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智勇
美國辛辛那提市,俄亥俄河穿城而過。遙遠的太平洋彼岸,碧波如玉的柳江鑲嵌在廣西柳州市的城市版圖上。這兩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早在35年前就開啟了如水般交融的友誼之旅。
柳州市自1988年與辛辛那提市開始友好交往。多年來,雙方在政府間互訪、教育、文化、旅游、經貿、醫療、藝術等領域開展了廣泛交流與合作。
2008年,辛辛那提市向民間募捐十萬美元,柳州市投入配套資金,由中美兩國建筑設計師合作,在柳州市龍潭公園內興建辛柳友誼園,紀念柳州與辛辛那提締結友好城市20周年。該園以“友誼可以縮短最長距離”為設計理念,將辛市的標志性橋梁按比例縮小“移植”到園中,將極富兩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園景觀緊密相連,展示辛市的皇后廣場、景觀亭和柳州的龍廣場、柳州奇石等景觀,透露出濃郁的中西方園林文化精髓。同年11月,辛辛那提市市長專程率領50多名友好人士出席友誼園開園儀式。兩市市長共同在園內種下桂花樹,寓意柳州與辛辛那提市友誼源遠流長、四季長青。
一橋連兩園,一樹結友誼,東西方文化在此匯聚。“園里栽培的植物都是我們與辛方通過一封封郵件溝通確定的,所有藝術品都是從美國漂洋過海運到園內。”龍潭公園管理處主任陳瑜說。廣西藝術學院何鎮海教授是當年設計友誼園的主要負責人,回憶起橋梁浮雕圖案的創作過程,他說雙方以各自城市的代表性人文景觀進行創作,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
友誼園見證了柳辛兩市締結友好城市35周年的許多重要歷史時刻,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曾遠道而來一睹風采。藍花楹、馬褂木蓬勃生長,皇后廣場、巨龍廣場東西對望,一座友誼橋連接辛園和柳園,當年兩市市長共同種下的桂花樹,如今已是參天大樹,向眾人講述中外相通的動人故事。交流互鑒讓友誼之樹愈發枝繁葉茂,樹下的相知之誼正在延續。從一棵樹到兩座城,當年播下的友誼種子已經在兩市人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自1994年起,兩市啟動教師交流項目,柳州市每兩年組派一個8至10人的英語工作者團赴辛辛那提市開展為期5個月的住宿學習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英語語法、發音、寫作、演講、詞匯、閱讀、美國俚語、英語教學技巧等。項目現已完成14批,累計培訓了柳州市中學教師、公園和博物館英文講解員及其他英語工作者93人次。
美方帶課老師大多是熱愛中國文化的退休教師,有不少人曾多次來到柳州交流,對雙方文化都很熟悉。其中,詞匯課老師喬獲得過“柳州市榮譽市民”的稱號,他長期參與項目的志愿服務,用真心真情迎接來自遠方的客人。
“我依然不敢想象,我能在海的另一邊,體驗完全不同的生活。”2017年,在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學習期間,中學老師趙明翠在《第十四批赴美教師交流學習報告》中寫下了這段話。“在辛辛那提市的交流豐富了我的人生經歷,我收獲的不僅僅是英語水平質的提升,更是國外先進教育理念的浸潤。”趙明翠說,美國人對公益事業的熱愛讓她感觸很深,她也想通過公益課堂讓更多學生受益。6年后,在山的這一邊,趙明翠將赴美學習的所見所聞所感付諸實踐,在她所任教的學校開展免費的家長教育課程,組建教師隊伍,為家長提供一對一個案咨詢服務。她所創作的家庭教育課程《擊穿閾值,倒逼成長》在2022年柳州市教師培訓優秀典型案例評選活動中獲獎。

第14批學員小學老師覃瑤瑤說,住家訪問是段愉快的經歷。在辛市退休教師邁克尓家住時正值中國春節,邁克尓便帶她去中國餐館吃飯,平時也帶她去超市選購袋裝的柳州螺螄粉,讓她在異鄉也能嘗到家鄉的美食。她也為邁克尓一家做了不少中國菜肴,相處十分融洽。
在柳辛兩市教育工作者的密切交往中,學員們被辛辛那提市文化氛圍所吸引,也被老師們的熱情友好所打動,許多暖心故事和友好佳話不斷涌現,匯成了心心相印的動人樂章。
結好35年以來,兩市持續深化文化、教育、醫療、餐飲等領域交流,組織多批次市民代表團互訪,2018年,兩市簽訂了《柳州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辛—柳姐妹城市委員會交流備忘錄(2019-2023年)》,進一步加強兩市民眾友好交往,促進民心相通。
“藝術交流拉近了兩國人民之間的距離。”廣西藝術學院教授何鎮海深有感悟。2019年,7名柳州籍藝術家前往辛辛那提市進行現場寫生交流繪畫創作,何鎮海也是其中一員。兩國藝術家在聯合畫展、即興創作等活動中增進對彼此文化的理解,通過優秀的繪畫作品傳播姐妹城市情誼。
柳州還邀請辛辛那提青少年參加柳州市舉辦的“友城繪”國際友好城市少年兒童繪畫展,兩市青少年在畫中描繪中美友誼的生動場景,友誼在兩市友好事業新生代的心中生根發芽。
患難見真情。2008年我國四川遭遇特大地震,2009年柳州遭遇洪澇災害,辛—柳姐妹城市委員會和友好組織發起了向柳州的募捐行動。此外,還向柳州市致柳特教學校捐款1萬美金和電腦、書籍等用品。
今年是柳州與辛辛那提締結友好城市35周年,為了慶祝這一“珊瑚婚”,兩市正積極籌備35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期望在未來繼續從兩市的母親河身上汲取平等、友好的相處智慧,推動兩市友誼的航船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