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嶸
在小說《圍城》中 ,三閭大學的每個教師都有一個標簽。當方鴻漸第一次聽到自己的標簽后,“又驚又氣”。
標簽無處不在,這些標簽對一個人的影響,甚至會超出你的想象。
經濟學家熊秉元說,貼標簽也有積極正面的含義,對人和事物迅速形成初步和表面的印象,可以大幅降低行為的成本。當你聽說你的相親對象是“花花公子”時,會拒絕這次相親。當你聽說某人“非常自私”時,也會盡量避免和此人合作。這時的標簽就節省了我們的行為成本。

但標簽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旦我們對人使用標簽,就很容易簡化事物,產生判斷偏差。
美國心理學家哈羅德·凱利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要求學生在下課后對新任課老師做出評價。學生們事先都拿到了新老師的生平簡介。其中一部分學生收到的簡介重點描述了新老師心地善良,而另一部分學生收到的簡介則重點描述了新老師性格冷靜,這是簡介中唯一的區別。
收到新老師心地善良簡介的學生給出的評價更為積極;而拿到另外一份簡介的學生則認為這位老師自我封閉,而且有距離感。事實上,這些學生身處同一課堂,但這點信息差異就已經足夠影響學生進行評價了。
我們得到一個標簽,就會不自覺地戴上一副有色眼鏡,而不再關注那些雖然重要但沒在你劃定范疇內的信息了。
“選秀”是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球隊選拔優秀的新生代球員的重要制度,美國經濟學家巴里·斯托等人研究了NBA選秀結果對籃球運動員職業生涯的影響,并深入觀察了二百四十一位籃球運動員在NBA球場上的得分數據。經濟學家通過數據發現:教練實際上是依照球員在選秀中的排名情況安排球員的出場時間的。選秀排名是教練評價球員的重要指標,它成為一種標簽,教練根據它將球員評定為“頂尖的”或者“差勁的”。那些選秀排名靠后的球員盡管可能在場上表現積極,并拿下很多分數,但“差勁的”這個標簽會一直伴隨著他們,因此上場的機會也更少。那些排名靠前有著“頂尖的”標簽的球員,無論表現如何,都有更多機會上場,這種標簽會一直跟隨球員,影響長達五年。
標簽不但使得外界對待他人的看法發生了扭曲,也會改變自己對自己的認識。
經濟學家卡拉·霍夫等人研究了印度的種姓制度和傳統思維的不利影響,他們進行了一個實驗,實驗對象要解答迷宮難題,如果他們解出了所有的題,就可以獲得豐厚的貨幣獎勵。低種姓和高種姓的人在實驗中的表現并沒有大的差別。但當實驗中用姓氏來點名時,差異就出現了——在印度,一個人的姓氏體現出他的種姓。只要實驗對象在公眾場合聽到有人大聲念他們的姓氏,他們的自我標簽就開始起作用,相對于高種姓的實驗對象,低種姓的實驗對象解決迷宮難題的數量減少了23%。即使成功解題可以獲得豐厚獎勵,也不能改變這一情況。
我們在避免通過標簽來評價一個人的同時,也要努力撕掉身上的負面標簽,給自己貼上積極的標簽,或以某種標簽為目標,重新塑造自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克爾洛夫說:“一個人一旦給自己貼上某種標簽(真實和想象的某種組合),就會在言談舉止各方面來根據這種標簽取舍,努力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