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意
“可能在眾人的印象中,法官都是坐在審判臺上的,但在現實中,我們常年奔走在山林地頭……”20年間,她帶領團隊風里來雨里去,踏遍茂名信宜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累計翻越山路八萬多公里,辦理民事案件3500余件,無一錯案。她就是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優(yōu)秀法官、信宜市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庭長彭秋香。

廣東茂名信宜地處粵西山區(qū),境內崇山峻嶺,山巒連綿。當地群眾文化水平較低、法治意識欠缺,而且民事糾紛比較多、案情復雜,同時司法資源相對緊張。“在山區(qū),有時一棵樹鄰里都要爭,10厘米的路都不讓。一旦這些糾紛進入到訴訟程序,耗費的人力成本就很大。”
2004年4月,彭秋香從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畢業(yè),考入了信宜市人民法院。從2006年開始,彭秋香一直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她干過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民二庭副庭長、民一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身份在變,但處在辦案一線的狀態(tài)始終沒變。她曾給自己立下一條規(guī)矩:寧可自己跑現場、下基層,也不讓老百姓花錢、花時間來縣城打官司,盡量把司法服務送上門。
2021年9月,村民阿成因為一條排水溝將同村村民阿光告到民庭。彭秋香安排好手頭的工作,便跟隨阿成翻過兩座大山,來到現場。只見阿成家祖屋的后山腰上有一條橫貫山腰的排水溝,水從這里排走,可以防止積水導致后山腰泥土塌陷。后來,因為阿光的挖掘機作業(yè)時填平了沿路排水溝,但沒有預留新的排水溝,導致阿成的祖屋存在安全隱患,雙方因此產生了糾紛。
“我不要什么賠償補償,我就要他把排水溝恢復原狀!”阿成顯得很不滿?!坝屑m紛就解決,少動氣。”彭秋香約上阿成、阿光和村干部一起到現場勘查并協(xié)商調解。對于如何修復排水溝,雙方各執(zhí)一詞。彭秋香苦口婆心,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調解,就如何重新修一條排水溝的方位、時間、費用等問題終于達成一致意見。此時已夜幕降臨。

彭秋香在認真工作

彭秋香在為村民排憂解難
2022年7月,彭秋香受理了一起鄰里糾紛。原告與被告兩家房屋相鄰,原告認為是被告的挖掘原因導致其屋前擋土墻發(fā)生坍塌,嚴重影響了房屋安全,要求被告賠償3萬元。為查明事實真相,彭秋香決定去現場走一趟。彭秋香和書記員過田埂、村道,跋涉山路,終于到了目的地。顧不上休息,彭秋香立即到實地勘察、了解情況。
“被告的挖掘行為確實對房屋地基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原告房屋地基不牢固也是導致坍塌的原因。這里面的損失大家都有責任,具體各承擔多少還要看評估?!迸砬锵愀鶕F場勘察的情況,分別對原告和被告進行了說明。同時,她還耐心勸說:雙方不僅是村民,還是鄰居,鄰里之間應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即使有了糾紛,也應和平解決,做到以和為貴。正是基于彭秋香的耐心和專業(yè),原告和被告雙方的情緒逐漸平和下來。最終,經過開庭、司法評估、協(xié)商賠償方案,這起鄰里糾紛案得到了圓滿解決。
20年間,彭秋香不知翻過多少大山,穿過多少林地,磨破多少雙鞋。一次臺風天氣,為了送達被當事人拒收的離婚應訴材料,彭秋香被雨淋得渾身濕透。還有一次在調解歸來的途中,因下雨導致山體滑坡,彭秋香險些被泥石流沖走……“心里也有過委屈,還有后怕,可為老百姓解決了實際問題,這也值了!”
如何在情理與法理的融合中尋找平衡點,體現司法溫度,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彭秋香一直思考的問題。
彭秋香辦理過的一起遺產繼承糾紛案讓她記憶猶新。2022年5月,伍某病逝,她的妹妹因伍某的遺產繼承、撫恤金分配等問題,與伍某的丈夫李某吵得不可開交。伍某的妹妹認為李某在妻子患病期間照顧不周,并存在遺棄行為。接案后,彭秋香團隊迅速組建“法院+婦聯(lián)”訴前調解小分隊,翻山越嶺走訪當事人,但調查結果卻與伍某妹妹的說法有出入。
原來,伍某在當地醫(yī)院確診后,依據病情,醫(yī)生建議保守治療。但伍某的妹妹不甘心,帶伍某到廣州進行醫(yī)治,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伍某去世后,她的妹妹憋著一口氣,便要求李某分擔醫(yī)藥費。李某也有苦衷,之前他既要打工,還要照顧上學的孩子,但即使如此他也從未放棄過對妻子的治療?!按蠹叶己煤孟胂?,這樣的爭吵,孩子心里不難受嗎?咱們現在是不是都要多為孩子考慮考慮?”彭秋香的一席話,終于讓雙方打開了心結,握手言和,他們一致同意將伍某的大部分撫恤金留給未成年的孩子,并簽訂了調解協(xié)議。
同樣讓彭秋香牽掛的,還有山區(qū)那些父母離異的留守兒童。在一起離婚案件中,由于母親常年在外務工,年僅10歲的男孩從小缺少母愛關懷。彭秋香就撫養(yǎng)權問題于庭審前詢問男孩的意見,“我很久沒有見過媽媽了,都認不出她了,你能讓她抱抱我嗎?”男孩對彭秋香說出了這個小小的心愿,身為母親的她被深深觸動,眼眶一下紅了。在案件調解階段,彭秋香向男孩的父母轉述了男孩的想法。在彭秋香動情的勸說下,母子倆在調解當天見了面,男孩終于盼來了母親的擁抱?!芭矸ü?,謝謝您,我今后一定會好好管孩子。”那位母親愧疚地說。
彭秋香還嘗試著寫“判后寄語”。在2020年的一宗離婚案中,雙方當事人均同意離婚,但對孩子撫養(yǎng)權問題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經多方調解不成后,彭秋香結合案件實際及收集到的證據,依法判決準予雙方離婚,同時,還解決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問題。判后,她寫下了溫情的“判后寄語”:“婚姻是人生旅途中非常重要的一站,卻不一定是終點站。離婚是婚姻關系的結束,卻是孩子另一段人生的開始。為了孩子,請給愛留一些余地、給親情留一絲空間?!边@份寄語送到當事人手中時,他們被深深地觸動了,并鄭重表示,離婚后依然會履行好為人父母的責任,給予孩子加倍的愛和正確的引導,做合格的父母?!霸谖铱磥恚Y案并不是結束,不僅要爭取‘案結事了’,還要注重后續(xù)對當事人的幫扶和關愛。”彭秋香說。
要公正辦案,廉潔是根本。彭秋香時刻警醒自己堅決杜絕辦理關系案、金錢案、人情案。她辦理的3500多件案子件件公正,無一錯案。在一起離婚案件中,一位好友登門說情,表示原告是其親戚,希望彭秋香能支持原告的訴求。但是彭秋香不為人情所動,反而耐心勸說好友,向好友表明該案不符合判決離婚的法律規(guī)定,希望好友能勸說原告珍惜家庭。好友聽后憤懣不已,拂袖而去。最終法院判決不準予原告和被告離婚。彭秋香認為法官一定要堅持原則,堅守公正,維護法律的神圣與尊嚴。
茂名信宜市法院是司法體制改革第二批試點單位。由于改革率先在發(fā)達城市推行,信宜在改革過程中并無先例可循。如何實行民事案件“繁簡分流”,成為擺在山區(qū)法院面前的大難題。2017年彭秋香臨“難”受命,帶領團隊成員夜以繼日,走遍了全市20個鄉(xiāng)鎮(zhèn),下沉基層聯(lián)系村干部,面對面走訪村民代表,了解群眾對訴訟服務最迫切的需求,研究山區(qū)法院民事訴訟案件特點。
風里來雨里去, 彭秋香終于帶領團隊走出了具有山區(qū)特色的“繁簡分流”新路子:確定民事速裁案件范圍,綜合利用“送達組+信息化”手段提高送達效率,改革庭審方式、建設巡回辦案點、簡化裁判文書制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繁簡分流”民事速裁機制最終在這個山區(qū)法院落地生根。
有一次,在辦理征地款分配糾紛案件時,當事人從庭前準備到簽領調解書僅僅用了兩個小時。當事人開心地說:“原本以為要幾個月才能解決的事情,想不到我只來了一趟就解決了?!碑斒氯四玫秸{解書時,一個勁兒地稱贊信宜市法院辦事效率高。2017年至2019年,彭秋香帶領的民事速裁快審團隊,僅用全院3%的人力,辦結了全院11%的民事案件,民事速裁案件的平均審理周期比改革前縮短了約50天,極大地提高了審判速度和質效。
2018年1月,信宜法院以彭秋香的名字命名創(chuàng)建“彭秋香創(chuàng)新工作室”,把“繁簡分流”改革融入到工作室中。2019年7月,彭秋香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圈”——民事速裁案件審判,成為一名家事審判法官。彭秋香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彭秋香曾遇到一位特殊的當事人——聾啞人小麗,庭審中小麗用手語表達自己的訴求,彭秋香卻看不懂,既著急又心疼。于是,她邀請了特殊教育學校的手語老師擔任庭審翻譯,在小麗與法官之間搭起了溝通橋梁。彭秋香還特地跟老師學習了一些常用的手語,當她用手語比劃“為了女兒,消消氣”時,小麗和她的丈夫怔了一下。后來,小麗的丈夫當庭承認錯誤,小麗表示愿意撤訴。庭后,小麗的丈夫說:“法官都能為了我們的小家專門學習手語來勸和,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眼前的幸福呢?”
2023年7月的一天,已是下午5點40分,彭秋香在完成一起民間借貸糾紛調解后,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到一起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家中進行回訪。阿芳與阿斌在彭秋香的主持下調解離婚,12歲和9歲的兩個女孩由阿芳撫養(yǎng)。年輕的單親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她們的生活一直讓彭秋香牽掛著。這次彭秋香給她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其家庭符合申請市婦聯(lián)助學金的條件。對靠手工編織維持生計的阿芳來說,這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彭法官,謝謝您把我們記在心上,我會盡好母親的責任,教育好孩子們。”阿芳的眼里閃爍著淚光,也閃爍著希望。
彭秋香曾獲全國優(yōu)秀法官、全國十佳法官、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她深感光榮與自豪?!斑@是黨和人民對我們堅守在審判一線的法官工作的肯定。我將不辱使命,堅決守護好大山里的公平正義!”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