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東
【摘? 要】征信已經影響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對于提高信用意識、調節經濟結構、維護市場關系的平衡穩定都起著重要作用。論文首先介紹了人民銀行二代企業征信標準,其次對征信數據采集規范進行了闡述,最后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企業征信數據信息采集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征信;數據報送;信息系統建設
【中圖分類號】TP311?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8-0133-03
1 引言
征信是現代金融領域的重要基礎設施,在推進信貸活動、平衡信息對稱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體系逐漸完善,金融交易日漸頻繁,這些都對征信服務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二代征信系統正式切換上線,這也是金融機構以二代標準報送企業征信數據的開始,為征信服務的系統化建設掀開了新的一頁。
2 人行二代企業征信標準簡介
2.1 企業征信的特點
征信是指專業化的機構,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并向在經濟活動中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用信息服務,幫助市場主體判斷控制風險、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1]。而對于企業征信來說,其主要目的在于收集企業征信信息以反映企業的經濟狀況、履約能力、商業信譽等情況,并據此提供相關的資信評估等服務,來判斷企業的守信意愿和能力,控制信用風險[2]。
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依法辦理企業征信機構備案,并且針對企業信用信息開展的數據采集和存儲必須是合法的。即使在技術層面可以實現或有意義,但如果收集、存儲、使用等層面本身會有法律限制,收集到的信用信息數據也屬于非法范疇。除此之外,采集企業信用信息不能侵犯商業秘密[3]。
2.2 一代、二代企業征信的差異
經歷過多年的升級演變,征信體系已經越來越完善。不管在信息收集的數據量上,還是業務邏輯的抽象層次上,以及在數據信息的更新頻率上,二代企業征信與一代企業征信都有著非常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采集內容、業務結構、信息維度、數據時點等方面。
2.2.1 采集內容
機構基于一代征信標準的數據采集主要包含企業客戶基本信息、信貸交易信息(如貸款業務信息、保理業務信息、票據貼現信息、墊款信息和欠息信息等)、財務報表信息及關注信息。二代征信標準有所不同,在采集內容方面進行了較大調整,主要采集企業基本信息、企業財務報表信息、企業授信協議信息、企業借貸交易信息、企業擔保交易信息,以及通用的抵(質)押物信息。
2.2.2 業務結構
在采集信息的業務結構方面,一代征信標準是按照具體業務類型進行采集和加工處理的,與實際業務強耦合。二代征信標準不再以這種方式采集,而是在更高的層面上進行抽象,設計出賬戶、授信協議、抵(質)押物這幾個層次,分別在借貸信息、覆蓋范圍、擔保狀況等方面描述企業信貸情況,這里面賬戶層是抽象層次的核心和基礎。
2.2.3 信息維度
一代征信標準以借據、合同的維度進行信息收集,二代征信標準弱化了具體業務類型的概念,而是統一基于賬戶層統計信息,借據與合同在賬戶層面的關系有具體對應的標準。機構進行切換上線的時候,需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組織數據。
2.2.4 數據時點
一代征信根據業務類型采集,而二代征信設計出的賬戶層中不同賬戶包含不同的數據時點,而且采用數據時點T+1的方式采集數據,各層次的模塊包含對應的數據段信息,也包含有不同的數據時點。每個數據時點有其對應的業務含義,各個數據段信息在不同數據時點下的采集要求也不盡相同。采集數據要按照數據時點的邏輯規則組織報送。
2.3 二代征信的優勢
2.3.1 豐富的數據信息
二代征信數據采集的范圍大幅提高,覆蓋維度顯著拓寬,不但在企業借貸交易信息中采集企業債、貸款、貿易融資、保理融資等信息數據,還在企業擔保交易信息中采集融資擔保、銀行保函、信用證等信息數據,借貸、擔保的大類及業務種類細分等描述也很清晰,借貸情況除了要報送自營的業務,而且還要報送委托、信托、聯合等多種經營類型的數據,總體上數據信息內容比較豐富。
2.3.2 較高的更新頻率
由于二代征信采用T+1采集時點報送,能夠在第一時間收集到企業在信貸層面的流動情況及健康狀況,監管效能大大提升。由于采集頻率的時效性強,信貸發生后賬戶信息會迅速更新,逾期發生時也會及時反饋,能夠清晰準確地體現出債務人的還款狀態。
2.3.3 優化的邏輯層次
二代征信對既有信貸信息的采集結構進行了整合,統一后的賬戶層將合同、借據等信息進行統一處理,賬戶層成為采集數據的組織核心,所有數據都要在賬戶的層面上進行提取報送。信貸數據也從原來的具體業務中解脫出來,轉而抽象出更高的邏輯層次,例如,企業借貸交易信息是信貸的上層模塊,實際發生不同種類的貸款都可以歸入企業借貸交易信息中,具體類型在模塊內部體現,共性信息聚焦度增強,上層模塊也有更好的復用性。
3 二代企業征信數據采集規范
3.1 數據采集規范結構
二代企業征信數據采集規范一共包含6個部分,其中企業征信信息一共5個部分,還有一個部分為通用信息。企業數據采集信息包括企業基本信息、企業借貸交易信息、企業擔保交易信息、企業財務報表信息、企業授信協議信息,通用數據采集信息為抵(質)押物信息。
3.2 數據采集規范內容
企業基本信息所采集的內容是企業信貸客戶的基本資料信息。企業借貸交易信息所采集的內容是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發生的借貸交易情況信息。企業擔保交易信息所采集的內容是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發生的擔保交易情況信息。企業財務報表信息所采集的內容是金融機構所掌握的有信貸業務往來的客戶財務信息。企業授信協議信息所采集的內容是企業從金融機構獲得的授信信息。抵(質)押物信息屬于通用信息,所采集的內容是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發生信貸交易的抵押物信息和質物信息。
4 企業征信數據采集的實施策略
企業征信數據是以一個規模龐大的數據集呈現出來的,開展征信數據采集需要金融機構根據征信標準按照規范要求和業務層次實施推進。一般來說,采集信息的實施策略包括確定實施范圍、制定采集計劃、推進實施流程、系統上線報送等4個方面。
4.1 確定實施范圍
首先機構應該根據領域特點確定實施范圍,具體來說需要厘清業務實施范圍、數據實施范圍和技術實施范圍。
4.1.1 業務實施范圍
由于金融領域規模龐大,機構類型種類繁多,所有機構的征信體系實現都集中在征信數據上報這個環節,這也給實施工作帶來很大壓力。金融機構在開展企業征信數據采集初始,應詳細了解所在領域的業務類型,分析機構信貸業務屬性,根據機構從事的金融活動特點來定位數據報送工作的入口,推進征信工作的開展,這樣后續流程才能順暢和穩定。例如,銀行類金融機構的信貸業務種類繁多、全面,規模較大的商業銀行幾乎覆蓋了征信規范所涉及的所有業務;再如,擔保類金融機構數據信息的集中性比較強,業務重點在企業擔保交易信息等方面。
4.1.2 數據實施范圍
數據是征信信息報送的主體,也是征信體系建設的核心,數據情況必然影響信息采集的具體實施。一方面,金融機構的數據與業務聯系緊密,業務屬性決定了數據的呈現方式,數據的規模特點又會反過來影響業務實施狀況;另一方面,各個機構的數據信息又具有其自身特質,這是由金融機構的信息化建設特點決定的。有的機構信息技術的系統化建設比較完備,核心系統數據獨立穩定,數據資產健康完整,確定數據范圍比較容易;也有的機構信息化建設正處于穩定提升過程中,數據信息層面跨度比較大,對數據范圍的確認、框定信息邊界、數據提取實現等工作也就需要多花些時間。
4.1.3 技術實施范圍
征信數據報送的技術層面,需要準確確定技術實現方式和實施范圍,根據技術范圍核對信息脈絡和采集流程,并提供成熟、完整、高效的技術方案和產品,以保證技術實施的順利開展。技術實施范圍涉及二代企業征信體系建設過程中用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以及相關的軟硬件設備。根據范圍框定的各項技術需要具有兼容性、開放性和可擴展性,技術實施過程中對應的軟件與硬件設備配置需要提供開放平滑的規范接口,以保證與其他應用設備、軟件和硬件平臺的互通互聯,保證未來技術的擴展應用。
4.2 制定采集計劃
采集計劃是推進和管理二代企業征信數據報送的基礎,對征信工作的開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進行數據報送工作之前,需要設計好整個實施工作的推進策略,制定對應的采集實施計劃。通過流程性的策劃方案確保整個實施過程的有序展開,保證征信數據報送符合規范要求,保證信息報送工作順利進行。
征信數據報送業務特點顯著,在制定計劃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實施工作開展的獨特性和可行性。除了要完全理解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數據采集規范的指導要求之外,還要結合金融機構特點針對采集數據進行分析和梳理,必要時候需要跨部門多方參與,提出建設性的指導意見,讓數據從機構采集輸出的過程高效快捷,信息報送才能穩定順暢、游刃有余。
4.3 推進實施流程
根據對征信工作的充分了解歸納,制定出完備的推進計劃,實施工作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總體上來說實施過程通過數據情況分析、數據差異性核對、采集系統設計、采集系統開發、采集系統測試等幾個步驟來開展。
4.3.1 數據情況分析
機構需要結合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數據采集規范要求,分析目標數據情況、特點和組成部分,包括涉及所有數據的模塊、結構、明細信息,以及對應的數據類型、數據是否必須出現、數據是否允許出現空值等。整個分析過程可以總結出采集規范對數據信息的具體要求,也能逐漸加深數據標準認識,構建出征信信息報送長效運行的基礎。
4.3.2 數據差異性核對
數據差異性核對工作主要是針對核心系統數據與征信信息推送數據進行開展的。數據情況分析已經為目標建設規劃了路線圖,在此基礎上核對數據的差異性就顯得更加直觀和平穩。差異性核對需要整理出數據信息的差異點,其中包括普通轉換性字段、調整功能字段以及對應匹配的校驗規則、增加功能字段以及對應匹配的校驗規則、合并轉換字段以及對應匹配的校驗規則等。
4.3.3 采集系統設計
根據差異性核對工作比對整理出信息差異點,在此基礎上機構需要設計制定征信數據報送系統詳細方案,描述具體的需求定位、功能模塊、功能實現、軟件硬件依賴、系統測試等方案信息。
4.3.4 采集系統開發
采集系統開發需要針對前期數據差異性特點,根據采集系統設計制定出的技術方案,來開展數據采集系統的開發工作。系統開發的過程既要根據報送需求選擇合適的采集方式和技術手段,確認核心系統的數據權限并框定信息范圍,又要為系統開發搭建起技術框架和對應工具,建立系統平臺結構并定位各模塊歸屬,同時在系統開發過程中需要根據實施進展把控開發動向,做好質量控制,整個開發流程才能有序地按計劃執行。
4.3.5 采集系統測試
數據采集系統開發工作完成將開始進行采集系統測試工作。采集系統測試是數據采集的關鍵環節之一,通過對采集信息的測試,能夠讓數據報送表現得更加準確、可靠,也能夠保證系統構建的技術路線可控穩定,讓后期使用采集數據進行的數據分析工作得到有力支撐,完整呈現出數據的真實特點。測試過程需要對各業務部分開展模塊測試,發現問題及時修正業務邏輯和取數規則;模塊狀態穩定后需要開展系統聯合測試,對模塊間的運行情況進行逐級校驗,分析數據之間的依賴關系及相互影響,排除系統整體層面的邏輯障礙,提高數據系統的報送質量。
4.4 系統上線報送
采集規則符合人行規范標準而且系統測試工作達到數據檢核要求,系統測試工作完畢,二代征信系統將開展上線工作。由于二代征信采用T+1模式報送數據,上線后每日數據仍然需要進行信息檢核,確保數據精準邏輯正確,保證上線后數據報送工作的穩定。上線時機構還要開展數據上線推廣工作,編制相關操作文檔和用戶手冊,在機構內部進行征信工作的宣傳貫徹,對相關人員開展征信建設工作培訓。
5 結語
近年來社會經濟突飛猛進,金融市場的信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征信管理制度將不斷完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也將建立起來[4],持續推動信貸業務向前邁進。二代企業征信數據內容清晰準確,覆蓋層次豐富全面,讓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征信體系建設及時調整授信額度,優化信貸策略,同時也使信貸市場變得更加清晰透明,能夠通過金融科技把信貸風險限定在可控范圍內,促進信貸業務乃至金融體系更加穩健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現代征信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
【2】樓裕勝.征信技術與實務[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
【3】中國人民銀行令〔2021〕第4號.征信業務管理辦法[Z].
【4】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建設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EB/OL].http://www.pbc.gov.cn/redianzhuanti/118742/4657542/4677461/index.html,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