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民樂縣供電公司 李君唐 徐曉英 何立朝
電力系統工作過程中,采用多種生產模式維護運行安全,實現整流、電壓以及配電過程中的科學應用,一般情況下,電氣設備內的電子構件較為復雜,因此在節能降耗技術應用時需要充分思考電子構件使用情況,有效降低電能消耗,維護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在一些偏遠地區,電力線路的使用周期長,在長期使用和施工下,一些線路的表層相繼出現了脫落情況,存在一定安全風險,因此必須對整個電力系統實行檢修和維護[1]。
節能降耗技術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電能的整體運行損耗,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電力能源的作用必不可少,因此需要對電力輸送系統進行持續性的優化。從技術層面來看,電能損耗普遍集中在輸送和分配過程,因此電力工程輸配電線路中節能降耗技術主要落實在各個電線電纜、組件以及設備上。
電力傳輸系統中由兩大要素構成,即元器件和傳輸線路,但全部存在電阻,導致電流傳輸中還存在功率損耗,固定損耗在一定程度上與設備質量和外界電壓有密切聯系,可變損耗主要是線圈破損導致,如此一來,系統就是一大消耗,伴隨著人民群眾對于電能的需求不斷增強,配電網涉及的需求越來越大,線路布設的數量隨之增多,如圖1所示,針對節能降耗的價值可以體現在以下層面。

圖1 電力系統結構
一是配電系統功率。配電線路是電網的核心內容,電氣設備要符合基本要求,確保設備運行階段無功滯后電流運行穩定,使家用電器的數量和其他種類電流相匹配。滯后電流會根據其他電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到達高低壓線路后,最終流經到設備的最尾端,導致設備受損,無法正常應用。為有效解決線路的損耗問題,需要根據電力工程各輸配電線路實際情況科學選擇節能降耗技術,減少電流的存在,達到無功電流的基本目標,減少損耗,加大電力系統功率,符合群眾的實際用電要求。
二是線路實際損耗。在配電線路中應用節能降耗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線路損耗,不斷對電力配電線路做出調整,及時閃躲在電能運作中出現的障礙物,選擇直線輸送方式,使變電站與負荷中心的距離越來越近。除此之外,在高層建筑中,很容易出現電力損耗問題,要控制好電氣豎井的各個區域,安置相應的變電站以及配電室,縮短主干線現實長度,使控制線路的電流目標具有可行性。
三是諧波損耗。諧波電流是配電線路中常見的載電流,存在嚴重的耗損量,對配電系統帶來損害的情況較為常見,要積極運用好節能降耗技術,對各個配電線路予以監督和管理[2]。
本文以某輸配電線路改造項目為例,該項目涉及的路段總長度大約在5km,需要依照線路的實際情況擬定好節能降耗目標,減少電能成本。為降低線路能耗,可選擇大截面的絕緣導線進行線路鋪設,,架空高度設置為10m,整個過程務必關注線路交叉情況,盡可能厘清線路以免出現線路纏繞造成故障,延長其使用壽命。在實施線路鋪設工序時,為保證過程安全,需要利用在線監測系統和自動化技術,做好電力調度,完成線路信息的采集,務必滿足標準參數范圍方可投入生產。在串聯補償技術的幫助下縮短線路的實際距離,與同塔多回路技術予以融合,加大電力系統運作的平穩性。
電力工程輸配電線路施工中還需思考材料絕緣、防磁、防雷等需求,本次工程中針對部分線路可選擇鈦合金材料降低干擾,將電容器安置在線路的2/3區域上,安裝好濾波器,確保各個節點與線路相連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能夠發現,此項目在完成投產后,供電公司的整體線損從4.92%下降到4.36%,節約的大量大約是638.2kWh,年運行費用減少了16.54%。
通常情況下,線損的現實標準為12%,但我國對電力線路情況分析調查結果顯示,線路的損耗較高,低壓電網線損率大于30%,近年來雖然我國配電系統在不斷進步,但在線損方面仍存在一定問題。電能在線路的幫助下完成傳輸,經常會出現各種類型的電能損害,我國發展水準已超越了發達國家,伴隨著電量的增長,電網面積在逐漸得到拓展,縱貫式低壓配電線路在電網發展下較為常見,線路復雜,導致電網改造的難度較大,出現電能浪費情況。
配電線路的實際損耗來自三相供電線路,主要的電路導線電阻功率損耗是:P=3IR×10-3,式中:P為線路電阻功率損耗,kW;I為線路的實際相電流,A;R為線路每相導線的現實電阻,Ω。W=3(I12+I22+…I242)R×10-3,此公式W為全天線路實際的損耗電量,kWh。
針對線路損耗這一問題,可以從以下路徑予以探索。一是根據實際狀況縮短導線的現實長度,在現實施工層面,輸配電線路要做到直線為主,減少方向偏差,優化好整體線路。如果導線的長度過長,會加大成本和消耗量,需要安置指定的電氣豎井,使主干線的長度符合基本要求。二是加大功率的因數,在供配電系統上,如果發現電動機和變阻器泛屬在電感性負荷內,會有無功電流,致使能源消耗速度加快。技術人員需對功率因數進行檢查,若發現功率因數從0.6變成0.8,線路的損耗就會降低35%,需要注意的是,要重點關注好電力設備和其中的濾波器[3]。
3.2.1 截面導線
為了能夠在實際發展中達到用戶用電的基本要求,需要起到高效節能的作用,見表1,在具體的線路設計層面上,要運用等級較高且具有規范要求的導線截面,注重參數變化。

表1 240~400mm2截面節能導線詳細參數
在對節目實行計算時,通常都是以計算法作為最基礎的方法,以便呈現出優質的節能成效,換線前期階段內的電抗值較少出現變化,所以要節約好無功功率,除此之外,充分了解型線導線與圓線導線的差異,見表2。
如果輸送的負荷部不發生變化,要轉換好導線的截面,減少線路電阻下降狀況,待完成換線工作后,需要減少功率損耗,根據此公式進行計算:△P%=(1-R2/R1)×100,式中:R1是換線前期中的導線電阻,單位是Ω,R2是換線后期階段內的導線電阻,單位為Ω。
3.2.2 架空絕緣導線
在運用絕緣導線前期階段,掌握好相應的優勢和價值:確保線路質量優質,符合電力工程施工標準條件。在線路中應用絕緣導線可以減少相間短路問題,減少合桿線操作環節中的停電頻率,減少維修工作量;使線路桿的架構變得便捷。調整敷設模式,如此不但能夠節省材料,還能提高環境道路的整體效果;節約電能損耗。特別是對于架空成束絕緣導線來講,由于線路之間的距離比較近,在電抗是只是普通裸導線線路的30%;能夠解決好導線的腐蝕問題,延伸線路的使用狀況。在架空絕緣導線上若添加絕緣金具,能夠使節能降耗成效更加突出。
3.2.3 單心分裂絕緣導線
單元分裂絕緣導線一般都是全新的低壓分裂導線,相較于常規性導線來說具有減少電壓、提升自然功率因數的優勢,如圖2所示。根據實際應用情況來看,電抗為0.0802Ω/km,比普通的電抗大了80%,分裂導線供三相負荷的電抗比較,減少了65%左右,若三條分裂導線一同供三相負荷,電抗會減少28%;其次,載流量會逐漸增多,若截面相同,流量多出22%,由于分裂導線屬于完全絕緣,使變電桿長期都處在供電狀態下。最后,單心分裂絕緣導線得到了廣泛運用和推廣,能夠加強供電電能的整體質量,以此降低消耗。

圖2 分裂導線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由于技術的不足,以往我國輸配電線路中鐵磁材料是比較常見的,運行時會導致較為嚴重的磁帶損耗,這一問題需要加以重視。在磁滯渦流損耗中鐵磁材料的導磁在250~1000范圍之內,鋁和銅兩種材料的導磁為1,展現出的磁感應強度是兩者材料的250~1000倍上下,具體的電動勢計算公式:E-kμ1μ2H,式中:Ф、H代表磁場強度,s代表金具里垂直于磁力線的橫截面。
通過上述公式能夠發現,金具中的感應電動勢與導流之間的電流大小是正比關系,鐵磁材料的金具,導磁較高,感應電動勢較大,致使渦流也較大,渦流經常發熱,致使電能轉換為熱能,被迅速消耗。為此,利用低導磁材料制作出金具很關鍵,起到節能降耗的現實目的。
在進行配電線路的安裝之前需要優先檢查環境,并科學選擇設備和材料,確保電網安全和穩定。在選用隔熱設備時,盡可能選擇硅膠材料,盡量減少對陶瓷絕緣子的使用。由于一些使用者在導線上給出的投資費用比較少,在具體的維修工作上要強化對線路的保護和維修,第一時間解決存在的故障,以免對電力系統帶來消極影響。除此之外,若發現配電網設施不具備良好的工作條件,要第一時間進行替換,降低影響范圍,值得注意的是,要確保配電線路的安全[4]。
綜上所述,電力資源對人們日常生活至關關鍵和重要,電力行業作為社會發展的關鍵支柱之一,肩負重大責任,應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的用電需求,不斷優化技術降低成本,帶來更多社會經濟效益,相關技術人員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節能降耗技術的研究中,帶動生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