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晶
約翰回憶:17世紀初,我的祖上開了一家棉紡織手工作坊,規模極小,只為補貼家用。那時國王查理一世總是征稅,我家作坊舉步維艱。直到后來……這種情況才得到控制。
問:17世紀末,英國發生什么重大革命限制了國王的權力?
答: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力,此后,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
約翰回憶:當時家族里也有人在海外發了財來投資,爺爺卻不以為然,他覺得那是不義的暴利。爺爺更關注技術,在作坊細化分工的基礎上更好地紡紗織布。這一時期,來作坊做工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大都來自農村。
問:17世紀,英國如何在海外獲得暴利?為何有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進入作坊?
答:英國通過殖民掠奪,如“三角貿易”等方式獲得暴利。英國通過“圈地運動”迫使農民離開土地進入城市作坊。
約翰回憶:到了18世紀初,我家工場規模擴大不說,各地的訂單也雪片般飛來,家里人真是既興奮又犯愁。為增加產量,我家也迅速買進了新機器,父親開始考慮建個新工廠……新工廠里我們能使用水力,但也得聽天由命——冬天來臨或遇上旱年,生產就大受影響。但蒸汽機的改進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但是,唉!原料運來慢,產品運到市場也慢,這不耽誤生意嗎!交通再方便點就好了!
問:訂單增多,約翰家為什么犯愁呢?蒸汽機的改進幫了什么大忙?“運輸難題”是如何解決的呢?
答:手工生產效率低下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蒸汽機的改進使工廠可以遠離河流,設在市場繁榮、交通發達、便于采購原料和招募工人之地,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成功,開啟了鐵路時代,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運輸難題”也因此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