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秀
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海信集團”)成立于1969年,業務涵蓋多媒體、家電、IT智能信息系統和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其以顯示為核心的B2C產業,始終處在全球行業前列;在智慧交通、精準醫療和光通信等新動能B2B產業,海信也占據了全國乃至全球領先位置,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悉,2022年,海信集團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全年營收1849億元,利潤總額123億元,海外收入757億元。
海信集團相關負責人劉斌介紹,為更好地提升南非的制造水平,滿足南非在制造業領域的需求,2013年3月,中非發展基金與海信集團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共同投資建設海信南非綜合產業園,建設冰箱和電視工廠,同時配套建設了注塑廠及原材料倉庫等,該產業園區是南非40年來中資企業投資額最大的家用電器制造工廠,如今已形成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完整產業鏈。目前海信南非綜合產業園電視產能約100萬臺,冰箱產能約40萬臺,該產業園區的落地帶動了南非的就業、出口,提高了其工業制造能力和技術水平,通過“非洲制造”改善了當地管理、物流和售后服務水平,促進了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同時已形成以家電制造企業為核心的綜合產業園區,吸引了14家制造加工及貿易企業入園,周邊聚集了近150家提供配套服務的企業。在海信南非工業園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上下游工廠聚集于此,亞特蘭蒂斯工業區逐漸成為南非重要的電子、電器生產基地。
在創新發展的路上,海信集團始終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2014年,海信向Orion殘疾人組織、Kids Haven多家孤兒院捐贈產品和物資, 關懷當地弱勢群體。2020年疫情期間,向南非Paarl Hospital兒科部捐贈冰箱產品用于放置藥品,并向約堡最大的新冠檢測中心Charlotte Maxeke醫院捐贈價值高達60萬蘭特的防疫物資。2023年5月,海信南非工業園聯和中非發展基金、莫桑比克萬寶農業園共同發起的“希望之光”中非愛心捐贈儀式,捐贈800臺太陽能臺燈,改善當地兒童學習照明環境,助力當地兒童教育成長。
作為一家極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海信集團在推動南非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的同時,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中國老牌企業應有的擔當和風度。
青島瑞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青島瑞昌科技”)是一家從事對非棉花、紡織品及其它農產品貿易的公司。2003年開始到贊比亞投資農業,2013年開始規劃建設贊比亞農產品加工合作園區,2014年投資成立贊中農業科技園區有限公司,負責園區管理,為中國企業到贊比亞投資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
青島瑞昌科技根據自身經營優勢與園區周邊農業發展特點,推出“三級”服務推廣體系特色經營模式,是贊比亞農產品加工合作園的特色經營模式。青島瑞昌科技副總經理劉艷波告訴記者,“三級”推廣服務體系是指在地區、縣、村三級配備技術推廣人員, 主要責任是對種植戶進行管理,包括簽訂種植合同,發放種子、化肥、農藥和農機具等各項農資,組織耕種、技術指導和產品收購,對農戶提供全程服務。該經營模式在贊比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帶動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形成農戶依賴公司,公司受惠于農戶的魚水關系,深受廣大農民的喜愛。據悉,目前公司雇傭各級經理達300多人,各類臨時性員工1500余人,全面實現了用工的本土化。該園區將當地豐富的資源優勢和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及經營理念相結合,搭建農業走出去公共樞紐,既為國內企業提供境外集群式發展平臺,也促進贊比亞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互利共贏。此外,公司利用資源優勢履行社會責任,擴大當地社會影響,創新創建了葵花籽婦女俱樂部和喪葬保險模式。
在“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背景下,在境外建設示范區是推動企業抱團走出去的重要形式,有效提升了農業境外投資效率和風險應對能力,對開創農業對外開放合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劉艷波介紹,下一步園區計劃充分發揮集聚、集中、集約發展的優勢,在農業種植、農機生產銷售、畜牧養殖、飼料生產加工、食品加工、紡織、物流運輸、農業新能源、農業科研服務等領域進行招商引資,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入非洲,走進贊比亞,將園區建成以各類農產品加工為主,以農副產品加工、紡織為輔,集信息、科研、生產、加工、物流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農業產業園區。
海爾集團(以下簡稱為“海爾”)創立于1984年,是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服務商。海爾巴基斯坦工業園由海爾集團與巴基斯坦JW集團共同投資,于2001年成立, 2002年投產,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市(拉合爾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是著名的巴基斯坦工業中心)。
據悉2023年上半年,海爾巴基斯坦繼續保持市場份額第一地位,市場份額升至40%以上,連續9年市場份額引領,其中冰箱、冰柜、空調等產業線都做到了市場份額第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海爾在巴基斯坦擁有3000家銷售網絡,在17個城市擁有24家自有服務網絡為用戶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以上業績的取得是多年來海爾在巴基斯坦持續推進“人單合一”當地化探索與實踐的結果。積極探索“人單合一”管理模式的當地化實踐,主要體現在三方面:鏈群合約、自驅體系和增值分享。同時做到兩個“始終堅持”,始終堅持尊重當地文化的同時通過創新實現管理提效,海爾在巴基斯坦的經營建立在對當地文化充分尊重的基礎上,在海爾工業園區內,按照穆斯林標準,修建了一間祈禱室,供員工使用;始終堅持通過全面持續創新提升用戶滿意度實現市場引領,海爾巴基斯坦依托總部的強大技術實力,扎根當地用戶需求。自2001年進入巴基斯坦市場以來,海爾不斷深耕網絡,創造品牌美譽,完善了集研發、制造、營銷為一體的“三位一體”本土化布局,在產品、渠道、供應鏈和售后服務等方面持續創新、突破,實現引領。
目前,海爾全球化業務已進入“一帶一路”沿線所有國家及地區,在“一帶一路”沿線建成了22個工業園、103個制造基地及103個貿易公司,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帶動了技術、標準和產業鏈的全面升級。據悉,巴基斯坦海爾是中國在境外正式掛牌的首個經濟貿易合作區,海爾巴基斯坦工業園也為巴基斯坦帶來了直接就業人口4500人、間接就業人口超1萬人。此外,海爾還與巴基斯坦科技部共建空調實驗室,協助巴基斯坦建立空調能效標準體系,有效推動巴基斯坦家電行業的升級。
作為“一帶一路及中巴經濟走廊橋頭堡”,海爾產品持續迭代升級,打造高端引領品牌形象。對于魯巴經濟區的未來發展,海爾智家南亞大區總裁黃德成充滿信心地說:“未來我們還要繼續深化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讓魯巴經濟區不僅僅服務于巴基斯坦人民,同時也要覆蓋到中東、非洲、南亞等其他的國家。同時力爭為巴基斯坦國家創造更多的外匯,更好地成為中巴合作的典范。”
中啟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中啟控股集團”)始建于1949年9月,是一家有著70余年發展歷史的綜合性國際化企業集團。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建國70周年功勛企業、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等殊榮。
中啟控股集團2013年簽約投資建設柬埔寨桔井省經濟特區項目,整體規劃為工業加工制造、農產品加工、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橡膠輪胎制品、服裝印染、商貿物流等產業集聚園區,可容納企業近百家,就業人數6萬人。2016年10月,桔井省經濟特區項目被列入兩國簽署的《關于共同推動產能與投資合作重點項目的諒解備忘錄》,2017年12月被列入國家發改委中柬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第一批重點項目,2018年3月被列入山東省“一帶一路”建設境外優先推進項目,2021年11月被山東省商務廳和財政廳共同確認為第三批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2023年5月,中啟控股集團與雙星集團合作在特區投資建設的輪胎廠開工建設,一期投資2億美元,占地40公頃,計劃年產850萬條高性能子午線輪胎,項目預計 2024年1月投產。中啟控股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張增昌介紹,“柬埔寨桔井省經濟特區致力于打造柬埔寨東北部配套最完善的綜合性園區,為國內‘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優質省心的服務,幫助消化部分國內過剩產能,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貢獻力量。”
此外,中啟控股集團的蒙多基里省生態農業開發區項目擁有經濟特許地9068公頃,主要種植橡膠、腰果、木薯等經濟作物,該項目2018年3月蒙多基里省生態農業開發區項目被列入山東省“一帶一路”建設境外優先推進項目。西哈努克省海龍灣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擁有臨海灣地塊103公頃,規劃建設精品酒店、旅游度假別墅、游艇碼頭、醫療養老中心、會議中心、餐飲購物中心等,該項目于2018年3月被列入山東省“一帶一路”建設境外優先推進項目。張增昌表示“中啟控股集團在取得以上投資合作項目建設發展成果的基礎上,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國家‘走出去’和‘一帶一路’戰略,抓住國內外有利政策機遇,加大桔井省經濟特區項目投資建設力度,加快推進其他投資合作項目建設發展,不斷促進企業海外業務取得更好發展,為國家‘一帶一路’貢獻力量。”
Understand Music after Playing Many Songs and Know How to Identify Good Swords After Observing a Lot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solving all the problems and also the eternal topic of human society. The thematic activity “Close to Overseas Parks to Feel the Excellence of Enterprises in Shandong” is the fourth issue of the“Learning Shandong Online” series of external publicity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Foreign Affairs Office of the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the Cyberspace Affairs Office of the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of Shandong Province. From August 17 to 18, the research group visited enterprises in Qingdao to feel the hard work of Qingdao in developing a path of mutual benefit and propriety, which has written a vivid footnote to help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