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承德供電公司 董天穎
在各類基礎能源項目中,電力項目占據較為關鍵的位置,并且是一個區域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撐。當前,多個國家確定了電力生產的經濟地位,而電力行業生產經營面臨多重風險問題。一旦出現電網風險,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較大影響,同時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嚴重時會干擾多個區域的供電質量。為此,加強風險控制,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是電網管理的重點任務。
H電網組織體系中,主要含有“總部管理層”“區域分部”“支持部門”“其他部門”。H電網公司的總部管理層部門較多,具體包括“發展部”“安監部”“設備部”“營銷部”等,分別承擔著各項電網系統運行的安全責任,采取全環節風控機制,積極踐行各項安全生產工作,以此防控風險問題。H電網公司的分部單位不少于10個,負責服務區域的供電任務。H電網公司的支持部門約有10家,分別有“電力交易”“綜合服務”等組織。
H電網實際經營期間,2019年1月在進行設備運維工作時,工作人員并未按照規定規范檢修母線刀閘,致使出現母線接地放電事故,間接引起全站出現停電問題,形成100MW的負荷損失。此事故發生主要歸結于運維人員安全認識不強。在實際運維工作前須進行安全檢查,而運維人員簡化了運維流程,省去了安檢工作,造成了停電事故。在運維期間,H單位并未設計相應的運維監管、運維風控機制,致使運維人員自行規劃工作流程,違規操作。管理人員調查后發現,在制定運維任務、選定運維人員、落實運維工作的流程中,并未進行運維工作的風險分析,存在安全防控不徹底問題。
經此事件可知:H公司運維人員的規范意識較差,存在肆意改動工作流程的風險;H公司缺失必要的工作監管機制,針對潛在風險問題,不能及時給出管控,存在動態監管不到位的風險;現場管理時,班組人員并未指明工作任務存在的安全問題,尚未給予相應的安全宣傳,放松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致使運維人員自行更改了工作流程,引發事故。
H公司在會議上明確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制定了相關的安全管理辦法。然而,基層安全考評體系不完整,致使出現安全管理疏漏問題,形成安全生產事故。比如,2020年某日,H公司進行系統檢修工作時,須進行停電處理。監護員、設備員分別管理了“線路”“設備”的電源。當調整高壓電纜的狀態時,驗電工作完畢,并未進行放電處理。此時監護員未發現“放電操作疏漏”問題,對于設備員掛接地線的操作,未能及時制止,引起了設備員出現觸電問題。此案件發生后,分析安全生產管理的不足,分析結果如下。
設備員對于放電操作的技能知識不牢固,違反安全操作的具體要求。運維期間,針對各項工作,未能嚴謹排查問題,工作操作無序,風險排查不積極,工作狀態欠佳,并未深入分析可能存在風險,是發生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監護員工作考核不到位。監護員作為運維生產的管控人員,負責生產流程的安全,并未及時發現放電疏漏問題,無法給出設備員正確的安全指導。由此說明:監護員針對運檢流程,存在技術不熟練的問題,尚不明確各項安全生產的具體內容,針對危險因素缺失基礎的識別能力,無法保證安全生產質量,不能完成安全預控工作;H公司線上監控的組織,動態監管生產的全面問題,未能發現設備員操作疏漏情況。由此說明:H公司線上的安全監管機制,存在一定形式感,無法全面履行安全監管職責。
H電網公司于2020年某日檢查變壓設備的開關安全性,共有三人參與“開關保護校驗”性能的風險排查工作。一人主要查看回路段,第二個人觀察信號燈指示情況,第三個人操作萬用表,從線路節點位置判斷設備性能。在檢測期間,出現觸及不明回路端子,引起控制開關跳閘事故。事后發現:在查看接點電路狀態時,存在擅自去除絕緣物品的誤操作,誤碰相關的端子外側,引起開關跳閘事故。
此事故發生后,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分析結果如下:H公司現場安檢期間,并未設計相關的風控人員、安全監管人員,存在安全管理不全面、風控不到位等問題。在開關安檢中,檢測人員不可出現隨意操作行為,更不可擅自操作無故障的線路。各項操作,均應由多人協商而定,有監管員現場指導,方可行動;電網運行時,并未進行現場安檢風控工作,安檢人員擅自去除絕緣物品,致使出現跳閘問題。由此說明:H公司現場安檢、例行風控的各項工作,并未全面落實,存在風控疏漏情況。尚需完善風控、安全監管體系,以此積極防控生產事故,增加安全管理的全面性。
H公司在2020年8月一次調度操作中,取下短接片后,調度人員并未進行補充接片操作,而是將相鄰兩個操作點,進行打鉤處理,表示調度工作已然完成。再進行下一步安檢工作時,判斷母線差流讀數的規范性,此時母線差流讀數出現異常,顯示值為2.08A。然而,此異常讀數并未引起安檢人員的關注,繼續進行下一個環節的安檢工作時,出現差動保護異常跳開事故,引起母線全停事故,形成較大的生產損失。此事件發生后,分析安全管理疏漏問題,分析結果如下。
技術人員專業性不強。部分人員并未熟練掌握“主變壓器”“二次回路”“母差保護”各項技術內容,存在理論知識儲備量不充足的情況。技術人員應對案件工作,無法熟練判斷“操作規范性”“安全設施功能”“防護裝置用途”,致使出現誤操作現象,增加了H公司的生產損失;產生技術人員能力不強的原因,主要歸結于安全宣傳不全面。H公司設計的安全學習項目,學習內容較窄,并不設定安全規定、實際操作等內容。H公司應加強安檢任務的風險排查,開設全面的安全學習活動,考核技術人員的知識掌握情況。依照電網操作內容,從工藝理論、器械操作等各個方面,逐一制定技術學習項目。由此發現:H公司技術學習規劃不全面,致使技術崗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引發母線跳閘事故。
有必要進行全面的安全生產管理。一是簽訂安全責任書。H公司明確了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地位,妥善規劃各崗人員,全面規劃安全風控工作,各崗位均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以管理者組織形式,全員開展安全例會工作,積極排查生產環境中的各類風險。二是開展安全例會。H公司2022年給出全新的安全生產體系后,每個班組、每日開展安全例會,匯總當日的工作內容,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借助例會形式,強化全員的安全認識。
H公司制定了全面的安全考評機制,積極落實安全生產各項工作。采取工作數據匯總、安全考核的形式,全面踐行安全生產,保證安全考評結果的公正性。績效考評流程如下。
現場生產期間,依據實際生產情況,進行數據匯總,對標安全生產,進行評分。當操作與生產要求一致,給出10分。當存在一項操作與安全生產要求有出入的情況,平臺會給出紅色標記,管理人員及時排查風險。若現場人員的操作不存在風險,線上人員需手動消除紅色標記。若現場人員操作有風險,線上人員及時聯系現場人員,給出風險提示,指導現場人員消除風險。對此誤操作問題,評分為5分。如果風險未能及時消除,記0分。
考評人員需重點檢查往期發生的事故點,核實其風險再現的可能性。采取季度總結形式,進行安全生產技術交流,積極解決各類生產問題。表1是H公司2022年的安全考評結果。考評分數r=(實際分數/標準分值)×100。安全生產一級,得分r≥90分。二級分數范圍80分≤r<90分。三級得分范圍70分≤r<80分。

表1 H公司2022年的安全考評結果
由表1數據發現:H公司2022年的安全生產考評結果,各季度評分有逐漸增長的特點。主要扣分點,均處于安全管理范圍內,能夠逐步消除風險。2022年H公司各季度考評分數均處于“安全生產一級”范圍內[1]。
在安全考核后,H公司積極利用考核結果,與電網經營聯合,建立全面的安全生產體系,積極排查主要扣分項的風險問題,逐步提高生產管理層次。考核結果利用時,采取完善風控體系、調整人員崗位等措施。比如,針對多次安全考核分數較低的人員,進行轉崗學習處理。H公司2022年首個季度,有3名技術員,連續3個月安全考評分數不足60分,安全技術學習能力欠佳,進行調崗處理。新調配的人員,在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實踐演練中,均有優異表現。人員調整完成,其他三個季度并未出現人員技能扣分事件。由此說明:參照安全技術學習成果、工作考核結果,進行必要的人事調動,能夠有效提高安全管理質量,展現出考核結果利用的積極作用。
H公司制定了全面的風險排查機制,采取“安全手冊”人手一份的形式,嚴格規范安全生產的各項操作。依據“安全手冊”的各項內容,進行電力生產全環節安全監管。風控小組會檢查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落實情況,表2是H公司參照“電力安全生產評級”的相關內容,制定的安全風控方法,以此全面督促安全監管工作有序進行。

表2 H公司制定安全風控考核體系
采取有效的安全監管考核方式,以此增強安全監管的有效性,督促安全監管部門認真履行自身工作。H公司采取安監分組形式,共分出5個安監隊伍,輪換安監區域,全面考核安監質量,以競爭思想,切實推進安監工作有效落實,積極排除電力生產的各項風險問題。各小隊分別制定了安監方案,在原有的監督體系中,每日增加現場巡檢2~4次,重點生產防護區增加巡視3~6次。針對高于110kV的變電項目,進行試點檢查工作,以此保障安全監管的全面性[2]。
H公司制定了多樣性的安全技術指導工作,以此加深各崗人員的安全認識。《電力安全法》學習專項。H公司針對往期實際發生的生產事故,特設法務專項學習,塑造員工深刻的安全防護意識,以此筑牢安全生產的重要地位。2022年,關于法律專項學習,H公司共開設5次全員學習會議,32個線上學習視頻,全面強化員工的安全生產思想;事故分析。H公司,針對往期實際發生的事故風險,進行全方位的事故分析,指導員工形成風控意識,使其明確安全生產的意義。2022年,H公司共召開11次事故分析會議,線上平臺上傳了55個事故分析視頻,幫助全員掌握重大事故的風控方法。
技術學習。H公司利用App開發了全面的技術學習項目,線上設計了技術比拼模塊。采取線上安全問題的分析方法,指導員工自主識別風險問題。2022年,H公司在學習平臺中,建立了技術知識庫,成功添加各項技術課程233次,添加各項技術講解視頻45個,給予員工全面的安全技術指導。
綜上所述,結合H公司實際發生的事故問題,梳理出其中存在的安全管理不足,給出相應的優化方案。在安全管理優化期間,2022年的安全考評分數均達到了一級生產要求,整體安全管控效果較好。在風控監管方面,制定了監督考評體系,以此督促各項安全監管工作穩步落實。在技術指導方面,建立了線上知識庫、技能比拼程序,以此鼓勵員工深入落實各項安全技術的學習活動,保證安全技術指導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