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熙媛
一個濕漉漉的午后,姐姐開始演奏小提琴。隨著音符律動,弓飛舞,指跳躍,我恍惚看見一只蒼鷹,蹬起砂石,揚起松香,振奮翔翼,沖上云霄,嘶鳴長嘯……
那聲音特別清亮悠揚。
我像狂野的雛鳥,在蒼鷹豐滿的羽翼、清澈的瞳仁與長嘯中,看到了一片廣闊的天空。
我要好好學琴,我喜歡那清亮悠揚的琴聲。
握著琴把,把琴架在肩上,我開始學習飛行。指尖按上琴弦,依著曲譜的符號,弓推動,琴箱共鳴,斷續地彈出音符,但幼鳥的叫聲是破裂的、不成音調的,一點也不見清亮悠揚的影子。
翻閱樂譜,我打著節拍,唱出歌詞,一遍又一遍。標出指位、弓法,在指板上對應,在琴弦上比劃。
又提起琴,對照著曲譜,上弓、按指、換把位、推弓、拉弓上下震動。雛鳥開始扇動弱小的翅膀,聲音漸漸有了清亮的影子。
指尖又在指板上跳躍、變換位置,在不同的琴弦、區域中跳轉,靈動地滑動,擠壓琴弦,輕輕飛舞,弓光在琴弦間流連,上下推拉,左右變化。依照弓法的標志,舒暢地移動,輕輕地鳴響,手指在琴弦之上按壓與摩擦,琴箱中舒暢地流傳出一串串音符,像流水一樣,從那“f”形洞口涌出,溢到空氣之中,漫開、散去,那樣的清亮,那般的悠揚綿長,多像故鄉那山間的泓泓山泉啊。
一頁頁曲譜翻動,一遍遍按動指板,一次次推拉琴弓。猶如幼鳥一遍遍地扇動翅膀,在樹林間跳躍著飛行,依照指示起飛翱翔。
休息片刻,指尖已經泛紅,浮腫的一層白皮像升起的白色山丘,那是琴弦壓過的痕跡。幼鳥被疼痛蟄了,但它依舊要飛越山丘。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幼鳥每夜都在振羽、展翅。
指尖每日起舞;琴弦每日飛揚;琴箱每日歌唱。
那聲音是如此的清亮,猶如新生兒的啼哭,不帶雜音。那琴聲是那般的悠揚,白色山丘已在手上形成了一層硬質的皮。幼鳥脫去了雜色羽毛,在蒼鷹面前張開了新生的羽毛,飛在蒼鷹身側,發出鳴叫,悠揚而清亮。
“哇,我的妹妹也會拉琴了呢!”蒼鷹贊揚,“我們一起再來一遍吧!”
兩只鷹同時起飛,一同展翅,在空中嘶鳴,那聲音特別自豪、驕傲、清亮、悠揚。
(指導老師:劉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