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偉
現在由于我國人民經濟水平的提高, 飲食習慣已經改變很多, 高熱量食物進食量也快速增加, 導致糖尿病發病率快速上升。有證據證實, 糖尿病是慢性腎病的主要病因。在西方國家, 糖尿病是終末期腎透析患者的主要病因之一。慢性腎病是糖尿病的重大并發癥。受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 復雜糖尿病的發病率在未來幾十年中也會增加。有證據證實在糖尿病發展過程中, 炎癥因素、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共同作用導致胰島素抵抗, 從而導致細胞結構、功能障礙和微血管變化, 導致糖尿病腎病[1]。此次試驗通過比較2 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腎病的血清炎性指標與免疫學指標變化, 研究其診斷的實際意義。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沈陽金域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收集的已明確診斷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是否合并腎病分為觀察組(合并, 38 例)和對照組(未合并, 62 例)。觀察組中男22 例, 女16 例;年齡36~75 歲, 平均年齡(52.6±7.8)歲;糖尿病病程5 個月~9 年, 平均病程(5.27±1.60)年。對照組中男39 例, 女23 例;年齡37~76 歲, 平均年齡(53.1±8.2)歲;糖尿病病程6 個月~10 年, 平均病程(5.88±1.81)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符合2016 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診斷要求;2 型糖尿病腎病診斷根據2017 年美國糖尿病協會修訂的要求[2]。
1.3 納入標準 ①滿足以上診斷標準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屬都了解此次試驗的過程, 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患有結核、腫瘤等疾病;②患有免疫或血液相關的疾病;③患者未能按要求在指定日抽血檢測及輸血;④研究期間患者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和發熱, 或使用抗生素與免疫抑制劑;⑤重度貧血、惡病質狀態或者內分泌功能嚴重紊亂;⑥合并嚴重的代謝性疾病;⑦合并嚴重的肝功能不全。
1.5 檢測方法 ①采集2 ml 空腹靜脈血, 采用乳膠增強凝集比濁法, 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hs-CRP水平;②通過免疫放射性分析法檢測IL-1 和IL-6水平, IL-1 和IL-6 套件購自南京江城生物試劑有限公司;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和雙抗體夾層法檢測TNF-α 水平, 套件是從北京浦威科技有限公司購得;④采集2 ml 靜脈血, 使用美國Beckmancouler Flow Cellular(EpicsXL)及配套試劑檢測CD3+、CD4+、CD8+、B 細胞百分比、NK 細胞百分比;⑤采集空腹血, 離心,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NII 全自動蛋白質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IgG、IgA 和IgM 濃度。
1.6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清炎性指標(hs-CRP、TNF-α、IL-1、IL-6)與免疫學指標(CD3+、CD4+、CD8+、B 細胞百分比、NK 細胞百分比、IgG、IgA、IgM)水平。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免疫學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的CD3+、CD4+、CD8+、B 細胞百分比和Ig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NK 細胞百分比低于對照組, IgA、IgM 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免疫學指標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免疫學指標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例數CD3+(%)CD4+(%)CD8+(%)B 細胞百分比(%)NK 細胞百分比(%)IgG(g/L)IgA(g/L)IgM(g/L)觀察組3873.17±10.56 41.84±6.04 23.74±3.04 17.54±3.11 14.37±2.84a 12.97±3.08 1.97±0.24a 1.72±0.41a對照組6275.24±11.04 43.17±5.76 22.57±2.86 18.04±2.67 15.71±2.46 13.68±2.87 1.74±0.311.49±0.37 t 0.9251.1001.9390.8532.4921.1683.9092.895 P 0.3570.2740.0550.3960.0140.2460.0000.005
2.2 兩組患者血清炎性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hs-CRP、TNF-α、IL-1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IL-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炎性指標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炎性指標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例數hs-CRP(mg/L)TNF-α(μg/L)IL-1(ng/L)IL-6(μg/L)觀察組3816.40±1.07a 3.24±1.05a 25.74±3.28a 1.08±0.62a對照組62 9.11±3.821.47±0.2721.07±5.271.47±0.31 t 11.47112.6454.9064.181 P 0.0000.0000.0000.000
糖尿病腎病是由糖尿病誘發的較為嚴重的一類并發癥, 其發病率很高, 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殘的關鍵病因。糖尿病腎病的最優治療策略是腎移植, 但是因為缺少足夠的器官代替, 并且花費很昂貴, 成功率非常小, 術后極易誘發異體抵抗的副作用[3-6]。所以現在比較能接受的策略是在疾病發作早期盡快診斷, 同時給予大量可靠的預防治療措施影響發病原因, 并減慢病情的惡化程度。有關試驗證實炎癥反應是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常見反應, 且患者的炎性因子如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IL)、TNF-α, 與患者的免疫狀況關系密切[7-9]。因此此次試驗通過對2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炎性因子和免疫指標進行檢測, 并與未合并腎病患者進行比較, 其目的是發現及早診斷2 型糖尿病腎病的有效手段, 并為進一步減緩2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病情惡化提供幫助。2 型糖尿病腎病本身就是一種微血管炎癥反應, 而炎性細胞因子的前體可以降低脂肪酶的活性, 引起不同類型血脂水平的改變。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NK 細胞百分比低于對照組, IgA、IgM 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2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NK 細胞百分比低于未合并腎病患者, IgA、IgM 水平高于未合并腎病患者。這一結果是因為2 型糖尿病腎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發展過程是一個復雜的機體免疫系統自身調節的異常過程。相關試驗結果顯示2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NK 細胞百分比會明顯下降[5], 這和本研究結果相同, 證實了通過NK 細胞誘發的免疫能力被影響, 進而干擾人體的免疫能力。同時IgA、IgM 水平高, 體現免疫能力和2 型糖尿病腎病的惡化聯系緊密。本研究結果還證實, 2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hs-CRP、TNF-α、IL-1 水平比未合并腎病患者的2 型糖尿病患者明顯上升, IL-6 顯著下降。這是由于hs-CRP 在2 型糖尿病腎病中的升高, 可能引起腎血管內皮細胞和膜細胞損傷, 從而引起白蛋白排泄率增高, 導致病情進展。TNF-α 可以誘發許多形式的生物學反應, 可能影響機體的免疫能力。長期的高糖會加速分泌TNF-α,誘發腎小球膜細胞受損, 導致2 型糖尿病腎病[10-12]。IL-6 通過腎系膜細胞分泌, 而2 型糖尿病腎病會影響腎系膜細胞功能, 從而導致IL-6 濃度下降。
綜上所述, 通過檢測2 型糖尿病患者NK 細胞百分比、IgA、IgM 和hs-CRP、TNF-α、IL-1、IL-6 水平,可以及早診斷患者是否合并腎病, 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