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伊始,位于洞庭湖區腹地的湖南省南縣已經忙碌了許久——這里是湖南省的小龍蝦主產區,每年3—6月是小龍蝦的出蝦季。當前正是產蝦高峰期,每天有90萬公斤小龍蝦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
從原產地銷售外運,一只只水田里的小龍蝦“爬”進天南海北的餐館,香辣彈軟的口感,成為無數食客的心頭好。而在廣袤的農村地區,小龍蝦“經紀人”為這條“美味”的物流鏈條狠狠地加速了一把。
卜亞飛是南縣茅草街鎮八百弓村的一名小龍蝦“經紀人”,他負責收購本村及周邊村的小龍蝦,通過專車運往冷鏈物流公司,發往重慶、江西、廣東、北京等地。
卜亞飛的工作時間是凌晨4點至中午12點。起床后,他需要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各地水產市場的商戶和同行,敲定當天小龍蝦的收購價格。由于收購價格是由小龍蝦的品質和市場走貨速度決定的,因此每天都在變化。
卜亞飛會早早地在收購點坐定,等待養殖戶送小龍蝦上門。為了避免高溫導致小龍蝦死亡,蝦農的起蝦時間往往在半夜。早上五點,天還沒亮,收購點門前已經車來車往、人聲喧囂了。
每天早上5點至7點是收購高峰,人來人往,一筆筆交易在這里發生。農村有了小龍蝦“經紀人”后,蝦農的銷售渠道增多了,水產市場的供貨量也更加穩定了。
小龍蝦養殖戶彭勇和卜亞飛相識多年,在他看來,小龍蝦“經紀人”的信息渠道廣,消息靈通,收購價格也很公道。彭勇說:“我們蝦農少了很多事,只要專心養好蝦就行。”
除了收購小龍蝦,卜亞飛有時還會拜訪養蝦大戶,一方面介紹當前市場的新動向和新需求,另一方面為養殖戶答疑解惑。
“我更看重的是和養殖戶建立良好的關系,這份工作還能帶動周邊不少人就業,我覺得很快樂。”卜亞飛說。
據南縣稻蝦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統計,全縣有1000多名像卜亞飛這樣的小龍蝦“經紀人”。他們疏通營銷渠道,作為銜接上下游市場的橋梁,幫助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從業7年來,卜亞飛看到如今農村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投身農業。
當前,南縣稻蝦產業面積發展至62萬畝,綜合產值155億元。“自我們南縣支持、鼓勵發展‘稻蝦共生’模式以來,大批年輕人回到家鄉從事稻蝦養殖。農村的路好了、水清了、田平了,各種農業培訓授課也開展得如火如荼,讓我覺得投身農業大有可為。”卜亞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