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富

【導語】
閱讀是需要思考的。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要有自己的感悟與思考,因為有所思考,才會有所獲得。“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閱讀任何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時,我們都要深入其中,了解文字背后的含義,讀出時代意義。我們可從寫作內容或表現形式入手,也可聯系現實,體味作者用心,領悟其現實意義及影響,如此,閱讀才是有意義的。
美文賞讀
讓精神在閱讀中豐盈
陳 凌
閱讀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卻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還能塑造個人的品質和氣象。因為有智慧,我們才能懂得如何對抗不確定性,在風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慮。書籍的生命是被閱讀喚醒的,越是難啃的經典之作,越需要專注和恒心,也越見精神和修養。近年來,很多實體書店開始向線上拓展,北京105家實體書店陸續入駐外賣平臺,讀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鐘的送達服務。越來越多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讓書香如甘泉一般浸潤人們的心靈。
一位學者說得好,讀書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變得更加遼闊和寬廣,堅韌而頑強,也使我們獲得溫馨、寧靜的內心世界以對抗外部世界的喧嘩和浮躁。困難時刻,閱讀之所以能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放在更寬廣的人生視角看,閱讀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卻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還能塑造個人的品質和氣象。閱讀為什么能給我們帶來氣質的變化,塑造我們的性格?原因或許有二:一是因為閱讀能給人以知識,二是因為閱讀還能給人以智慧。如今,信息唾手可得,獲取知識的門檻變低了,但信息蕪雜,人聲鼎沸。是書籍,而不是碎片化的資訊,能給人以系統化的知識、整體性的思考。同時,面對各種不確定性,閱讀讓人們在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心游萬仞中,獲得人生的坐標,更好地審視自己和外在的環境,知道自己該向何處去。因為有知識,我們才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為有智慧,我們才能懂得如何對抗不確定性,在風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慮。可以說,閱讀培育的,是豐盈充實的靈魂世界,是氣象萬千的精神品格。
其實,讀書本身就是一種修養方式。《宋史》曾載,與朱熹、張栻并稱“東南三賢”的呂祖謙,少時性情急躁,極易遷怒于人。他正是通過閱讀,不斷磨煉自己的品性,最終在讀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的教誨時,自己心中的忿氣“渙然冰釋”。我們常說,文以化人,這既是指在古圣先賢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閱讀修身養性,用讀書淬煉意志品質。讀一本好書,如攀登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然也能欣賞到美景,但只有繼續往上攀爬,才能領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無限風光。古人把讀書稱為“攻書”,認為只有“攻書”到底才能融會貫通,道理正在于此。越是難啃的經典之作,越需要專注和恒心,也越見精神和修養。
一個熱愛閱讀的人,心中必有“詩和遠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閱讀從來不是要讓人雙腳離開大地,從來不是鼓勵人們遠離生活,恰恰相反,是要讓人即便遭遇困難,依然能夠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總有坎坷,依然能夠笑迎挑戰。閱讀給人帶來的,不是消極和虛無,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書籍的生命是被閱讀喚醒的。正如有人所言,節日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紀念,更在于在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義的事,從而形成強大的共識生長力和行為影響力。以書為伴,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擁有的,將會是強健的精神筋骨,我們收獲的,將會是豐盈的精神生命。
(選自《人民日報》2020年4月23日,有刪改)
賞析
首先,本文文質兼美。開門見山提出全文的主旨“閱讀雖不能改變人生長度,卻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接著從“讀書能塑造個人的品質和氣象”“讀書本身就是一種修養方式”這兩個角度進行解讀。
其次,內容豐富,選例典型。無論是引用名言警句,還是先賢事跡,都恰如其分,切中肯綮。既聯系現實,又引經據典,充分論證了閱讀的重要意義。
最后,語言表達流暢、思想深邃。長短句、整散句結合,形成一種語言氣勢;比喻生動形象,如“書香如甘泉一般浸潤人們的心靈”“讀一本好書,如攀登一座高峰”等,使說理變得形象具體,有情趣,也有理趣,將“讓精神在閱讀中豐盈”演繹得酣暢淋漓。
佳作風采
書香伴我行,閱讀助成長
周宇校
回首我的成長之路,是書籍伴我遠行,是閱讀給我動力。
剛開始閱讀時,我看的是媽媽的那本厚厚的詩集,里面的每一首詩都給我的成長之路留下了痕跡。我讀到過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的喜極而泣,我讀到過辛棄疾“沙場秋點兵”的悲壯豪邁,我讀到過戚繼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錚錚誓言……這些詩句在我的生命里埋下了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種子,進而演變成了我不懈的人生追求。
崢嶸歲月,漫漫征途,我有過挫折與失望。在人生處于低谷時,我在低沉中捧起書本,沉浸在書中,那一幕幕情景,讓我有面對困難、繼續向前的勇氣。《老山界》中許多火把排成的“之”字形,展現了將士們在寒氣入骨的黑夜里、在僅有一尺來寬的峭壁懸崖上睡覺的勇敢。《紅巖》中江雪琴看到丈夫的頭被砍下掛在城門上,強忍悲痛,以堅強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克制著自己的感情,化悲痛為力量,勇敢地擔負起丈夫未竟的事業;許云峰在“白公館”用手指和鐵鐐挖掘出越獄通道,為后來的人提供了生的希望。《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艱苦奮斗,艱難創業,實現人生價值,反映了一代人的奮斗史……他們的英勇事跡和奮斗歷程,給我以無窮的精神養料,我又怎能因學習中遇到困難就止步不前?
滄海桑田,道路漫長,我常常捫心自問,大無畏精神是什么?我在疑問中捧起書本,沉浸在書中,書中的那一個個故事,讓我懂得了無畏與奉獻。在《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不僅記錄了小哨兵為了探查前線情況而勇敢犧牲的事件,記錄了敢死隊在火光沖天的吊橋上奮勇沖鋒的壯烈,也記錄了天寒地凍,彭德懷元帥脫下自己的棉衣披在旁邊的小號手身上……這些感人事跡與溫情細節不僅體現了革命者的無畏犧牲、甘于奉獻的精神,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對戰士的溫情關懷,也體現了革命者的團結精神,展現了戰爭年代人們的精神境界。這種高尚的情感鼓勵我甘于奉獻、扎實進取。
正如文學家林語堂所言:“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我在書香中成長,豐盈精神,涵養人格。
【江蘇南京市雨花臺中學岱山校區高一(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