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油增氣讓能源外交更有底氣
河北任丘 李長開

2023年第15期
貴刊2023 年第15 期封面故事《石油人民幣還有多遠》一文,對“石油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探索,很有啟迪與借鑒價值。其中,文中所提的“建立石油人民幣體系,需要加強能源外交”的觀點,筆者認為更值得思考。
能源外交的目標,就是推進石油等大宗商品以人民幣計價,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當前,我國每年消耗的石油量70%需要進口,對外依存度持續走高。若想獲得穩定的國外能源供應,必須依靠強有力的能源外交。如何讓我國的能源外交更有底氣,獲得更好的地緣和市場主控地位?除了國家國力實力的比拼外,最重要的是手中要有“后手牌”。這就是國內油氣在一定當量上的長期穩產。確保國內油氣基礎供應的安全,對國內石油石化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頂梁柱”,國內石油石化企業要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強化高效勘探,突出效益開發,加快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能力,切實發揮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要堅持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積極擴大國際能源領域溝通與合作,持續做大做強油氣主營業務,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多元供給與安全。
要客觀認清確保國內油氣長期穩產的難度所在。國內油氣資源的勘探方向日趨向更深層、更隱蔽領域拓展,對開采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內石油石化企業只有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理念,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全力攻堅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才能牢牢掌握穩油增氣和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做實功與見實效
北京昌平 韓金勝

2023年第14期
貴刊2023 年第14 期《思政工作,我們這么做》一文,對中國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吐哈物探處黨委從四個方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進行了報道。筆者讀后,一個“實”字在腦海中縈繞,感到他們從一線工作實踐的需要出發選擇思想政治工作的著力點和載體,付出了真情、做出了實功、見到了實效。
石油物探是一項技術含量非常高又異常艱苦的專業性工作,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同時又要經受市場的選擇和考驗。吐哈物探處這幾年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越是關鍵階段越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從這篇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出公司黨委思路非常清楚,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并在這個企業體現得堪稱完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就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吐哈物探處黨委聚焦目標凝聚、價值激勵、榜樣教育、情感滲透,廣大職工在思想上勇于克難,在行動上敢于擔當、在價值上高度認同、在情感上增強歸屬、在發展上凝心聚力,全面提升了黨組織和員工隊伍的戰斗力。
“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寶貴的。” 人的高貴之處,就在于人具有一種特殊的自覺能動性,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在吐哈物探處的工作成果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做實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自覺能動性,應該而且能夠成為國有企業的一大競爭優勢,必須抓緊抓好。
本欄目信箱:zgsysh@21cn.com(請注明投稿)
《哈特能源》
全球最受欽佩的上游勘探企業,這一石油巨頭三次上榜
2023年7月30日刊

全球知名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在其發布的題為《石油和天然氣勘探:2022 年回顧》的報告指出,2022 年是全球勘探領域業績突出的一年,也是十多年來業績最強勁的一年。在這強勁的背后,正是各大石油巨頭所獲得的驕人業績。其中,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憑借其突出的表現被評為全球最受欽佩的上游勘探者,并獲得年度發現獎。這也是道達爾第三次獲得此項榮譽。近期,道達爾又迎來了新的勘探發現。今年6 月13 日,道達爾能源官網宣布消息稱,其在尼日利亞近海OML102 區塊Ntokon 發現油氣。
(于 洋)
油氣投資
第二季度石油和天然氣合同價值大幅增長
2023年8月11日刊

第二季度,整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合同價值顯著上升。GlobalData 公司發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該公司的總合同價值從2023 年第一季度的354 億美元增加到第二季度的567 億美元。德希尼布能源公司(Technip Energies)和聯合承包商公司(CCC)的合資公司,將在卡塔爾建設年產1600 萬噸的北田南(NFS)液化天然氣項目。這份包含工程、采購、施工和調試的(EPCC)合同價值100 億美元,具有里程碑意義。合同價值因此大幅上升。
(于 洋)
油價網
市場供求趨緊 美國汽油價格飆升至年內最高
2023年8月10日刊

美國汽油價格已飆升至今年最高水平,且在持續攀升。美國全國平均汽油價格從一個月前的一加侖3.564 美元小幅上漲至3.873 美元。而一加侖柴油的平均價格從一個月前的3.851 美元上漲至4.338 美元。在加利福尼亞州和華盛頓州,油價已飆升至每加侖5 美元以上。高盛預測,本月汽油零售價格平均高達每加侖3.90 美元,且由于供應仍然緊張,價格可能居高不下。今年前8 個月,美國每周汽油庫存仍低于五年平均庫存,給天然氣價格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今年夏天創紀錄的高溫大大增加了美國人的用電量,許多人仍在努力支付飛漲的電費。
(于 洋)
《亞洲油氣》
明年3月伊朗將有67個油氣新項目投入運營
2023年8月12日刊
伊朗第一副總統穆罕默德·穆赫貝爾表示,到明年3 月伊朗將有67 個價值150 億美元的新石油和天然氣項目投入運營。伊朗目前每天生產約318 萬桶石油。但伊朗希望在8 月底前將產量提高到330萬桶/日。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負責人表示,9 月底,石油產量可能達到350 萬桶/日。該國的石油出口量也有所增加,達到每日140 萬桶。去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為426 億美元。這一數字,已超過了伊朗2016 年(伊朗核問題協議生效的第一年)的數字。
(于 洋)
《E+P》
花旗集團表示夏季結束后做空石油
2023年8月19日刊
花旗集團建議交易員在夏季結束后做空石油和成品油,該節點后油價反彈將結束。據花旗集團分析師稱,今年石油市場將出現每天2 萬桶的盈余,明年將出現每日180 萬桶的盈余。額外的石油供應,來自歐佩克。如果歐佩克各國希望將油價保持在每桶70 美元以上,那它們將進一步減產。8 月17 日布倫特原油交易價為每桶84.61 美元,當日上漲1.39%。花旗預測與其他機構存在重大差異,是因為其他機構所使用的假設存在幾個缺陷。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和伊拉克正在建設的石油項目。
(于 洋)



計劃排放30年!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日本政府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執意啟動核廢水排海計劃,這一行為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的擔憂和譴責。根據海洋研究機構的預測,放射性物質在排放之日起57天內,將擴散至太平洋大部分區域,10年內蔓延至全球海域,潛在的危害難以估量。
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并已經宣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供圖/視覺中國
“深海一號”完成首次超深水海管清管作業

攝影/張宗杰
中國海油8 月20 日宣布,“深海一號”大氣田順利完成投產以來的首次海管清管作業。這標志著我國首次超深水海管清管作業取得了圓滿成功,對進一步推動我國海洋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大的意義。據了解,實施超深水氣田海管清管作業的難度遠大于淺水油氣田。中國海油技術團隊結合超深水氣田實際制定了完整的技術應對方案,確保每一種作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中國石油與中國中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合作
8 月17 日,中國石油與中國中化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溝通對接,深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化工、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合作,著力打造“產品巨人”,共同向世界一流企業目標邁進, 為推動我國能源化工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
應急管理部部署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年度重點工作 部署
8 月16 日,應急管理部召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2023 年第一次部級督導核查通報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年度重點工作視頻推進會。會議要求,部機關有關司局和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快推進化工園區、高危細分領域、化工產業轉移、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應用、油氣儲存企業等安全整治專項工作,同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2023 專項行動有機融合,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
福布斯全球排名:沙特阿美利潤位居榜首 榜首

8 月17 日相關媒體報道,根據福布斯全球2000 強名單,沙特國有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再次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大大領先于排名第二的蘋果公司。名單顯示,在全球最賺錢的8 家公司中,有3 家石油和天然氣巨頭,而2019 年只有一家。其他兩家分別是埃克森美孚(617 億美元)、殼牌(435 億美元)。
我國首個薄煤層氣大規模開發項目全面投產 投產

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首個薄煤層氣大規模開發項目——潘河區塊薄煤層氣開發項目全面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薄煤層氣大規模開發取得新突破。據統計,我國薄煤層可采儲量占到全部煤層可采儲量的20%,約3500 億噸。但與主力煤層相比,薄煤層如同“千層餅”,長期被視為煤層氣開發中的“邊際資源”。近年來,中國海油對薄煤層進行集中攻關,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對薄煤層氣的資源提儲。
印度首次使用盧比向阿聯酋購買石油 首次

當地時間8 月14 日,印度首次以印度法定貨幣盧比與阿聯酋進行原油交易,取代了此前以美元進行結算的交易方式。據了解,此次交易是今年7 月兩國建立本幣結算機制以來的第一筆原油交易,由印度最大煉油企業印度石油公司使用盧比向阿聯酋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購買了約100萬桶原油。早在今年2 月,印度就與新加坡建立了實時支付連接。印度還在與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進行談判,以達成類似協議。
國家發改委發布“雙碳”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
8 月15 日上午,在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生態文明重要成果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發布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
三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各地區各部門強化系統觀念、加強統籌協調、狠抓工作落實,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雙碳”工作主要取得八方面成效。
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穩步推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生態系統碳匯穩步提升;綠色低碳政策體系更加完善;“雙碳”工作基礎能力顯著增強;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國家發改委指出,2020 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 年下降48.4%,超額完成第一階段國家自主貢獻承諾。在此基礎上,“十四五”前兩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4.6%,節能降碳成效顯著。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切實履行“雙碳”協調職責,堅持以我為主、保持戰略定力,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好“碳達峰十大行動”,優化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和方式,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將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本刊記者/周志霞)
上半年全國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超萬億元
在國家能源局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超過1 萬億元,同比增長23.9%,有效發揮了穩投資、促增長的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動能和活力。
董萬成介紹,分地區看,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完成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4.8%、22.1%和24.2%。分層級看,國家級重大項目投資帶動作用持續顯現,省級及以下項目投資增勢強勁。
新能源投資快速增長。新能源完成投資占比接近四成。甘肅、新疆、山西、湖北、云南、廣東等地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提速,完成投資額均超過100 億元;山東、河南、浙江加大城鎮和鄉村分布式光伏布局建設力度,完成投資額均超過120 億元;內蒙古、甘肅持續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集中式風電投資增勢不減,山東、廣東海上風電項目集中開工建設。
新業態投資持續擴大。綜合能源、新型儲能、充電基礎設施投資持續擴大。青海、新疆、內蒙古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投資持續釋放,浙江綜合智慧能源快速發展,湖南、新疆、甘肅、重慶一批系統獨立型和新能源配套新型儲能項目建成投產,廣西、廣東、云南、河南充電樁建設加快推進。
截至今年6 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超過1733 萬千瓦/3580 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2.1 小時。1 至6 月,我國新投運裝機規模約863 萬千瓦/1772 萬千瓦時,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
(本刊記者/周志霞)
1517億元
8月17日,中國海油率先發布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油氣銷售收入1517億元,凈利潤638億元。上半年,中國海油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深入實施提質增效行動,生產經營業績好于預期,綠色低碳產業有序發展,健康安全環保表現良好。
270 億美元
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8月17日發布報告顯示,如果到2030年全球要實現年裝機量(不包括中國)增長5倍,2026年全球海上風電供應鏈將需要270億美元的投資。
13 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其中,風電裝機3.89億千瓦,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發電裝機4.7億千瓦,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