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

將臥室改裝成“暗室”,利用小孔成像、凸透鏡成像原理將窗外風景“搬”到屋里,躺在床上就能欣賞大自然的風景,仿佛在看一場超高幀率的電影……最近,趙琦的短視頻讓網友見識了“理科生的浪漫”。這個曾經的能源工程師如今化身科普博主,將硬核的數理化知識生動有趣地展現給大家。
趙琦從小性格內向,當別的小朋友到外面玩時,她卻喜歡待在家里看書。她從小愛看《十萬個為什么》,遇到問題總會下意識地問:“為什么會是這樣?”高中時,她從小就開始看《科幻世界》,成了資深的科幻小說迷。因為數理化成績優秀,她成功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專業。大二時,她和同學組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做的管道機器人獲得了三等獎。
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畢業后,趙琦進入深圳一家為石油公司提供服務的外企工作。她的工作是坐著直升機去海上平臺給油井安裝電泵。4年后,她被調到英國工作,后來又去了非洲加蓬、美國等地工作。雖然一直從事與技術相關的工作,但閑暇之余,趙琦喜歡看科普類視頻,有時候在國外網站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視頻,她特別想用中文分享給大家。
2020年,趙琦嘗試在抖音上做科普類短視頻,她為自己取名皮卡悠。最初,她發布的是一些數學博弈小游戲,在“玩尼姆游戲如何一直贏”中,她告訴大家玩尼姆游戲的必勝策略是通過二進制找到平衡點。

本文主人公趙琦
隨后,她又用數學公式告訴大家玩拋硬幣游戲時怎樣才能一直贏?如何用一盒火柴玩一個不會輸的小游戲?有些網友看完直呼“好燒腦,看不懂”。也有網友在評論區表示:“看起來很好玩,趕緊找個人試一試?!薄昂兔妹靡黄鹜?,贏了杯奶茶,真的挺有意思。”
網友的正向反饋給予了她很大動力,趙琦決定在短視頻領域深耕。正好那段時間,她的工作壓力很大,覺得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叭松敲炊?,我要用有限的時間多去體驗,也要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多努力?!碑斱w琦說出準備辭職去做短視頻的想法,家人都很支持她。2021年,她回到國內,成為一名抖音平臺的知識創作者。
成為專職短視頻博主后,趙琦一門心思都撲在了怎么拍出優質的視頻上。她的視頻內容不再局限于數學博弈小游戲。她用光學原理做出亮閃閃的彩色糖葫蘆,沒有加一滴色素;用洗潔精、瓜爾豆膠、泡打粉等材料吹出超大的泡泡;她把導線和一片銅網相連接,操控著一臺無人機飛到高空去捕捉電荷……
最初,很多人反饋說看不懂她拍的視頻,趙琦便進行了反思。原來是因為她的語速太快,于是,之后講到比較復雜的理論時,她會特意把語速放慢,并多做一些比喻,讓科學知識更好懂一些。
科普視頻創作全由趙琦一人獨立完成,為此,她還自學了攝影、剪輯、MG動畫、繪畫、木工等技術。她從不擔心靈感會枯竭,她認為科學界的知識太豐厚了,只要有好奇心,選題是無盡的。她有自己的選題清單,遇到感興趣的內容會及時記錄在冊,等待合適的時機購買所需材料完成創作。
海市蜃樓一直讓人們感覺非常神秘。有一次,趙琦看到家里的魚缸,便突發奇想:能不能在魚缸里造一個海市蜃樓呢?
“光線在不同密度的空氣中傳播的折射率是不同的?!?/p>
“靠近海面的空氣溫度更低,密度更大,光線會劃過一條向上彎曲的弧線,讓你看到原本在海平面以下的景象,或者是漂浮在空中的景象?!?/p>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讓魚缸里的液體濃度下濃上稀,就能在魚缸里復刻出海市蜃樓。想法很簡單,但操作起來卻沒那么容易。趙琦一開始用白砂糖增加濃度,但慘遭失敗。原來是食用白砂糖的純度不夠,導致魚缸里的水不久后就渾濁發黃,海市蜃樓變成了沙塵暴。因為制作過程沒有任何參考,經過前后兩個月的折騰,她的實驗依舊沒有成功。
“失敗的海市蜃樓”實驗視頻發布后,網友們紛紛變身化學優等生,對于新溶液的選擇積極出謀劃策。在大家的鼓勵下,趙琦決定從頭再來。她試了糖水、鹽水、甘油,但都失敗了,之后又經過反復測試,最終選定了聚乙二醇。經過15天的放置,溶液成功分層,接下來奇跡出現了!
“好厲害,腦洞與實力并存?!薄暗谝淮嗡⒍兑粲猩衔锢碚n的感覺?!薄斑@才是我想看到的抖音?!本W友們紛紛稱贊。這個在魚缸里復現海市蜃樓的視頻,在抖音上獲得了45萬的點贊量,觀看量接近1000萬。
也有少數人質疑,“做這些實驗到底有什么用?”“有什么意義嗎?”
趙琦說:“對我來說,讓一個想法和一個科學原理得以實現,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義,我也很享受這個過程?!?/p>
的確,自從做了科普視頻,日常生活中內向、不善表達的趙琦像變了一個人。多年理工科的學習鍛煉了她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她特別擅長把復雜的東西抽絲剝繭,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出來。
有一天早上,趙琦醒來看到光從窗簾的縫隙中透進臥室,在天花板上映出一點點像樹的影子,影影綽綽,看不真切。她知道這是小孔成像的原理,于是便想用這個原理做點有意思的實驗,把外面的景色整個投進屋子里來。
她首先測量窗戶到墻壁的距離,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選擇焦距3000毫米的凸透鏡,然后選擇合適的位置,將凸透鏡貼在窗戶上,接下來在窗戶上貼滿錫紙,將臥室變成了一個“暗室”。

這些對趙琦來說并不難,操作很簡單,但前期準備工作很耗時,前前后后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她試過使用遮光窗簾、黑色塑料布來遮住全部光線,但效果都不佳,最后用了錫紙才終于將臥室改造成了“暗室”。起初,她將一個帶有小孔的紙板貼在窗戶上,但孔開小了,屋子里非常暗,最后的成像也很暗;孔開大了成像又模糊,不清楚。后來她把帶孔的紙板換成凸透鏡就好多了。隨后,連續兩周陰雨天氣讓她不得不中斷了拍攝計劃。
終于等到了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她可以靜靜地欣賞來自大自然的“投影”:淡水河在她的屋頂緩緩流淌,云朵在墻壁上“舞動”,對面樓上晾曬的床單隨風飄蕩,“藍衣小哥”載著她的外賣即將送達……就像在看一場超高幀率無比真實的電影。
“有一些知識,我們本以為沒什么用,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些知識做出非常有趣的事情。”對于最后呈現的效果,連趙琦自己都感覺很驚訝,她沒想到畫面那么清晰、那么好看,整個房間都鋪滿了外面的景象,那種震撼的感覺是視頻里拍不出來的。
這段視頻播放量超過390萬,有網友留言稱“太酷了,這是實時監控吧!”“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還有不少行動力強的網友紛紛學著視頻里的方法,做起了這個實驗。
能被這么多人關注,趙琦非常高興,最讓她高興的是她的視頻引起了很多學生和老師的關注?!澳馨岩曨l私發給我嗎?我上課的時候可以用,謝謝。”“好棒!物理老師來借用視頻。”“今天老師在課上播放你的視頻啦!”她曾收到過一個高中生的私信,說自己以前覺得書本上的知識很死板,難以理解,但看完她的視頻后,突然就通透了。
“發揮教育作用不是我做視頻的初衷,但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壁w琦意識到,知識型內容也可以有很廣泛的受眾,這更加增強了她堅持下去的決心。
其實,每個作品的準備過程都并不簡單,趙琦需要閱讀大量資料。閱讀完成之后,她并不會把知識一股腦兒地講出來,而是會先梳理一遍。最終,她會挑選出10%~20%最吸引人的知識素材放在視頻里。只有這樣,科普作品才足夠接地氣,即便是沒有學過數理化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看得懂。
“如果科學知識是一個比較難啃的東西,那么我要就給它包一層糖漿,讓它變得好吃一點。”未來,趙琦將繼續做好視頻,她希望有一天能創建自己的工作室,將更多的想法變成現實。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