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是一方薄薄的玻璃;窗外,是人間最美的風景。(本文開門見山點題,自然引出下文。)
春日的校園內,簇簇櫻花繾綣盛開。花瓣隨風而去,散落在涼亭石凳間,停留在池岸水面上,引得蜂來蝶至,伴著嫩綠的枝葉,裝扮著春天的花園。窗外,白衣少年盡情地奔跑,哼唱著快樂的歌謠,享受著最恣意的青春,將歡聲笑語灑滿校園。遠處,夕陽西下,靠近落日的那一團云朵是朱紅色的,遠一點的是淺紅色的,再遠一點的就是姹紫嫣紅的。天邊的云像被魔術師施過魔法一般,變幻著形態;整個天空像被畫家用蘸滿顏料的畫筆勾勒出的巨大畫作,綺麗多彩。(首先通過具體的窗來展現校園的美景,生動形象,畫面感極強。)
窗,也不僅僅是一方薄薄的玻璃,透過一些別樣的“窗”,我們見識到了更加遼闊的天地。(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以“別樣的‘窗”自然過渡到下文。)
書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了解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悠歷史,領略了神州大地的廣袤無垠。看,高聳入云的山峰、煙波浩渺的大海、綠草如茵的草原、無邊無際的沙漠、綿延不絕的萬里長城、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透過這扇窗,我們能看得更高、更遠、更廣。(對于讀書的描寫全面細致,概括能力強。)
千年的文字魅力,汲取古老文明蘊含的智慧和力量。(運用一組排比,概述了《詩經》的豐富內涵,突出了讀經典的意義。)
我們欣賞傳唱千年的歌謠,閱讀動人心弦的散文,了解歷史長河中那些偉大的人物和故事。書里有風光霽月的白衣少年,有俠肝義膽的江湖豪客,有相知相愛的才子佳人,也有無數個平凡的你我。以書為窗,我們看到窗外不一樣的悲歡離合,起起落落。(以議論小結,深化主題。)
互聯網是窗,是飛速發展的科技之窗,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透過這扇窗,我們領略到了神州大地的不同風采,欣賞到了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了解到了世界的瞬息萬變。透過這扇窗,我們仿佛穿越千古,感受時空浩渺,人與人的距離不再遙遠,地球變成了一個“小村莊”。(小作者詞匯豐富,對于“互聯網之窗”的描寫細致生動,刻畫到位。)
窗有千千萬萬種。書信是窗,窗外是悠長的思念;歌曲是窗,窗外是藝術的笑顏;宇宙是窗,窗外是等待我們去探索的無邊世界……(對“窗”的闡釋進一步延伸,多向思維,聯想自然豐富。)
窗,令我們心生遐想,令我們心中升起無限的希望和向往,渾身充滿奮進的力量。(結尾簡潔,收束有力,思想深刻,耐人尋味。)
【山東陽谷縣第一初級中學,指導老師:陳會婷】
作者自評
寫這篇作文時,我首先選取了生活中具體的窗,通過這扇窗,我們可以看到美麗的風景。然后,我又據此想到了書和互聯網,它們也是我們了解歷史、了解世界的窗戶,且具有更高遠的意義。就是在這樣的構思下,我完成了這篇作文。
同窗互評
王思淼同學:張亞敏同學由現實生活中具體的窗戶展開思維,又寫了書和互聯網這些抽象的“窗”,通過這些“窗”,我們得以了解歷史、了解自然、了解世界。本文立意深刻,耐人尋味,語言優美生動,值得我學習。
教師總評
1.多向思維,聯想合理。小作者以具體的窗為切入點,思維向外發散,延伸到了知識之窗——書、與外界聯絡的科技之窗——互聯網,聯系自然合理,顯示了小作者豐厚的知識積累和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
2.構思精巧,層層遞進。由現實中的窗延伸至知識之窗、科技之窗,再到書信之窗、歌曲之窗、宇宙之窗,詳略得當,構思精巧,由淺入深,使作文層次分明,結構完整。
3.內容充實,主題深刻。了解外面的世界,人們需要的是一扇窗;了解人與歷史、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聯系,人們需要的是“書之窗”“互聯網之窗”,這些“窗”給人們帶來知識和光明,使人們不再迷茫。全文敘議結合,水到渠成地揭示了作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