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偉新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氣勢恢宏、催人奮進。報告中對老齡工作也作了部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老年教育工作任重道遠。老年教育是豐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重要活動,是整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提高,老年人對再學習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迫切的現實意義。
辦好人民滿意的老年教育。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要“辦對的教育、辦好的教育、辦強的教育”。
“辦對的教育”就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辦學方向。黨的領導是新時代最本質的特征,這決定了老年教育必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老年教育,要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人民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服務。
“辦好的教育”就是辦高質量的教育。國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和實現共同富裕等新時代的特征,決定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越來越強烈,其中包括老年人對高質量老年教育的需求也日趨旺盛。因而辦好的老年教育就是辦高質量的老年教育,這是國家之需、百姓之盼。
“辦強的教育”就是要在新時代加快老年教育現代化,使我國老年教育既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又要充分體現我國老年教育的特點。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是新時代最鮮明的特征,這決定了中國老年教育要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老年教育。
高質量發展老年教育。黨的二十大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既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家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也是老年教育的首要任務。筆者認為,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是提高質量,核心是創新,最高層次是可持續性,終極關懷是實現人的發展。
首先,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質量。提高教育質量,包括宏觀的完善老年教育法制建設,完善國家頂層設計,進行老年教育資源配置,注重解決老年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等,也包括微觀的老年大學(學校)建設,比如,高質量校舍建設、現代化教學設施配置、全面完善且人性化的學校管理制度、智慧校園建設等。提高教學質量,則包括進行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等。
其二,創新發展。以智能化、大數據、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所促成的智能化大規模個性化定制與服務,將是新時代的發展方向。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也需要借助智能化、大數據、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實現創新發展。比如,創新辦學模式、創新課程設置和教育教學方式等。
其三,可持續發展。要保持老年教育發展的可持續性,首先要優化老年教育結構。比如,不斷優化新時代老年教育的需求結構,教育層次結構,城鄉、區域結構等。其次是引領老年服務消費市場。擁有消費大市場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潛力,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老年人終身學習服務的消費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并將成為老年教育發展的新引擎。
其四,實現人的發展。老年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造就一大批跟上時代步伐的現代老人,使他們生活充實、身心健康、晚年精彩,并進一步在滿足完善自我需求的同時,提升思想境界,激發人生活力,將老年大學發展成果自覺從校園向社會輻射。要讓老年學員通過社會實踐展示精湛技藝,豐富活躍社區生活,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因子,從而帶領更多老年人達到“求知、求健、求樂、求為”,積極向上,與時俱進的老年人生目標。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對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不斷提高認識,更新觀念,開拓創新,使老年教育工作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