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
摘? 要:幸福體育課堂最明顯的表征之一就是“樂”,判斷學生是否喜愛體育課,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看學生課堂中“樂不樂”。在幸福體育課堂中,追求讓學生“樂”是達成體育課教學目標的前提,要想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練、賽”活動并樂在其中,讓課堂生樂、學生有樂,需要體育教師有專業的教育教學能力、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享受運動的樂趣,感受體育課堂帶來的幸福。
關鍵詞:幸福體育;幸福感;體育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9-0013-02
幸福體育課堂中的“樂”,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練、賽、評”活動并自覺、主動、持久參與鍛煉的動力源,具體表現有語言、動作、表情特征,也有肢體活動的表現。幸福體育課堂在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除了傳授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外,更加注重情感態度的培養。而“樂”作為學生在課堂上最直觀的情感表現,不僅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還會影響到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以及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體驗,因此,如何在幸福體育課堂中實施“樂”,是打造幸福體育課堂的關鍵點。
一、幸福體育課堂需要“樂”
幸福體育課堂中“樂”的產生,其意義價值重大,不僅有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促進運動能力的形成,還有助于錘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體育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課堂中有“樂”,學生有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保持快樂學習的心態,化被動吸收為主動學練,從而有效促進知識技能的掌握。擁有“樂”的課堂氛圍,在小組練習和團隊合作中,學生更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互幫互助,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培養集體主義精神,不僅對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提供助力,還能使學生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為今后的社會交往打下基礎。在“樂”的課堂氛圍中,在課堂學練、競賽活動中,學生就會樂在其中,就會出現不怕困難、勇于拼搏、團結協作、樂于奉獻、積極進取等表現,這些正向、積極的表現,對學生掌握技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充滿“樂”的課堂出現,學生對于體育課、體育教師的喜愛感將倍增,不僅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還讓體育教師內心感受到了幸福,最終會對學生充滿愛心,對課堂教學更為用心,對教育事業更有責任心。所以,幸福體育課堂需要“樂”。
二、幸福體育課堂充滿“樂”
(一)了解學生需求之“樂”
“樂”本身是一種內心的愉悅感、欣喜感,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受。孩子天性愛玩好動,需要各種運動來釋放天性,融入集體生活,并且他們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身體的活動能力要通過各種運動才能不斷增強,而學生喜愛參與某項活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可以從中獲得快樂和精神上的滿足感,充滿“樂”的體育課堂正是學生需要的。想要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感到“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掌握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認知規律等。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認知發展水平是有區別的,興趣愛好不同,對運動項目的選擇傾向也不同。如低年齡段的學生喜歡生動有趣的游戲,好動且愛模仿,適合情境化教學,高年齡段的學生認知水平高,身體活動能力強,更喜歡探索實踐活動;男生在體育課中更喜歡奔跑、對抗、比賽類的運動,而女生則更傾向于技巧性、團隊合作類的運動。所以,體育課堂上想讓學生樂在其中,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情,滿足學生需求。
(二)探索運動項目之“樂”
每個體育運動項目都有學生喜歡的興趣點,教師必須吃透教材,用心鉆研,了解運動項目學生喜歡的興趣點在哪,才能使體育課堂更加“樂”。例如,學生對籃球的興趣點在于投籃,對足球的興趣點在于射門,對跑步的興趣點在于比賽中的超越。只有先找到這些關鍵的興趣點,并在教學設計中思考課堂呈現的方式,再根據學情選擇更為適合的教學方式,才能使體育課中的“樂”有效實施。但想讓學生從對運動感興趣,到享受運動樂趣,最終建立持久的興趣,只是通過前期的激發興趣是不夠的,教師還要掌握學生在“樂”的不同階段,對于運動的需求是什么。如籃球學習中,剛開始學生的“樂”在于投籃,其次“樂”在于各種籃球的技術動作、戰術配合,最終的“樂”一定在于比賽對抗中。體育運動項目的“樂”,不能只停留在運動項目本身,而最終是讓學生通過體育活動享受運動,感受體育的魅力,形成終生運動的習慣。
(三)組織實施互動之“樂”
“樂”是以滿足學生情感上的快樂、愉悅為出發點的,教學中注重師生、生生之間情感的培養,營造和諧的體育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得到輕松、愉快、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感受互動之樂。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在籃球雙手胸前傳球教學中,教師巡回指導時,手把手糾正學生的傳球手型,結合“蹬、伸、撥”口訣,提示學生傳球發力順序,及時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并積極深入小組,陪學生共同練習,以最直觀的示范,給學生建立動作表現,在最后比賽階段,在場邊為學生吶喊助威,指導戰術。通過這些師生互動,不僅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還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其次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在前滾翻教學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組內同伴之間相互幫助與保護,通過同伴間不斷交流、鼓勵共同掌握此項技能,最后通過小組之間比賽,相互評價,相互交流學習,不僅促進了運動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同伴之間的感情,培養了集體榮譽感,讓體育課堂充滿“樂”。
三、幸福體育課堂實施“樂”
(一)教學方式生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強大的學習動力之源,如果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教師的傳授工作就會相對變得輕松一點,教學的效果也會倍增。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在武術教學中用示范法,教師在課一開始,給學生表演一套行云流水式的武術操,通過精彩的示范,以最直觀的視覺效果,瞬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立定跳遠教學中用比賽法,教師直接組織學生比誰跳得更遠,通過不斷的比賽,逐步改進動作方法,以學生最感興趣的比賽,使其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水平一學生通過創設情境開展游戲化教學,利用學生的天性,扮演某種角色或對象進行學練,如老虎、兔子、袋鼠等動物。水平二、三的學生可創設趣味性強的活動情境,如足球賽、籃球賽等。總之,針對不同的上課內容,教師要學會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內驅力,使課堂“樂”起來。
(二)教學過程立趣
教學過程中使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保持積極學練的態度和熱情,樂于參與體育學習。例如在肩肘倒立教學時,在學練過程中,能力較強的學生主動幫助小組其他成員,通過他的指導、幫助與保護,使小組成員全部完成了肩肘倒立,得到了教師和同伴的肯定,他在小組中就會產生存在感,獲得了助人之趣。當無法獨立完成動作的學生,經過不斷的練習,不斷挑戰自我、克服困難,最終獨立完成時,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收獲了成功之趣。在籃球教學中,進行分組比賽,提高學生的興趣,當某一組依靠團隊協作最終獲勝時,他們歡呼雀躍、尖叫吶喊,獲得了勝利之趣。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樂趣,都會讓學生收獲“樂”,從而促進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掌握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評價激趣
正確運用教學評價,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練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積極正面的評價,會使學生感到愉悅,并保持學練積極性。在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學練表現、進步程度等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例如在前滾翻教學中,教師不僅對那些掌握前滾翻動作技能的學生提出表揚,也要對那些雖然暫時未掌握動作技能,但積極練習、主動幫助他人的學生給予肯定。從不同的角度去評價學生,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就能使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愉悅感、成就感,從而“樂”起來。
評價不能是“一言堂”,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也必不可缺,正確地引導學生相互評價,更能激起學習斗志和比賽欲望,如在排球墊球課中,設計了“一拋一墊接龍”環節,在小組長帶領下每人拋球10個輪換,當隊友能接住一球,同伴都會說“好球”,墊飛的球會喊“加油”,愉悅和諧的氛圍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
在學練過程中,及時給予學生反饋,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如在一年級的隊列隊形教學中,表現好的學生,教師馬上給他貼一個笑臉標志,并給予口頭表揚,而其他同學也想獲得貼紙,會以他為榜樣,認真學練。因此,多樣的評價方法不僅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能使課堂充滿“樂”。
總之,幸福體育課堂中“樂”的實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有趣,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以及師生、生生之間情感的培養,讓學生愛上體育運動,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從而在體育課堂中感受幸福,形成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