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玉 張瑜
湘潭市雨湖區九華杉山學校位于城鄉結合部,學校的生源構成較為多樣,呈現管理相對復雜等問題叢生的發展現象。學校一直探尋科學的、人文化的、發展性的,對學生思想素質提高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富而思進”教育,即從思源、好學、崇德、思進、健體五個方面努力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并在這一過程中既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成長,使其學會享受生命存在的意義,又尊重每一個學生成長的主體性,使其學會自主成長,在點燃智慧、活化生命、激揚風采中獲得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一、五舉并行,讓“富而思進”活起來
(一)富而思源,育“感恩”杉山娃,進行“文化化德”植根行動。通過開展“飲水思源”主題班會”、走進湘潭愛國教育基地、博物館等,結合寫、誦、演等方式,讓學生多方面感受到家鄉變化,談家鄉變化,從而讓學生鑄初心,懂得珍惜和感恩現在的生活。
(二)富而好勞,育“愛勞”杉山娃,開展“課程養德”開枝行動。學校結合勞動課、綜合實踐課等課程,開展儒雅少年進社區、我是社區小主人、職業體驗、勞動技能賽、親子勞動等,樹立正確勞動觀念,踐行勞動精神,增加必備勞動本領。
(三)富而崇德,育“文明”杉山娃,進行“活動揚德”展葉行動。通過開展“童心向黨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紅色教育活動、“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志愿者活動、“與書相伴”經典誦讀系列活動、“傳承傳統節日弘揚中國文化”活動等特色德育活動,以活動育人,驅動學生內驅動力,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自身素質,學會“向美”“向善”“向陽”“向上”“向紅”成長。
(四)富而思進,育“進取”杉山娃,進行“校家社獻德”開花行動。通過家長學校、班主任論壇、“大手小手牽著走”等,讓“富而思進“精神不僅浸潤學生,還滋養老師、家長的心,以良好的校風、影響家風、改變民風。
(五)富而健體,育“活力”杉山娃,進行“管理優德”行動。“健體”分為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學校通過設計“陽光體育N+ 1”大課間、開設鄉村青少年宮、“體能挑戰王”等,野蠻學生體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此同時,通過建設心理咨詢室、實施心理健康“九個一”、進行“生命教育”“做情緒的主人”等團輔活動,開設“做最好的自己”“你最重要”等心理主題活動,讓學生擁有陽光心靈,從而懂得愛護生命。
二、固強補弱,讓“富而思進”實起來
(一)在開展小學生“富而思進”精神的實踐研究同時,學校一并反思自身的德育工作,在不斷探索與實踐“富而思進”精神中初步形成了自信、自律、自強的“三自”育人模式;凝練了“立德樹人,讓學校教育回歸本真;兒童為本,讓孩子現在就幸福”的德育工作理念,帶領全體師生以飽滿的熱情、健康的身心,積極營建幸福的學校。
(二)精心編寫了《杉山學校經典閱讀推薦書目》《杉山學校“孝”故事集》《杉山學校“恕”故事集》,并及時更新,為學生“富而思進”中的“進”提供正確指引,同時根據“思源”“崇德”“思進”“好勞”“健體”五個方面制定了低中高年級《素質評價手冊》,多方面落實評價,關注學生發展。
(三)開展案例研究,積累了大量生動的實例證據,更好地將“因材施教”落實下去。各班選取班級中的一類學生代表作為案例研究的主要對象,這類學生主要是留守兒童、離異家庭子女、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發現通過“富而思進”教育,這類學生成長明顯,思想、行為習慣等方面不斷提升,真正促進了學生全面的發展。
小結
當然,學生的思想是呈動態化的,我們還需要繼續激發學生內在驅動力、多種方式加強親子溝通、一對一制定計劃等有效策略的實施,應對在不斷發展的社會情況下,確保學生能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