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燕
2023年,阿壩州林草系統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阿壩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省、州決策部署,在阿壩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林長制為抓手,壓實森林草原濕地保護發展主體責任,強力推進“七大保護行動”、深入實施“七大治理工程”,積極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持續推進黃河干支流生態防護帶建設,自覺肩負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責任,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
堅持保護優先,嚴格實施依法治理,不斷健全完善林草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推行森林草原濕地休養生息,牢牢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強化法治建設。配合開展《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濕地保護條例》修訂,以最嚴制度、最嚴法治保護林草生態;深入宣傳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嚴格執行森林限額采伐、林地草地用途管制,加強各類自然保護地規范化建設管理,嚴格履行建設項目進入自然保護地審批程序,上半年辦理征占用林地80宗、草原26宗。年內受理并按時辦結行政審批事項142件,群眾滿意率100%。
強化依法保護。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有效管護天然林5580.5萬畝、天然草原4728萬畝、濕地881萬畝、古樹名木1202株,鞏固退耕還林成果76.7萬畝,森林蓄積4.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6.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85.6%。加強國家142 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3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保護,保護率達95%,棲息地(原生地)保存率達100%。

野生動植物保護“2023 清風行動”聯合行動現場

黃河干支流域生態防護帶建設項目效果圖

人工種草效果圖

人工種草現場

森林植物檢疫執法現場
不斷加大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著力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扎實推進林草濕地修復治理。上半年完成營造林13.3萬畝、全民義務植樹151萬株、濕地恢復8.8萬畝、沙化土地治理鞏固8.1萬畝、人工種草19.2萬畝、草原改良67萬畝、圍欄建設12.5萬米、鼠害防治479.4萬畝。
全面完成黃河干支流生態防護帶建設。以工程建設結合以工代賑方式完成生態防護帶建設684.6公里(支流586.5公里,干流98.1公里)。截至目前,阿壩州已全面完成生態防護帶建設,累計建設總長度為741.5公里(干流135.7公里、支流605.8公里)。
扎實推進林草行業安全管理。嚴密防控森林草原火災,實現連續35年無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制定年度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計劃,科學編制年度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作業方案。完成松材線蟲病及其疑似死亡松樹春季普查219.7萬畝。完成林業有害生物越冬代調查和復查。做好植物檢疫工作,出動執法60次,檢查涉木企業154家,苗木花卉基地62個,排查木制包裝箱及光、電纜盤1963個,嚴防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做好非洲豬瘟預防、野生動物疫源監測等工作,啟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多點切入,全力杜絕林草行業重大安全事故。
充分發揮林長制引領作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重點工作,推動阿壩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推進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2023年3月10日,川甘兩省林草局聯合向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管理局)申請開展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成效評估,標志著若爾蓋國家公園已完成創建階段全部創建任務,進入成效評估階段。
深入推進林長制創新試點工作。按照“州試點、縣示范、鄉村有亮點”創新試點州建設要求,細化創新試點任務143個,建立“三單一函”工作機制分步實施。
持續推進綠色富民產業發展。持續推進產業基地改造提升,實施基地改造3200畝,加快產業園區建設,新增州級園區1個,晉級1個,開展培育2個,舉辦花卉(果類)節慶活動4個;按要求繼續設置生態公益性崗位22536 個,目前已下達中央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5904萬元,按照每個崗位1萬元/年補助標準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步,阿壩州林草系統將從強化對林草資源依法保護管理,強化森林草原火災預防管理,抓好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等方面持續發力,鞏固生態本底,提升生態質量,不斷為建成“一州兩區三家園”貢獻林草力量。

若爾蓋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