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陳 曾建鵬 曾自立 鄭雄 趙小穎



摘要:構建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借助GIS空間分析功能對溫州市城市火災風險影響因子進行評估,并結合各因子權重,進行疊加分析,得到城市火災風險等級圖,并基于此對溫州城市區域火災防控提出相應的消防安全規劃措施。
關鍵詞:區域火災;GIS;風險評估;消防規劃
引言
消防安全作為城市綜合防災體系構建的關鍵,歷來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1]。新時代、新背景下,《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化消防安全風險調查評價加強評價結果應用的通知》等一系列國家、部級政策文件陸續出臺,核心要求是“加強消防安全風險防控,并重視城市火災風險研究評價和綜合評價”。建立完整、科學、合理、精細化的火災風險評估體系已成為開展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前提。精確評估各類火災等突發事件對城市影響能力及避免和減少火災事故對提高城市本質安全化指數具有重要意義[2-3]。
地理信息系統(GIS)作為一種現代化計算機程序同地理數據結合而成的地理空間分析模型,在對具備空間、非空間屬性的數據管理、操作、分析與顯示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結合智能研判火災告警、大數據云管理平臺,提高信息快速傳輸效率,從而能夠保障消防設備完好率,降低消防監管部門的執法難度,完善管理工作,增強消防隊伍的火災救援能力、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及損失,切實實現城市智慧消防化[4]。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構建了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模型,利用GIS對溫州市及其附屬地區的火災風險進行識別和分類,并通過對城市火災風險的預測,進一步了解城市火災風險等級的分布,為消防及相關管理部門預防和減少城市火災事故提供參考。
一、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一)溫州市消防火災現狀
浙江省溫州市位于浙江省東南部,轄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洞頭區4個市轄區和永嘉縣、平陽縣、蒼南縣、文成縣、泰順縣5個縣,代管瑞安市、樂清市、龍港市3個縣級市。據完全統計,溫州市2018-2022年期間合計共發生火災事故22439起,死亡人數達63人,受傷人數19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83億元。本次溫州市火災風險評估主體包含建筑物(超、高層建筑、地下建筑、產業園、小微園、歷史文物建筑、老舊小區)、消防安全重點監管單位、人口密度、消防物資數量及分布、專兼職消防隊配備情況等;溫州市火災消防安全情況主要包括火災發生頻率、原因、損失情況等方面的歷史數據。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為了準確評價溫州市區域火災風險的發生演變程度,最終使評價結果為優化消防資源配置和管理部門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價值,根據地域性火災類型和特征,建立二級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根據評價指標的及時獲取原則、溫州市轄區差異大小以及上下級指標含義重疊情況,同時參考國內同層次城市的指標設立情況和專家意見[4],對指標體系進行優化,剔除對結果影響較小的因素。本次評估選取了超、高層建筑、歷史火災分布密度、公眾消防意識、消防重點單位數量、城中村、老舊小區、老舊工業區、人口密度、消防水池及取水碼頭建設密度、市政供水能力、救援站點服務人口等11個因素構建火災風險評價指標,并根據對火災發生發展的不同影響程度將指標變量分為5個等級。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上述指標的權重,見表2。
對溫州市下屬各子轄區火災風險進行評估,通過城市實際數據及確定權重計算得到。GIS火災計算模型如式1所示[5]:
FRV=Wi(i=1…11)×(HRB+HFD+PFA+NFFP+GHE+ON+OIA+PD+FFW+DW+ROS)(1)
其中:FRV—火災風險的量化指標;HRB—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HFD—歷史火災分布密度;PFA—公眾消防意識;NFFP—消防重點單位數量;GHE—城中村;ON—老舊小區;OIA—老舊工業區;PD—人口密度;FFW—消防水池及取水碼頭建設密度;DW—市政供水能力;ROS—救援站點服務人口;Wi(i=1…11)—火災指標權重。
二、溫州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
(一)歷史火災分布密度
歷史火災分布密度如圖1所示,顏色越深,火災密度越高,表示近5年發生火災的次數越多,火災風險越高。溫州市近三年火災發生數量呈現下降趨勢,年均火災6000余起,每年以-11%逐年發生遞減,直接財產損失高達17994.52萬元。并且通過數據比對分析可知,當前火災主要發生在“樂清、瑞安、蒼南、永嘉和平陽。”該下降趨勢與近年來溫州市以及相關消防部門大力開展對火災的預防和宣傳工作有關,提高公眾和企業的防火安全意識,并加強對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同時,加強了城市防火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力度,提高城市火災應急救援能力[6]。
盡管火災數量呈下降趨勢,但對于溫州市來說,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大火災防控力度,加強對重點行業、高風險企業和無證經營場所的監管和執法力度,加強建筑、電氣和用火用電等方面的安全檢查工作,提高防火控制技術的應用水平,加強火災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培訓工作,促進全社會形成高度的消防防控共識,共同努力降低火災發生概率,保障轄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規劃區功能分區類型
目前,溫州市現有的三舊空間主要集中在舊村莊的城中村,該區域占據全部三舊空間的70%以上。整個三舊空間布局呈散點式分布的特征。在溫瑞平原沿線,三舊空間呈帶狀分布的聚集態勢,主要包括舊村莊和舊廠房。為進一步了解三舊空間的分布情況,采用GIS核密度分析方法,城市三舊空間的區域分析結果見圖2。溫州市的三舊空間主要集中在甌海區、鹿城區、龍灣區、洞頭區,分布較為均質。除以上主要區域外,溫州市其他各區也存在一些需要進行舊城改造和更新的空間。例如在老舊小區密集區域,可考慮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或拆遷重建,提升居住環境和居民生活質量。
(三)溫州市火災風險等級圖
借助GIS空間分析圖層疊加功能,結合前述指標和權重進行疊加分析,得到溫州市區域火災風險等級圖,見圖3。顏色越深,該地區的火災風險越大。結果表明:溫州市中心城區火災危險性較高的區域主要集中在鹿城區“廣化、五馬、浦鞋、大南、松臺”街道;永嘉主要集中于甌永嘉主城,整體較為均質;樂清主要集中在虹橋、柳白和主城區,龍灣則呈現帶狀分布;洞頭火災風險分布較為均質。從火險區域的分布狀況可以看出,目前火險區域主要是老舊社區、工業集中區和工廠倉庫集中區。
此外,基于溫州市歷年火災的統計分布,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結果與歷年發生火災的統計分布基本一致[7]。因此,本研究所涉及的溫州市火災風險評估結果基本準確,可為城市消防規劃建設提供科學依據,為火災事故指揮員確定滅火方案提供參考,也可為城市消防安全綜合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對策措施建議
溫州市及相關轄區未來在進行區域消防整治與防控過程中,可適當采取以下建議或措施。
(一)可利用GIS技術,在火災防控方面進行更為高效和精確的工作
通過收集轄區人口密度、建筑類型和消防設施等數據,使用GIS技術進行火災隱患評估和預測,找出火災易發區域和高風險建筑物。建立火災應急響應系統,在城市中設置火災報警器和監控攝像頭,并與GIS系統相連,實現火災自動報警和實時監測[8]。利用GIS技術進行火災風險模擬和演練,模擬火災發展過程,預測火勢蔓延范圍和速度,幫助消防部門做出更科學的處置決策,并利用GIS系統進行火災監督和評估,實時監測火災隱患整改和消防設施維修情況,并評估火災防控措施的實施效果。
(二)積極調整和完善城市總體布局,拆除舊城內影響消防安全布局的建筑
重點對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老舊社區進行科學規劃,拆除違章建筑,確保消防通道有效暢通并加強消防安全。同時,需及時改造電氣線路,并加強企業、居民用火用電安全管理。統一改造溫州及其下屬區域的老舊小區和木屋用電線路相鄰區域,部署必要的消防設施和設備,并考慮搬遷企業所在區域儲存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或設置安全防護隔離區,同時加大溫州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檢查,提高電氣安全和消防管理水平。加快城市消防站建設,全面覆蓋城市建成區,提升消防裝備水平,構建現代化的消防安全保障體系,提升城市的抗災和處置特種災害事故能力。加強消防隊伍的專業素質和裝備水平,完善火災應急救援體系,加強與醫院、交通運輸等部門的協作,提高火災應急救援效率與效果,推進火災監督和評估工作。建立火災數據管理系統,監控和評估火災隱患整改進展和消防設施狀態,加強對火災事故的調查分析工作,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以不斷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周巍.GIS技術在消防通信指揮系統中的應用[J].今日消防,2023,8(03):43-45.
[2]陳蕾.基于GIS技術的北京市某城區火災風險評估研究[C].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防火綜合技術分會,2022:328.
[3]張紅.基于GIS的應急消防指揮調度系統設計[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2,34(13):25-27.
[4]溫小鵬.基于GIS的區域火災風險評估及其在城市消防規劃中的應用——以福清市中心城區為例[J].福建建筑,2017(04):113-117.
[5]周亞飛,劉茂.基于GIS的城市火災風險評價及其在防災規劃中的應用[J].災害學,2010,25(S1):258-263.
[6]付萍.基于BIM與GIS技術的高層建筑消防火災定位研究[J].山西建筑,2022,48(13):189-191.
[7]楊婧,賀棟才.結合GIS技術的城市火災風險評估研究——以廣安市城市消防規劃為例[J].建筑設計管理,2017,34(08):61-64.
[8]袁純霞,姚禮楊,汪能.基于GIS對城市危化品火災的消防能力評估[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8(03):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