多方因素的共同影響,運營能力和創新能力則是最主要的內部因素。選取凈資產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人均銷售水平來衡量企業的運營水平。
企業的信用是銀行獲得貸款的主要依據。在評價中加入企業與法人的信用狀況考察,篩選排除信譽狀況不良好的企業,為下一步的信貸風險評估進行鋪墊。
根據上述指標的選取,對回收的10份關于各層次指標權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構建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評價指標體系(見表2)。
6 銀行信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該體系下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目的是確定企業的貸款額度。合作銀行在評價企業信貸風險時應突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在保障指標體系評估企業信用風險的同時,體現其科技創新能力。同時,應注重考察被評估企業的信用水平以判定貸款企業是否具有較大的違約風險,結合可以評定企業發展潛力的指標預測企業的成長性,多角度多方面地對企業的信貸風險進行評估。
企業發展潛力指標能夠表征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本文選取主營業務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這3項指標以及企業技術生命周期的判定,以分析企業的發展潛力。
償債能力良好意味著企業的運營是標準規范且穩定的,也表明企業有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本文選取了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以及利息保障倍數來衡量企業的償債水平。
持續經營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能幫助企業減小違約風險。本文選取了員工結構、新產品開發率以及實際控制人現狀來衡量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
企業信用作為銀行放貸的主要依據之一,是信貸風險評價指標的靈魂。本文選取還款意愿、貸款質量、與銀行合作時間來衡量企業的信用水平。
在衡量企業外部環境時,本文通過考察企業所在行業的資金需求量、技術狀況,來判定該行業是否處于蓬勃發展、技術壁壘高的狀態。運用企業在行業中的份額來判定企業所處的行業地位,行業地位高的企業經營穩固、發展能力強,違約風險也就更低。
根據上述指標的選取,對回收的10份關于各層次指標權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構建銀行信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見表3)。
7 結論
科技型企業具有技術創新速度快、研發人員比例高、科技成果產業化能力強等特點,在我國創新驅動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長久以來,眾多科技型企業一直飽受融資困擾。本文在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層次分析法來對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信貸風險進行評定,利用構建的評價體系對科技型企業的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進行決策,使得科技型企業申請貸款過程更簡便,效率更高。在評價體系中集合了財務與非財務指標,使評價指標體系更全面,為科技型企業獲得貸款提供了有利的數據保障,同時盡量降低不良貸款率,有利于促進國內科技型企業融資困境的解決。
【參考文獻】
【1】Sohn SY and Kim HS.Random effect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default prediction of technology credit guarantee fund[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183):472-478.
【2】胡晴雯.HZ銀行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評估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21.
【3】張林,宋陽.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10):114-117.
【4】孫庭陽.科創板打造硬核科技的底氣來自哪?——科創板公司研發人員占比是滬市主板的一倍以上,研發支出占比4.46倍[J].中國經濟周刊,2020(14):25-26.
【5】林洪,馮建龍,李錚,等.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內部影響因素實證分析——基于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調查數據[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7):171-176.
【6】沈雅雯.A銀行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評價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9.
【7】張艷妮,邢維.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決策評價模型探究[J].商業文化,2021(18):128-129.
【8】李婷婷.D銀行信貸風險評價體系構建[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8.
【9】于穎.銀行科技信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基于投貸聯動模式[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1(06):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