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




摘 要:中國是世界公認的人口大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老服務需求逐漸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多元化的趨勢。“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實現了“政府—家庭—社會—企業—百姓”的有效溝通。以第一批試點城市的養老項目景觀規劃為切入點,分析養老地產行業的景觀規劃現狀,并進行比對與分析,探索養老景觀規劃新思路。
關鍵詞:養老空間;景觀規劃;城企聯動;普惠養老
一、多元化養老模式概述
2020年10月23日,我國民政部發布預測數據稱,“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為此,需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近年來,養老服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離不開政策的支持。2019年5月,南昌、鄭州、武漢、成都、秦皇島、許昌、宜興7個城市作為首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試點城市,分別與象湖老年養護中心、愛馨養老服務集團、中國健康養老集團、萬瑞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燕達養老機構管理有限公司、怡康苑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九如城養老產業集團等養老企業進行現場簽約,攜手推進養老服務骨干網和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提供普惠養老服務[1]。
我國養老模式可分為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三種,其中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為支撐,三種模式相輔相成。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傳統的養老模式已不足以滿足當今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需求,于是智慧養老開啟了養老新模式。
隨著我國人口結構和家庭結構的巨大變化,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年輕一代的養老觀念正逐漸淡化,中國傳統養老模式面臨嚴峻的挑戰[2]。單一的家庭養老模式已不能適應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形勢,在這樣一個社會變遷、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必須實現“居家享老”“社區安老”“機構頤老”“自我養老”多元化養老模式的有機融合發展,才能使老年人安度幸福、溫馨的晚年,這也是當下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選擇。
目前,養老景觀受地產戶型銷售的陳舊觀念影響,關注焦點多半還集中在建筑設計層面,常常忽略老年人對景觀的感知和體驗,多數呈現出封閉化和形式化的景象。健康和幸福是衡量老年人生活品質的標準,而生活品質是衡量社會可持續發展程度的重要依據。養老機構的環境作為承擔老年人戶外活動的主要載體越發重要。在這樣的大前提下,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健康生活是各個國家考慮的重要問題。醫學界已經認識到,讓老年人與自然保持聯系,對于其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響。
二、城企聯動普惠政策第一批試點城市與項目的
養老景觀規劃
(一)江西南昌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新城分院)老年養護中心(圖1)是江西首個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項目,總投資4.76億元,床位共1 457張,占地面積120畝(1畝約666.67平方米),綠化率達40%,采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建設運營。
項目主體地上部分由5個相互連接的單體建筑組成。養護中心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內庭院,建筑二層、三層圍繞內庭院局部設室外活動平臺,為老人提供有效的戶外活動場地。項目以醫院環境為依托進行養老景觀規劃,根據老年養護的要求進行環境空間布局,優化不同人流的組織,形成室內、室外雙流線,保障老人在享受綠色空間的同時不被干擾。多層次中庭綠化設計,既滿足老人的不同需求,也突出養老保健功能。整個空間以團塊狀綠化為主,簡潔大方,不會遮擋視線,與木質連廊共同形成醫養融合的空間環境。
(二)河南鄭州
鄭州市愛馨陽光城養老綜合體是鄭州市普惠專項行動項目,河南愛馨養老服務集團在愛馨陽光城綜合樓三單元19樓傾力打造了鄭州首家以家庭式養老、管家式服務為核心,集生活照料、親情服務、私人醫生、休閑娛樂、普惠養老于一體的醫養結合養生樣板養老公寓。從室外的主題花園、陽光長廊、無障礙設施,到室內的圓角設計、智能求助等,全方位保證老人安全。項目擁有18畝大型孝文化廣場,并與80畝雙秀公園自然連接,環境優雅,鬧中取靜,為老人提供了一個溫馨和諧的幸福家園,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達成健康老齡化的目標。
(三)河南許昌
許昌鄢陵縣是著名的花木之鄉,花木種植面積近100萬畝,花木產業不但富了民眾腰包,也為打造康養產業提供了優美的自然環境。許昌市怡康苑(圖2)與鄢陵縣中心醫院相毗鄰,兩個院落看似渾然一體,其實相對獨立。怡康苑中設立了健康養老區、護理養老區、醫養結合區、文化康養區、生活服務區、戶外活動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該院不僅滿足了不同老人的需求,還為入住老人的健康及醫療提供了保障,是老年人安享生活的理想之地。
(四)河北秦皇島
秦皇島燕達養護中心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渤海之濱秦皇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燕達集團與秦皇島市政府聯合打造的國內首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重點項目。養護中心以秦皇島文化為特色,打造“海韻境·歸然里,東方勝境·怡然故里”五星養老樂園,負氧離子濃度較高。園區嬌花碧水,綠意盎然,鳥語花香,種植有雪松、銀杏、紅楓等成樹,石榴樹、杏樹、梨樹等各種果樹,以及古藤月季、蠟梅、櫻花等各種花卉樹,還種植有各種灌木和各類地被植物,是一處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頤養天堂。養護中心以老年人生理、心理與健康需求為導向,從環境設置細節著手,融入多彩幾何、回歸自然、無障礙適老設施等設計內容,打造溫馨舒適的居所空間。
(五)湖北武漢
“楠山有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品牌是大型央企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旗下的專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品牌,是全國首批普惠養老城企聯動項目,同時也是武漢市城市養老服務標準化首批試點單位、武漢市“互聯網+居家養老”統分結合、中心輻射、社區嵌入模式試點單位。項目以連鎖品牌形式在社區進行推廣,為周邊社區提供養老服務。項目選址多靠近醫院、市民公園等,周邊交通便捷。因選址多為市區地段,故自帶綠化面積不是很大,但能滿足老人的基本需求,也能保障在此居住的老人的戶外活動空間。該品牌著力構建機構、社區、居家互聯互通的立體式、全方位養老服務體系,以期在全市范圍內打造一座“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六)四川成都
萬瑞國際健康養老中心項目(圖3)是國家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首批試點項目,位于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青白江區清泉鎮的杏花生態公園內,占地面積600余畝,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110畝。
項目依托高品質的青山綠水,以全新的方式改寫傳統養老定義,讓醫養結合更具生態性。房間按照五星級標準建設,配備有地暖、空調、電視、呼叫器、冷熱水等設備,臥室設計獨立衛浴、簡易廚房、生活陽臺,公共區配套有咨詢接待、能力評估、心理咨詢、棋牌娛樂、營養助餐、影視文化、圖書閱覽、康復理療、健身訓練等綜合服務室,戶外設置活動、農耕垂釣等體驗空間。使老人在享受健康快樂生活的同時,擁有全新生態養老景觀環境,結合成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將養老機構規劃設計成觸手可及的友善環境。
(七)江蘇宜興
九如城養老綜合體(圖4)位于宜興市宜浦路梅林橋堍,方案用地面積約76 004平方米,公共空間示范區面積約2 400平方米。“九如”取自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分別以山、阜、岡、陵、川、月、日、南山、松柏九物表達對長者的美好祝福。景觀由四個空間組合而成,布局流暢合理,采用有溫度、有感情的天然材料,讓質感和諧地融入場地,運用簡約樸素的線條勾勒出含蓄內斂的空間。深入探究老年人的活動習性,營造光影斑駁、生動有趣、質感十足的綠色鄰里空間。項目引入了頤養理念,將養老環境與康養中心、老年旅居人群的住宿環境結合在一起進行整體規劃,適用人群更為寬泛,也包括喜歡頤養環境的中青年人群。
總的來說,關于第一批養老試點項目,地方政府都予以了資金扶持,同時試點項目建造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社區型養老、醫護型養老、居家型養老等;簽署戰略合作的企業有民營企業,也有央企、國企;建成后的收費標準,基本控制在普通民眾能承受的范圍內;外部空間環境布局合理,景觀規劃充分考慮到不同老人的需求,綠化以中小喬木、灌木為主。但相對于室內的無障礙設施設備,室外空間的無障礙設計(尤其是面向殘障人士的無障礙設計)略微欠缺;室外綠化種植多偏向于觀賞型,可適當融入能互動的采摘型綠植;室外夜間型導航系統還不夠完善;考慮到老年人的反應靈敏性較弱,應在室外安全距離范圍內設置安全緊急救助裝置。
三、結語
近年來,盡管各大房地產企業紛紛踏足養老產業,但對于高投入、慢產出的養老地產而言,如何盈利成為擺在每個房企面前的難題。房地產作為一個“高周轉”行業,需要企業靜下心來深研其中的門道,才能持續性反哺這一難以盈利的項目[3]。總體來看,我國養老地產仍處在一個起步階段,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政策制度的逐漸健全、民眾養老意識的提高以及眾投資方的努力,養老地產市場未來可期。
參考文獻:
[1]關于印發《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EB/OL].[2023-07-03].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1909/t20190909_1181916_ext.html.
[2]成偉,張燦賢,牛喜霞.中國傳統養老模式面臨的挑戰及多元化養老方式探索[J].理論與現代化,2012(3):41-46.
[3]文青.地產企業熱衷布局養老產業[J].中國房地產,201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