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楚翌
在傳統文化盛行的閩南地區,賽龍舟的習俗由來已久。每到端午節,我們家附近的龍舟池便會舉行盛大的賽龍舟活動。
記得上次看賽龍舟還是我上三年級時,那天天氣十分炎熱,蟬聲雖然聒噪,但被人們的歡呼聲完全掩蓋。我們來到龍舟池邊,那里早已擠滿了人,里三層外三層,像一堵密不透風的墻。高亢的助威聲、厚重的鼓聲,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將比賽推向了高潮。
我好不容易擠到觀眾席的前排,目光鎖定在正在比賽的龍舟上。從前往后看,站在龍頭的鼓手掌握著整條龍舟前行的節奏,他的鼓槌每落下一次,那張火紅的大鼓便發出一聲低沉的怒吼。龍舟中部坐著的劃手,手握船槳,身體隨著鼓點的節奏前傾后仰,搖動的船槳拍擊著水面,濺起朵朵晶瑩的水花。龍舟被一層薄如輕紗的水霧籠罩著,在陽光的照耀下像鍍了層金,那些奮力劃槳的選手仿佛披上了金色的戰衣。站在龍舟尾部的舵手,負責控制龍舟前進的方向。整條龍舟在全體隊員齊心協力的操縱下仿佛活了,船身筆直,奮力在水中破浪前行。
岸上助威的人同樣是一道風景線。河岸邊粗糙蒼老的大石壁上,不知何時掛起了一條條“XX必勝”的條幅。來看賽龍舟的,小到三四歲的孩子,大到七八十歲的長者,他們都在為自己喜歡的龍舟隊吶喊助威。一面面彩旗飄揚在龍舟池周圍,好似給它戴上了七彩的綬帶。微風吹起綬帶,將祝福聲送到龍舟隊員的耳邊。
比賽結束,龍舟回到了龍舟池旁的泊位。船身上精美的花紋和栩栩如生的龍鱗好像都在動,仿佛在告訴我,它們還意猶未盡,想再上場比試一番。
因為疫情,龍舟賽已經停辦了3年。這3年中,我每次走到龍舟池旁,就會看到那幾條龍舟因很久沒有比賽無精打采地停靠在碼頭上,低垂著頭,身上的龍鱗沒有了往日的光澤。池邊用來觀賽的小亭子也冷清了許多,柱子上的油漆色彩斑駁,石凳積滿灰塵,只有白鷺偶爾在此停腳歇息。
唉,我多么希望像端午節賽龍舟這樣從先輩那兒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能一直延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