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微課
課標導覽
通過了解日本明治維新等史事,初步認識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
溫故知新
比較俄國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
隨堂練習
1. 1853—1854年,某國海軍艦隊兩次強行進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開國門,否則開戰。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其他西方國家接踵而至,幕府統治發生動搖。材料中的“某國”應是()
A. 荷蘭 B. 美國
C. 英國 D. 法國
2. 1873年,明治政府進行地稅改革,允許土地買賣,持有土地執照者向政府繳稅。地稅是政府進行新式企業投資、支持私人資本的主要資金來源。這表明日本地稅改革()
A. 為殖產興業提供條件
B. 強化明治政府中央集權
C. 加速農業資本主義化
D. 學習西方工業發展模式
3. 19世紀中后期,“日本官員們穿上了燕尾服,理發館的生意開始忙碌起來,男人們剪掉發辮,修剪成西式短發”。這些現象的出現是由于日本政府()
A. 提倡“文明開化”
B. 實行廢藩置縣
C. 號召“殖產興業”
D. 建立新式軍隊
4. 19世紀中期,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出人意料的是它將此作為自己棄舊圖新、迎頭趕上的機遇。日本“棄舊圖新”指的是()
A. 大和統一? ? ? ? ? ? ? ? ? ? ? B. 大化改新
C. 倒幕運動? ? ? ? ? ? ? ? ? ? ? D. 明治維新
5. 1869年,日本柳生家的一郎賣了土地到工廠工作,二郎應征入伍,三郎上了免費的學校。下列與柳生家的生活變化有關的措施是()
A. 大化改新 B. 廢藩置縣
C. 明治維新 D. 文明開化
6. “1871年8月,巖倉具視等人調集一萬御親兵于東京,進行武力威懾,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東京,當面宣布了廢藩置縣詔書,并表示他們必須強制在東京居住,領取國家俸祿。”明治政府的這項措施()
A. 實現了富國強兵
B. 加強了中央集權
C. 達到了文明開化
D. 改革了經濟制度
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70年,日本興辦了第一家報社。到1883年,全國報社增至199家,1890年更達716家之多。大批著作被翻譯出版,報紙、雜志如雨后春筍般興辦起來,它們廣泛介紹歐洲的工業文明,報道時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識深入到民眾中。政府頒布法令,定西式禮服為官員禮服,提倡人們穿西裝。西餐館紛紛開業,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有軌馬車、人力車與火車一起,取代了騎馬和乘轎子,成為人們新的交通工具。
材料二 日本明治維新時……依據英國的模式建設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等;參照法國模式變革法制,改革軍事,海軍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1889年頒布的《日本帝國憲法》以《德意志帝國憲法》為藍本,確立了同歐美各國民主政體大相徑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1)根據材料一,概括促進日本近代社會轉型的主要因素。
(2)根據材料二,指出日本向西方學習的特點。
(3)綜合上述材料,指出日本社會的轉型順應了19世紀中后期世界歷史發展的哪一潮流?這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背景:倒幕運動
性質:資產階級
主要措施:廢藩置縣 殖產興業 文明開化
影響:發展資本主義 對外侵略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