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麗香 劉霞

【摘 要】目的 探究整形外科手術治療兒童期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兒童期口腔頜面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應用保守治療和常規外科手術切除治療,觀察組采用整形外科手術治療,比較兩組身體狀況、治療效果、家屬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生理狀況、心理狀況、口腔頜面部外觀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效果評分及家屬滿意率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的16.00%(P<0.05)。結論 整形外科手術治療兒童期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身心狀況及口腔頜面部外觀,同時有利于提升患兒家屬滿意度,且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較低,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整形外科手術;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兒童期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16-0068-04
Effect of Plast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Large Area Soft Tissue Hemangioma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in Children
LUO Li-xiang, LIU Xia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Nantong 2260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last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large area soft tissue hemangioma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50 children with large area soft tissue hemangioma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5 children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conventional surgical resec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lastic surgery. The physical condition, treatment effect, family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status,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oral and maxillofacial appear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reatment effect score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rat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00%, which was lower than 1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lastic surger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large area soft tissue hemangioma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in childre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us and the appearance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of childre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low and the safety is high.
【Key words】Plastic surgery; Large soft tissue hemangioma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Childhood
血管瘤(hemangioma)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期先天性良性腫瘤,是胚胎期成血管細胞在皮膚及軟組織處增生所導致[1]。目前,臨床常采用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兒童期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不同的治療方式操作內容及效果均存在一定差異。使用保守治療或者常規外科切除術為患兒進行治療,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但治療中出現潰瘍、鼻翼、上唇、頰缺損及鼻孔阻塞功能障礙等并發癥的概率也較高,會對患兒身心健康發展帶來多種不良影響,且其治愈率無法保證,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研究表明[2],整形外科手術治療是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疾病的可行性治療方式,能較大程度地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并有利于提高治愈率?;诖?,本研究結合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兒童期口腔頜面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患兒臨床資料,旨在探討整形外科手術治療兒童期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兒童期口腔頜面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診斷標準;年齡<12歲;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心腫瘤者;存在治療禁忌證者;合并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5.43±2.31)歲。觀察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6.53±2.61)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對照組 應用保守治療和常規外科手術切除治療:首先,給予患兒醋酸潑尼松片(河北邢臺制藥廠,國藥標準H13020037,規格:5 mg)口服,由于不同患兒疾病程度及身體狀況存在一定差異,服用該藥物時具體劑量應根據患兒具體情況進行確定。通常情況下在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患兒治療中,醋酸潑尼松片的使用劑量為40 mg/次,1次/2 d,需要連續服用60 d。若患兒服用60 d后疾病有所緩解,應適當降低藥物劑量為20 mg/次,1次/2 d。若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癥狀改善明顯,應繼續降低醋酸潑尼松片使用劑量。根據患兒家屬意愿選擇保守治療還是常規外科手術切除。若選擇保守治療的患兒在治療2周后疾病情況沒有改善,應使用常規外科切除治療方式。手術切除治療前醫務人員應提前告知患兒家屬注意事項,采用常規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方式,麻醉起效后,切開創面,充分暴露血管瘤周圍組織,分離血管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結扎腫瘤血管,并徹底切除腫瘤,最后逐層縫合[3]。
1.2.2觀察組 應用整形外科手術治療:整形外科手術治療會對患兒身體產生較大的創傷,因此治療過程中出血幾率較大,為了避免術中出血威脅患兒生命健康,在治療前醫務人員應根據患兒身體情況制定預防對策,并做好輸血準備。使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方式,由于不同患兒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病灶部位不同,故在采用整形手術治療方式時也應該分情況治療。若患兒的上下瞼較大面積及眶下區存在巨大病變,應在患兒上瞼血管瘤切除后將耳朵后側及手臂內側的皮膚填充于切除部位;若患兒下瞼病變,應在血管瘤切除后選擇患兒腹部皮膚對切除部位進行填充;若患兒頭皮或者額頭部分存在較大病變,應先對患兒實施皮膚擴張,再對缺損的部位進行修復治療;若切除后患兒口唇部位缺失面積超過了1/2或以上,應對患兒給予唇瓣修復治療;若患兒合并面頰病變,整形手術治療時直接實施拉攏縫合即可;若患兒全唇均存在缺損狀況,應實施頰部扇形皮瓣修復治療;若患兒腮腺皮膚未發生病損,治療時應該使用“S”形切口;若患兒皮膚存在缺損,應選擇胸鎖乳突肌進行填充,隨后再對皮膚進行修復;若患兒術中出血較為嚴重,應根據其身體狀況使用周邊加壓法、捏擠阻斷法及止血帶法等方式進行止血[4-7]。
1.3 觀察指標
1.3.1身體狀況 對患兒生理狀況、心理狀況和口腔頜面部外觀進行評估。單項分值均為0~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兒恢復情況越好。
1.3.2治療效果和家屬滿意度 治療效果:由主治醫生評分,分值為0~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治療方式起到的效果越好。家屬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問卷由患兒家屬對治療滿意度進行評分,分值0~100分,評分越高說明家屬滿意度越高。
1.3.3并發癥發生情況 包括潰瘍,鼻翼、上唇、頰缺損及鼻孔阻塞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身體狀況比較 觀察組生理狀況、心理狀況、口腔頜面部外觀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效果及家屬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治療效果評分及家屬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發生潰瘍2例,鼻翼、上唇、頰缺損1例,鼻孔阻塞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6.00%(4/25);觀察組僅發生潰瘍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00%(1/2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021,P<0.05)。
血管瘤在臨床中極為常見,其病理性特征為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好發于嬰幼兒。兒童期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若不及時接受治療,嚴重情況下會對患兒深層肌肉組織產生影響,導致患兒頜面部畸形,且血管瘤可能引起多種并發癥,如潰瘍、感染、出血、呼吸道阻塞、眼瞼外翻、視力下降等等。相關研究表明[8,9],早期手術切除血管瘤是改善患兒癥狀及降低多種并發癥發生率的有效措施,原因有以下幾點:①年齡較小的患兒疼痛感知能力相對較弱,故在該時間段為患兒實施手術能夠降低疼痛感,減輕手術創傷;②血管瘤不但在嬰幼兒時期生長速度快,也會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而發展,疾病發展至嚴重情況下,其治療難度也會逐漸提升,因此早期治療具有安全性及有效率高的優勢。以往兒童期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患兒治療中常采用保守治療和常規外科手術切除方式,保守治療所使用的藥物以類固醇類為主,能夠對皮內細胞增殖的狀態進行控制,也能與雌激素產生一定的競爭性,從而影響血管形成,抑制血管瘤生長[10,11]。然而,外科手術切除方式治療后患者的頜面部外觀會受到較大影響,不利于患兒身心健康發展。
整形外科手術治療方式應用中具有以下優勢:①治療中能夠將血管瘤完整的切除,切除后也能借助鄰近組織的皮瓣對受損的部位進行修復,可有效提升患兒面部美觀性;②對腫瘤進行切除時根據病灶部位選擇切除方式,使用的“S”形切口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因此能降低手術治療對患兒外觀的影響;③對眶下區的部位進行治療時,所選擇的上臂內側皮膚與原本的皮膚較為接近,可提升治療后的美觀性。雖然整形外科手術治療方式具有多種優勢,但術后患兒也可能會出現面癱、涎腺瘺、皮瓣壞死及眼瞼外翻等并發癥。若在腫瘤切除時未保證切除的完整性或醫生牽拉力度過大,可能導致患兒術后發生面癱。因此,為預防面癱發生,治療中應將患兒面部神經分支準確地暴露,并精準、輕柔地完成切除治療。同時,整形手術修復時還應合理固定皮片,并將皮下存在的積血有效排出,以此避免皮瓣發生位移,減少皮瓣壞死出現,術后還需做好止血及引流護理,以防止患兒出現涎腺瘺。此外,患兒出現眼瞼外翻與皮片面積及皮片收縮等有關,因此治療中應該合理選擇皮片大小,并借助二期取耳后區皮片移植來進行矯正[12,1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生理狀況、心理狀況、口腔頜面部外觀整體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效果評分及家屬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整形外科手術治療兒童期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的效果良好,既能有效改善患兒的身心狀況及口腔頜面部外觀,也能提升治療部位的美觀度,且患兒家屬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較高。分析認為,整形外科手術治療可完整切除腫瘤,且切口較為隱蔽性,美觀性較高[14,15]。同時,切除后進行了有效的整形修復,有利于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改善患兒的口腔頜面部外觀,有利于實現患兒自身生理和心理舒適度的提升,對于提高其預后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故家屬滿意度也隨之提升。此外,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的1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整形外科手術治療方式不但能夠保障治療效果,也能較大程度的降低并發癥發生。分析原因,整形外科手術治療中醫生會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實施治療,重視治療的可行性,通過準確暴露面部神經、分支合理固定皮片、術后止血及引流護理等措施,有效預防了面癱、皮瓣壞死等相關并發癥發生,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整形手術治療的安全性[16,17]。
綜上所述,整形外科手術治療兒童期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身心狀況及口腔頜面部外觀,同時有利于提升患兒家屬滿意度,且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較低,安全性較高。
[1] 劉小燁,齊蔓莉.嬰幼兒血管瘤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23,39(1):61-64.
[2] 徐江,文靜.整形外科手術治療兒童期口腔頜面部大面積軟組織血管瘤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7):95-96.
[3] 劉建民.探析微創技術在口腔頜面血管畸形中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系統醫學,2022,7(11):169-173.
[4] 劉昊川,介亞瓊,韓新光.放射性粒子植入聯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療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2,31(9):1587-1591.
[5] 王金剛,于婷婷.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療效[J].黑龍江醫藥科學,2020,43(5):32-33.
[6] 劉道華.用平陽霉素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及脈管畸形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8):142-143.
[7] 范新東,李曉.頜骨中心性血管瘤的診斷和介入治療[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20,30(2):67-73.
[8] 李正紅.平陽霉素注射聯合手術切除治療口腔頜面部海綿狀血管瘤的療效分析[J].海峽藥學,2020,32(4):169-170.
[9] 朱月圓,畢小琴.3例射頻消融術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護理體會[C]//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2019:71.
[10] 張國潤,陳巨峰,李嘉朋,等.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臨床效果及預后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20):3327-3328.
[11] 葉宇,覃毅,覃瀟斌.醋酸確炎舒松-A局部注射治療小兒口腔頜面血管瘤的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9):1100-1103.
[12] 蔣衛東.平陽霉素注射聯合手術切除治療口腔頜面部海綿狀血管瘤的臨床價值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4):126-127.
[13] 鄧佳欣,陳悅,陳媛,等.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治療的研究進展[J].口腔疾病防治,2019,27(1):50-55.
[14] 趙軍海,蘇涇渭,段志斌.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應用微波熱凝結合手術治療的效果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23):3620-3623.
[15] 吳奇.嬰幼兒血管瘤的整形外科治療[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20.
[16] 陳文歸.口腔頜面部血管瘤及脈管畸形的診斷和治療[J].醫療裝備,2017,30(4):100-101.
[17] 孫沫逸,楊耀武.口腔頜面部血管瘤和脈管畸形的診治現狀和思考[C]//中華口腔醫學會第17次學術年會論文集.2015:5.
編輯 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