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珍 趙貴仙 張晗
【摘 要】目的 分析上頜前牙單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因上頜前牙單牙缺損于我院進行治療的4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24)與對照組(n=24)。對照組予以上頜前牙單牙延期種植延期修復,觀察組予以上頜前牙單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比較兩組牙槽嵴寬度變化、探診深度、軟組織改良齦溝出血指數、紅色美學指數、種植成功率及種植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M4、M3、M2及M1牙槽嵴寬度均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探診深度、軟組織改良齦溝出血指數低于對照組,紅色美學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整體美觀度、咀嚼功能、色澤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種植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上頜前牙單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上頜前牙單牙缺損的修復效果確切,能夠減少骨量吸收,有利于骨組織生長,同時改善植體周圍軟組織功能,能夠在保證美觀度的情況下提高種植成功率,患者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上頜前牙單牙;骨量;植體周圍軟組織
中圖分類號:R7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17-0017-04
Clinical Effect of Immediate Implant Restoration of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ZHANG Shi-zhen, ZHAO Gui-xian, ZHANG H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Qianxi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Xingyi 5624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mmediate implant restoration of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Methods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48 patients with single tooth defect of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24) and control group (n=24).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elayed implantation and delayed restoration of single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mmediate implant restoration of single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The changes of alveolar ridge width, probing depth, soft tissue modified gingival sulcus bleeding index, pink esthetic score, planting success rate and plant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lveolar ridge widths of M4, M3, M2 and M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P<0.05). At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probing depth and soft tissue modified gingival sulcus bleeding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ink esthetic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overall aesthetics, chewing function, color and total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uccess rate of implant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mmediate implant restoration of single tooth in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is effective in repairing single tooth defect in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which can reduce bone resorption, facilitate bone tissue growth, and improve soft tissue function around the implant. Meanwhile, it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implantation while ensuring aesthetics,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high.
【Key words】Maxillary anterior single tooth; Bone mass; Pink esthetic score
上頷前牙缺損主要是外部損傷、齲齒等原因造成的,上頷前牙位于前牙美學區,因此其缺損會對患者的牙齒美觀度會造成一定影響,而上頷前牙缺損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因此為改善牙齒美觀度與咀嚼效率,需要對患者的缺損牙體進行種植修復[1]。而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齒美觀度追求的上升,人們對于口腔種植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口腔種植除了達到保持骨結合長期穩定這一基礎作用外,患者還希望能夠獲得更加穩定、自然、協調的美學效果[2]。口腔種植技術是一種成熟的修復牙列缺損的常規臨床技術,其中上頷前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技術是指在為患者進行患牙拔除的同時在新鮮拔牙創口內植入種植體,拔牙與種植體植入同時進行,避免多次手術對牙周組織產生多次傷害與刺激[3]。延期種植延期修復作為一種傳統的修復方式,在修復缺損牙列方面有較好的效果,但是容易出現牙槽骨吸收、“黑三角”等并發癥,對患者種植修復后美學效果造成影響,不利于患者的整體美觀[4]。本研究主要探究上頜前牙單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對患者骨量、植體周圍軟組織、美學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因上頜前牙單牙缺損在黔西南州中醫醫院進行治療的4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4例。對照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38.53±4.52)歲;缺損部位:上側切牙10例,上中切牙14例;牙體拔除原因:齲齒8例、外傷16例。觀察組男12例,女12例;年齡22~57歲,平均年齡(39.50±4.49)歲;缺損部位:上側切牙11例,上中切牙13例;牙體拔除原因:齲齒7例,外傷17例。兩組性別、年齡、缺損部位以及牙體拔除原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前牙單牙缺失且不存在嚴重的軟組織或硬組織缺失;咬合關系穩定且患牙周圍不存在相關疾病;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擬種植區存在有較為嚴重的軟組織或硬組織損傷者;患牙周圍存在其他牙周疾病者;存在意識障礙、認知障礙,無法正常進行交流溝通者。
1.3 方法 在進行手術前,兩組均排除種植手術禁忌證,進行根尖X線檢查、口腔錐束CT(CBCT)檢查,醫生對患者種植處牙槽與周圍組織的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對種植體的直徑與長度進行確認,在手術開始前30 min指導患者口服抗生素,并指導患者含漱口液。
1.3.1對照組 給予上頜前牙單牙延期種植延期修復:對患者進行常規局部麻醉,在牙槽嵴頂部略靠近腭側部位做手術切口,將種植區暴露出來,制備種植窩時選擇XIVE系統,將種植窩制備好后再植入種植體,植入扭矩控制在25~40 N?cm,并植入骨粉,之后使用海奧生物膜將其覆蓋,并利用減張縫合術將手術切口縫合;在手術后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潔,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以及術后口腔護理方法,在1周后將手術縫合線拆除;術后常規進行復診,并在5個月后X線檢查確認種植體骨結合后,在已經愈合的健康牙槽嵴上進行種植二期手術;在二期手術后2~3周,進行取模與種植全冠修復。
1.3.2觀察組 給予上頜前牙單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對患者進行常規局部麻醉,將患牙微創拔除,拔除時需要考慮患者的牙周骨、牙槽骨等情況,避免加重對牙槽窩的影響,拔除患牙后使用生理鹽水將拔牙部位沖洗干凈,并將牙槽窩內的肉芽組織搔刮干凈;制備種植窩時選擇XIVE系統,依照缺失牙體牙槽骨、周圍組織的狀況及患牙狀況,按照術前計劃選擇相應直徑、長度種植體,在植入時注意:植入深度需要超過牙槽窩底部3.0~5.0 mm,種植體冠方需要低于牙槽嵴頂部0.5 mm,唇舌側需要保留1.0 mm的骨壁,入扭矩控制在25~40 N?cm,將人工骨粉在種植體間隙植入,在其表面覆蓋海奧生物膜,之后繼續進行基臺安裝;臨時冠用樹脂進行制備,將冠頸進行高度拋光,將臨時冠的位置調整好后,使用中央螺絲進行固定,并將其與相鄰牙齒使用樹脂進行粘固,使臨時冠能夠保持穩定;檢查咬合,使之與對合牙不接觸;手術后給予患者抗菌消炎藥物,在手術后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潔。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以及術后口腔護理方法,術后1~2周內到醫院進行復診并觀察創面愈合恢復情況,若恢復情況較好,即刻進行拆線,并在種植手術3個月后拆除臨時冠,進行永久性冠修復[5]。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種植后即刻、種植后12個月的牙槽嵴寬度變化;種植前與種植后12個月的探診深度(PD)、軟組織改良齦溝出血指數(mBI)、紅色美學指數(PES);以及種植成功率與種植滿意度。
1.4.1牙槽嵴寬度變化指標 分別于種植后即刻、種植后12個月時,對兩組后種植體肩臺(M4)、種植體肩臺下8 mm(M3)、種植體肩臺下6 mm(M2)、種植體肩臺下4 mm(M1)位置的牙槽嵴寬度變化進行觀察記錄。
1.4.2探診深度(PD) 使用帶有刻度的牙周探針測量并記錄探診距離,即從牙周袋袋底到齦緣的距離,距離單位為mm,探診次數為3次,取3次平均數作為比較數據。
1.4.3軟組織改良齦溝出血指數(mBI) 采用探針沿種植體齦緣進行檢查,總分0~3分,無出血癥狀為0分;有點狀出血癥狀為1分;有線狀出血癥狀為2分;有重度出血癥狀為3分[6]。
1.4.4紅色美學指數(PES) 主要包括5個項目,每個項目賦值0~2分,總分0~10分,分數越高,美學效果越好。
1.4.5種植成功率 若患者種植體未松動、治療后牙齦組織正常、無不良反應、咀嚼功能正常、無并發癥或并發癥較少、自我感覺較好、舒適沒有異物感則表明種植成功,否則為種植失敗。
1.4.6種植滿意度 采用自制種植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整體美觀度、咀嚼功能、色澤3部分,各部分總分均為0~1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牙槽嵴寬度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M4、M3、M2及M1牙槽嵴寬度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探診深度、軟組織改良齦溝出血指數以及紅色美學指數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探診深度、軟組織改良齦溝出血指數低于對照組,紅色美學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種植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整體美觀度、咀嚼功能、色澤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種植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種植成功24例(100.00%),對照組種植成功18例(75.00%);觀察組種植成功率高于對照組(χ2=4.762,P<0.05)。
上頜前牙的解剖位置特殊,受外力沖擊導致牙體缺失的可能性較大,對患者的面部外觀、語言功能影響較大。延期種植延期修復周期長,對缺牙區骨量的影響較大,因此美學效果差,不能令患者滿意。即刻種植即刻修復因種植具有成功率高、出血量少等優勢,其在牙體殘存組織拔除后立刻植入種植體,將缺牙區骨量有效保存,使種植修復周期縮短[7,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種植12個月后M4、M3、M2、M1牙槽嵴寬度大于對照組(P<0.05),分析認為即刻種植即刻修復治療上頜前牙單牙缺損能夠幫助骨組織生長,即刻種植即刻修復在牙體殘存組織拔除完畢后立刻植入種植體,拔牙區域的軟組織得到支撐,塌陷概率降低,有助于周圍種植體骨改建、形成骨融合,新生牙骨得以維持,牙槽嵴高度得以保持,為骨組織的生長預留了空間,從而促進骨組織的生長[9]。此外,觀察組mBI、PD低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而拔牙后即刻植入種植體能夠避免塌陷,軟組織形態得到保持與支撐,對周圍軟組織功能的影響較小,有利于周圍組織的恢復[10]。同時其骨組織改造、重建對植入體的骨結合不會形成阻礙,對周圍軟組織功能的影響較小,有利于周圍組織的恢復[11]。觀察組PE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即刻種植即刻修復不會造成牙齦形態的改變,對于牙體外觀、形態的維護效果較好,因此美學效果較好;種植體從偏向腭側的部位植入,能夠為唇側新骨生長提供充足的空間,因此能夠提高種植體處軟組織顏色以及種植體的根面凸度的天然鄰牙接近度。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滿意度評分與種植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這是由于即刻種植即刻修復能夠避免多次手術創傷,減少了對軟組織的刺激,修復時間有效縮短,牙齦形態的重建更為完美,因此患者的滿意度與種植成功率較高。
綜上所述,上頜前牙單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應用于上頜前牙缺損中修復效果確切,能夠減少骨量吸收,有利于骨組織生長,改善植體周圍軟組織功能,能夠在保證美觀度的情況下提高種植成功率,患者滿意度較高。
[1] 程榮鋒,屈茜,王瑩鶯.上頜前牙單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對患者骨量、植體周圍軟組織及美學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療美容,2021,11(5):75-79.
[2] 胡秋斌.上頜前牙單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對患者植體周圍軟組織與主觀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2,33(5):708-711.
[3] 陳翔.牙周病患者前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與早期種植延期修復對牙周組織健康、美學效果及遠期成功率的影響比較[J].中國美容醫學,2023,32(1):127-131.
[4] 魏天祥,李玉蘭,陳曉霞,等.即刻種植修復上前牙的美學效果及對骨量和牙周組織健康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13):14-16.
[5] 宋占慶,史敬勛,張慧.上前牙即刻種植后即刻修復與使用愈合基臺修復對患者治療效果及牙齦紅色美學效果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2,21(7):752-755.
[6] 劉國春,楊露,郭航.上頜前牙單牙即刻種植修復與延期修復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22,31(4):121-124.
[7] 田龍.即刻種植修復在上頜前部單牙牙列缺損患者中的臨床效果[J].基層醫學論壇,2022,26(26):10-12.
[8] 劉如夢,王志剛.上頜前牙區即刻種植修復美學效果的影響因素[J].河南醫學研究,2022,31(19):3637-3641.
[9] 于世德.單顆上頜前牙即刻種植修復效果及牙齦美學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8):1305-1306.
[10] 田龍.上頜單前牙即刻種植修復和延期種植修復的美學效果對比[J].醫藥衛生,2021(9):192-194.
[11] 張璐,馮艷芬,張瑞平,等.即刻種植修復與延期種植修復對上頜單前牙患者牙周組織健康、美學效果以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1,21(11):2061-2064,2132.
編輯 柴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