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武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教育局)
道德與法治課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想達到課程標準的育人目標要求,教師極為關鍵。教師要想上好道德與法治課,不僅需要具有廣闊歷史視野、完整知識結構,而且需要講究形象化教學策略,充分挖掘優質視頻資源的教育價值,讓學生在形象感染、理性思考中把握思政課的學習這樣對于有效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和責任意識等,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在不斷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和信息傳媒技術飛速發展的進程中,在“雙減”政策的實施中,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的特點,把鮮活、形象的優質視頻教育資源融入課堂教學中去,豐富道法課教育教學新渠道、新方式,融入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的優質教育資源,就能讓抽象的內容“形象”起來,把陌生的知識變“親切”,把枯燥的知識變“有趣”。
充滿正能量、內容感人至深的視頻,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和感染力,是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資源。把這一資源有效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就能夠充分地發揮其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方面的獨特教育價值和優勢。緊扣課堂教學內容,把這樣的具有社會正能量和藝術感染力的視頻融入課堂教學中去,就能發揮出道德與法治課在核心素養培養、情感教育、藝術教育等方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影視作品,其故事曲折、人物形象鮮明感人,表現手法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對于學生提高審美觀念和能力、掌握視聽語言技能、塑造人格、激發情思、感悟教材知識都是鮮活、形象的絕好資源,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把握課堂教學內容,而且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或手段。這種教學方法或手段在帶給學生視覺快感的同時,也能讓他們獲得身心的愉悅。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觀賞欲望,消除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枯燥難教難學的困難;又能聯系影視作品中所體現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場景情境式教學,將“娛樂”與“教育”融為一體,在入情入境和潛移默化中充實他們的思想認識,提升他們的道德修養,激勵他們的人生志向,頑強他們的進取精神。
新課程改革為學科課堂教學留足了創新的空間,這就為多種媒體資源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創造了條件。把視頻資源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視頻資源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巨大創新作用的體現。
在初三復習教學中,由于一堂課復習的知識點多,教師在梳理復習的過程中往往會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無形之中就成了課堂的主體。學生只能聽,只能記,不能主動地去思考整合各個知識點,不僅會感覺知識枯燥,而且削弱了學習興趣。把視頻資源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采用自主觀賞、小組合作、互動探究的方式,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學習,就能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學九年級上冊“中華文化、中華傳統美德”一課時,理解中華文化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懂得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如果教師適時引入視頻資源,把電視節目“經典詠流傳”中歌手張杰唱的“少年中國說”、梁俊唱的“苔”等融入課堂導入環節中,那么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從而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求知欲。接下來,指導學生結合知識點聯系視頻資料對中華文化進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中華文化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觀看“經典詠流傳”后,學生就可以聯系到所學的知識,從內心尊重、認同和踐行方面升華文化信念,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全面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被凸顯了出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發揮了出來,課堂的格局從而也得到了改變。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和課堂結構,恰當融入視頻資源也需要講究策略。
視頻資源在網絡和信息技術條件下不難獲得,但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發揮其教育價值,還需要有效開發視頻資源;或者優中選優,優化視頻資源講解手段,強化其渲染、引導作用。教師自己制作視頻教育教學資源時,不僅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視頻,還要結合教學需要和學生興趣剪輯視頻,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或效果。教師在制作視頻資源時,要注重開發視頻的啟發與教育價值,除了注重教育效果外,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后,要給學生以思維引導,讓學生能夠根據視頻課程進行自我思考。選擇視頻資源時,教師首先可以從教學氛圍的營造方面選擇能夠體現教師民主教學思想、和學生建立良好溝通關系、營造心理親近感的優質視頻。因為良好教學情境的營造或創設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智慧和經驗的發揮,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課堂參與積極性和增強學習興趣。其次可以是從教學理念上選擇能夠體現新理念,滿足課堂互動需要的優質視頻。陶行知曾經說:“教員不重在教,重在引導學生怎么樣去學。”利用優質視頻就是要在引導學生學習、活躍學生思維上做文章,讓課堂教學從書本走向社會,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視域,掘深學生認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再次可以從教學內容方面選擇能夠起到警示效果或具有示范、觀賞價值以及學習趣味的優質視頻。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視頻警示性、示范性、觀賞性、趣味性強的特點,就可以選擇不同的點撥方法,讓學生受到“潤物細無聲”的感染與教育。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第二框“遵守規則”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選用電動車無視交通法規橫沖直撞的視頻,以配音或旁白的形式,通過一段解說詞把電動車違規行駛的險象環生的過程進行點明,既讓學生生動形象地感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又讓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教育。這樣,原本比較枯燥的教學內容就會形象起來。最后可以從教學效果方面選擇能夠扎實和活躍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等多個方面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目標的優質視頻,獲得“條條大路通羅馬”、獨具創意的課堂教學設計效果。如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用優質視頻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緒,開啟學生的思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再如,在教學重難點突破環節,通過互聯網連接相關社會熱門話題,與現實社會生活實際相結合,讓社會的真實實踐促進學生理解抽象而理性的教育內容。在進行“培養自強的品質”一課的教學時,教師通過2022 年卡塔爾世界杯足球運動員的例子,通過播放他們為了取得優秀的成績而在訓練場上努力付出的視頻,引導學生認識培養自強品質的重要性,則既能感染學生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綻放生命之花”一單元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學生理解生命的意義比較困難,如果教師用視頻讓學生觀看一年四季花謝花開、災難摧殘人類社會等方面的相關“生命因何精彩”“生命難能可貴”的視頻,學生就會從直觀、形象而具有現實生活場景的視頻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理解抽象的教學目標或重難點。
道德與法治課包含的知識點較多,學習趣味性較弱,但是,其教學內容又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和公民的道德建設、國家的法治進程息息相關。許多優質的視頻資源,內容感人而充滿正能量,不僅是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而且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和感染力,具有顯著的教育優勢。為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抓住學科特點,進行感染式教學,彰顯教育優勢,通過恰當融入視頻資源,充分發揮其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方面的獨特教育價值和情感感染作用。教學九年級上冊第三課“追求民主的價值”時,用視頻“中國戰‘疫’制勝之道”感染教育學生,學生對這一課的理解認識自然會透徹。這樣,緊扣課堂教學內容,把和教學內容相關聯的具有社會正能量和藝術感染力的視頻資源融入課堂教學中去,就能充分彰顯視頻資源的獨特教育價值和優勢,讓陌生的知識“親切”起來,讓抽象的道理“形象”起來。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極具感染力和教育性的視頻資源,也不能泛泛而用,隨意去用。瞄準教學重點,把動情點融入重難點的突破中去,就會起到煽情的作用,讓枯燥、單調的課堂具有情味、意味,顯示出優質視頻資源的教育效果。九年級上冊“富強與創新”一課,其教學重點是改革開放。從學情上看,初三學生對中國當代歷史把握的比較少,對改革開放的理解缺乏深刻的認識,體會改革開放對中國發展的意義比較困難。但是,如果在突破這一難點時融入“起飛吧高鐵——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視頻資料,那么,學生就會從中捕捉到動情點,在綠皮火車到“和諧號”“復興號”的發展中,點燃對祖國高速度發展的崇敬之情,生發自豪之感,激發奮進之力。可見,利用視頻資源的動情點去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往往會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在課堂教學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視頻資源在課堂中的運用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課堂教學的現實代入感,提升教學效果。為此,把視頻內容和教材案例相聯系,由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現實生活實踐相聯系,內化教材知識,升華學生思想,達到現實情境和抽象知識的融合,則會讓這一策略更具實效性。教學九年級上冊中的“維護祖國統一”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其中的知識點和現實情境相融合,在觀看愛國影片《國歌》的過程中點燃學生激昂的情緒,激發學生強烈的熱愛祖國、保衛祖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崇高情感,以此達到知與行的合一、情與境的融合,讓學生在了解歷史、認識國情中堅定愛國信念,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優良傳統。這樣,學生雖在課堂,但自身宛如在國家成立、建設的滾滾潮流之中,知識為之內化,思想為之升華。
“雙減”背景下,課后服務活動的豐富,學生在家自主學習、體驗時間的增多,都為道法課的教學留下了自主學習的廣闊時空。為此,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可以為學生推送優質視頻資源,擴展學生的視野,挖掘教育的時效,為學生創造隨時隨地在線學習、碎片化學習的機會,從而有即時提升道法課學習效果。教師首先運用優質視頻資源引導學生課前自學。在教學“情緒的管理”一課前,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送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以此引導學生思考情緒問題。其次是運用優質視頻資源引導學生參與課后服務活動。在課后服務活動中,教師組織學生集中觀看普法小視頻,讓學生了解、掌握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法律知識,并進一步向低年級學生或家長、朋友宣傳這些法律知識,等等。最后是運用優質視頻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利用優質視頻資源教育教學的靈活性特點,將與道法課教學內容相關的一些實踐指導性比較強的視頻推送給學生,告知學生在課后和父母家人一起觀看,并把相關知識在社會中進行實踐。
總之,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融入優質視頻資源對教學效果至關重要。教師可以通過以上五個方面的策略,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變得鮮活、形象而富有啟發性,對于提高道法課的教學實效作用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